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零事故,这条重载铁路怎么做到的

朔黄铁路安全运行了9131天。超过四分之一个世纪,零重大事故。数字背后是坚守。是技术的力量在支撑。这条连接能源产地与港口的大动脉,车轮下滚过五十二亿吨货物。其中煤炭超五亿吨。非煤货物也突破一千六百万吨。它很忙。年运量稳稳站在四千万吨以上。常态开行着全国编组最长、载重最大的重载列车。万吨乌金的“专车”驰骋不息。

25年零事故,这条重载铁路怎么做到的-有驾

最初只有七台东风4B机车。起点不高。如今覆盖两千两百一十八公里运输网络。规模可观。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研发的高功率交流制动机组是关键装备。智能调度系统确保风雪天行车如常。世界领先的重载操控标准体系是安全保障。这套涵盖机车定位、实时路况监测和自动制动响应的智能系统,让列车在坡陡弯急的复杂地形里也能精准启动、稳定行进、安全停下。不是容易的事。从车辆、机车到工务、电务、车辆供给,全专业一体化运维体系已然成熟。各环节咬合紧密。

数智化转型是近年的重点。看得见的变化。智能运营、装备、运维、安全、管理五位一体。系统成型了。2025年5月上线的精益管理系统是个标志。日均处理业务数据超七千条。经验让位给数据。运输指标刷新成了常态。效率实实在在提升。管理更聪明。

运输品类早已不是单一的煤炭。铝矾土、钢材、水泥、化工原料…三十余类非煤货物在铁轨上流动。非煤运输年均增长接近百分之十九。突破千万吨大关。历史新高。铁路功能在拓展。它正构建“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现代物流体系。疏港运输、海铁联运都在做。这条钢铁动脉服务着国家能源运输。也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作用越来越综合。

二十五载光阴。车轮丈量责任。安全高效是刻进骨子里的基因。从内燃机车到智能重载。从单一运煤到综合物流。朔黄铁路的实践,为中国重载货运打了个样。重载、高效、智能、绿色。方向清晰。经验可复制。它还在路上。继续向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