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2025青岛秋季国际车展正式落下帷幕。五天时间,35万人次逛展,现场成交1.3万台新车——这数据听着是不是有点吓人?我也在现场溜达了整整两天,说实话,人山人海,走路基本靠“挤”,热门展台前排队试驾的队伍能绕三圈。都说车市“内卷”严重,这次展会直接给我上了一课:不是卷,是直接掀桌子了。
这次车展主题是“向新而行·智联无界”,一听就是冲着新能源去的。果然,六万平的展馆里,油车还是有,但风头全被新能源抢走了。90多个品牌、近千台车,二十多款新车现场发布,看得人眼花缭乱。最让我意外的是,不少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也组团来看车,新能源下乡真不是说说而已。
外观:谁才是“出片利器”?
现在买车,颜值真不能马虎。我转了一圈发现,设计“上头”的车,展台前人就多。比如刚发布的比亚迪海豹06 GT,溜背造型+无框车门,配上那套LED矩阵大灯,晚上点亮那叫一个“灯厂”范儿。旁边一群年轻人举着手机狂拍,就差架三脚架直播了。
再看小鹏G6,风阻系数干到了0.248,这数据在SUV里顶呱呱了。低趴的车身线条,配上主动式进气格栅,不仅省电,看起来也更有未来感。不过有朋友问我:“这车会不会太‘网红’了?”我倒觉得,能成为‘车界网红’,说明它至少抓住了大众的审美点。
反观某些传统油车,造型还是老咕噜棒子那一套,前脸设计十年不变,走在展台上,存在感直接跌冒烟了。
内饰:卷舒适,也卷智能
坐进车里,现在比的不是真皮多少,而是“你家车机能不能干我家电饭煲的事”。理想L6这次升级了后排屏幕,还加了冷暖箱,直接变身“床车”专业户。有位带娃来看车的大哥说:“以后跑长途,娃在后面看动画片,老婆能喝口温水,这车就值了。”——家用车嘛,能把家人伺候舒服,就是最大的功德。
特斯拉Model Y还是极简风,连仪表盘都省了。有人觉得高级,也有人吐槽:“这车连个挡位都没有,上车第一反应是‘我该挂几挡’?”但你不得不承认,它的车机反应速度确实快,语音识别也准,L2级辅助驾驶用起来像是有个隐形老司机在帮你踩刹车。
对比之下,某合资品牌的新SUV,内饰塑料感强,车机卡顿到想让人气的蹦起来,价格还死扛着不放,劝退指数直接拉满。
动力与能耗:谁才是“国民神车”?
说到买新能源,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到底能省多少钱”。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百公里油耗3.8L,亏电也省,一箱油能跑1200公里,这燃油经济性,真香定律再次生效。现场销售说:“上市三天订单破五万,很多人是冲着‘油电同价’来的。”
再看深蓝S05,纯电版CLTC续航510公里,快充半小时补能300公里,市区通勤完全无压力。关键是价格打到了13万内,这性价比,支棱起来了。相比之下,某些挂着“豪华标”的油车,百公里油耗动辄12L以上,妥妥的“油老虎”,现在谁还敢轻易下手?
有意思的是,插电混动成了最大赢家。像比亚迪唐DM-i、吉利银河L7这些车,既能绿牌上路,又能长途无忧,一脚油门下去,发动机和电机齐发力,百公里加速6秒内,这体验,十年前想都不敢想。
智能化:辅助驾驶,卷到飞起
现在不带L2级辅助驾驶,都不好意思上展台。小鹏的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已经能在青岛高架上自动变道、超车,体验过的观众直呼“像科幻片”。华为加持的阿维塔12,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路口左转都能自动识别红绿灯,这技术,简直是给开车“开挂”。
但也有“打脸”的时候。某新势力品牌宣传“全场景自动驾驶”,结果试驾车在展馆外小坡道上卡住,系统反复提示“请接管”,车主尴尬得走路摇头晃脑。再强的宣传,也得经得起现实考验。
传统车企也没闲着。大众ID.系列这次升级了Travel Assist,高速跟车稳了不少,但城市路况还是得自己操心。智能化这块,油车厂商真的得加把劲了。
安全性:不能只靠堆料
安全配置现在也卷得不行。气囊从6个干到10个,车身高强度钢用到70%以上,电池包防撞防爆成了标配。极氪007宣称“电池针刺不起火”,现场还搞了演示,看得人心服口服。
不过,安全不只是硬件堆料,软件算法同样关键。比如理想和小鹏的AEB(自动紧急刹车),在复杂路口能识别突然窜出的电动车,这比多两个气囊更实用。反观某些车型,AEB一到雨天就“失明”,这谁能忍?
横向对比:三款热门车,你怎么选?
1. 比亚迪海豹06 GT vs 小鹏G6 vs 特斯拉Model Y
海豹06 GT:颜值高,操控好,后驱驾驶感接近“驾驶玩具”,但车机生态稍弱,应用少。
小鹏G6:智能化顶呱呱,NGP好用,空间大,但品牌溢价不如特斯拉,保值率可能受影响。
Model Y:品牌强,三电技术成熟,超级充电网覆盖广,但内饰太素,价格坚挺,优惠少。
2. 比亚迪秦PLUS vs 深蓝S05 vs 本田凌派
秦PLUS:价格杀手,油耗低,销量王,但内饰质感一般,隔音还有提升空间。
深蓝S05:年轻化设计,配置高,电车驾驶感顺滑,但品牌认知度不如比亚迪。
凌派:油车老将,可靠性高,但动力弱,智能化几乎为零,天塌了的是它的未来销量。
总结:向新而行,谁主沉浮?
这一届青岛车展,让我真切感受到:油车的时代没完全走,但新能源的浪潮已经扑到脸上了。消费者不再只看品牌,更看重体验、智能、能耗和性价比。车企想赢,光靠降价不行,得真有本事。
那些还在“挤牙膏”式更新的车型,迟早被市场淘汰;而真正把技术、设计、用户体验做到位的,哪怕是个新品牌,也能上桌第一个动筷。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你会考虑购买这样一台智能、高效、高性价比的新能源车吗?面对这么多“上头”的选择,你又会怎么选?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