吉利业绩暴涨,道歉极氪背刺车主,升级降价引发争议

如果有人跟你说,汽车行业风平浪静,他八成在南极玩冰壶。吉利汽车中期业绩发布会刚落下帷幕,掌声还未散去,吉利控股CEO桂生悦就罕见地公开道歉。在这个“谁都想赢,谁都不想认错”的年代,能站出来致歉,已经比大部分同行多了两分诚意。这背后台词很简单:极氪终于意识到,市场背刺一次,用户会记一辈子。

先来看看吉利这份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营收1503亿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66.6亿元,同比暴涨102%。市占率更达到10.4%。在浮华的财报数字背后,是以极氪为代表的“背刺”车主事件,发酵成了麻烦的大病。桂生悦干脆一锤定音:“在背刺车主这事儿上,我们真学到了教训,我代表吉利正式道歉。”这个表态,说给老用户听,更是告诫全行业——别再把用户情感当空气。

吉利业绩暴涨,道歉极氪背刺车主,升级降价引发争议-有驾

坦率讲,道歉本身价值有限,关键在于企业到底学会了什么。而极氪001这一年“三改款”的操作,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背刺”的杀伤力。

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如同高铁上抢座。智界S7三番五次传来新版本,小米SU7磨剑三年才上市,但极氪001的操作更为极致:一年里三次重大升级,没少让老车主觉得被活生生捅了一刀。2023年上市后,没多久2024款横空出世,不仅配置升级、电池更大,关键还便宜两万块。以为这样就结束了?结果到了8月,2025款又来了,智能驾驶直接硬件大改,价格依旧稳坐原地。说句老实话,这已经不是“新鲜感”,而是让老用户坐立难安。

吉利业绩暴涨,道歉极氪背刺车主,升级降价引发争议-有驾
吉利业绩暴涨,道歉极氪背刺车主,升级降价引发争议-有驾
吉利业绩暴涨,道歉极氪背刺车主,升级降价引发争议-有驾

这下好了,本来极氪001月销还能过万的热销劲头,在持续的“升级+降价”组合拳下,销量硬生生被打到2000多。用户忠诚度,不用做调查问卷,在数据面前全都露馅。“背刺车主”的危害,极氪自己尝了个遍。

吉利业绩暴涨,道歉极氪背刺车主,升级降价引发争议-有驾

你可能以为,技术进步、加量不加价,用户都会买账。可现实冷冰冰:谁也不喜欢刚买新车,转头就成“老掉牙”。极氪001这波“升级快进”,实质是把老用户的信任折现为销量,结果新用户没攒下几个,老用户那口气永远咽不下。市场教育,分分钟变成反面教材。

进一步拆开吉利的增长曲线也能看明白这个教训。极氪品牌上半年只卖了9.1万辆,同比增长区区3%,要不是7X和007这些价低量大的新车支撑,极氪早就“走下神坛”。银河则成了销量主力,翻了两倍多;燃油车板块还能逆势增长21%。这对曾经撑起吉利高端突破的极氪001来说,难免是“白马失蹄”。如果一个品牌几乎被自家高管当众批评,还要靠低价走量补漏洞,这阵痛足以写进教科书里。

吉利业绩暴涨,道歉极氪背刺车主,升级降价引发争议-有驾

但究竟问题在哪?归根结底是企业的傲慢——把消费者当ATM机,把升级变成“割韭菜”。更讽刺的是,这种套路不仅损害了用户的热情,也在反噬品牌声誉——曾经一脸骄傲的老车主,如今不是自嘲“韭菜”,就是选择转身投奔别家。

有人会说,道歉归道歉,补偿归补偿。不少老车主心里那本账一本正经:“你的致歉值几个充电桩?我的损失怎么算?”这正是为什么,单靠一次公关表态远远不够。如果企业真的明白“背刺”的后果,就应主动拿出实质性的补救措施——优惠、服务、技术保障,总得让用户感受到,他们还在这盘棋里。

再往深里说,极氪001的挣扎是一记警钟:技术创新也需要有度,用户信任可一不可再。每一次背刺,都是在给未来的销量埋雷。本来还能成为行业“领头羊”,最后却成了“反面教材”。这个行业最强的必杀技,永远是真诚,不是耍心眼。当一个企业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在全行业面前亮出补救方案,才有资格谈“重新出发”。

结尾送给极氪一句话:曾经错过的信任要用百倍努力去弥补,割用户韭菜是条不归路。所有车企都该记住今天的教训:市场可以包容一时的失误,但决不会放过一再的背刺。真正的必杀技,从来都是尊重用户,尊重契约。这才是长期主义的底牌。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