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电动车推出平价战略,混动技术成亮点,市场风险有效对冲!

现在咱们老百姓聊起车,话题总离不开电动车。

好像一夜之间,不开个带电的车出门,都跟不上时代了。

但问题也跟着来了,这电动车真的哪儿都好使吗?

雷诺电动车推出平价战略,混动技术成亮点,市场风险有效对冲!-有驾

充电方便吗?

冬天续航打折怎么办?

跑个长途是不是得提前规划好几个充电站,心里才踏实?

就在很多车企一门心思地喊着“纯电才是未来”,非要大家一步到位的时候,有家法国的老牌车企雷诺,却像个班里最冷静的同学,悄悄地给自己准备了一套“B计划”。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B计划的核心,还跟咱们中国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事儿得好好说道说道,看看这个法国“老炮儿”是怎么在欧洲和全世界下这盘大棋的。

先说说欧洲主战场。

咱们得知道,欧洲那边搞环保是认真的,政策上一个劲儿地推电动车。

但老百姓买车过日子,得算经济账。

欧洲的电不便宜,公共充电桩也不是遍地开花,最关键的是,像样点的电动车,价格都不低。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大家都知道电动车好,但真要掏钱的时候,心里都得掂量掂量。

雷诺就看准了这里面的门道,它没去跟别人比谁的电池大、谁的屏幕多,而是反过来问自己一个最朴素的问题:一个普通的欧洲家庭,到底需要一辆什么样的电动车?

雷诺电动车推出平价战略,混动技术成亮点,市场风险有效对冲!-有驾

答案其实很简单:平时就在城里上下班、接送孩子,周末能开着去郊区逛逛,车子要好看点,价格还不能太贵。

于是,雷诺5 E-Tech这款车就横空出世了。

它就像一个特别会过日子的“经济适用男”,每一步都踩在了欧洲消费者的心坎上。

它先是推出了一个装载52度电的电池版本,这个电量不多不少,对于城市通勤来说绰绰有余,周末跑个短途也完全没问题。

配上一个功率不算太猛但效率很高的电机,开起来轻快,还特别省电。

雷诺把成本控制得非常好,硬是把价格定在了2.8万欧元起。

这还不算完,雷诺紧接着又推出了一个更狠的版本,用了咱们中国很普及的磷酸铁锂电池,电量稍微小一点,40度,但价格直接拉到了2.5万欧元。

这个价格在欧洲市场买一辆全新的、设计还这么时髦的电动小车,吸引力简直是巨大的。

所以,雷诺5一下子就火了,成了欧洲B级电动车市场的销量冠军,也帮着雷诺在上半年的纯电车市场里,结结实实地抢下了一块5.5%的蛋糕。

更聪明的是,雷诺没有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雷诺5这一个篮子里。

他们开发了一套叫做“AmpR Small”的造车平台,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套标准化的“乐高积木”。

用这套积木,他们不仅搭出了潮流的雷诺5,还能搭出更适合家用的雷诺4,甚至连高性能的小跑车也能用这套积木来造。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省钱、省时间。

雷诺电动车推出平价战略,混动技术成亮点,市场风险有效对冲!-有驾

研发成本被好几款车摊平了,新车上市的速度也快了一倍。

用一套底子,变出好几款不同风格的车,去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这笔账算得真是精明。

如果说雷诺在欧洲的打法是靠精准的定位和成本控制打下了一片天,那它在全球市场的布局,就更能看出它的深思熟虑和战略远见了。

雷诺非常清楚,欧洲那套玩法,拿到南美、印度或者东南亚这些地方,是行不通的。

在那些地方,充电桩可能比大熊猫还少,你跟当地人说纯电动车环保、安静,人家可能只会回你一句:“我开到半路没电了,上哪儿充电去?”

这种对续航的担忧,是电动车走向全世界最大的绊脚石。

雷诺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的呢?

它的答案是:增程式混合动力。

而给它提供这套关键技术的,正是它和咱们中国的吉利汽车合资成立的一家叫“Horse Powertrain”的公司。

这家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是一款叫Horse C15的增程器。

这东西听起来挺专业,但说白了,它就像一个给电动车随身携带的“超级充电宝”。

工程师们把一台1.5升的发动机和发电机等部件,高度集成在一个只有小行李箱那么大的模块里。

它的妙处在于“即插即用”。

雷诺电动车推出平价战略,混动技术成亮点,市场风险有效对冲!-有驾

原本一个为纯电动车设计的平台,现在只需要把这个增程器模块装进去,都不用对车身底盘做大的改动,一辆增程式电动车就造好了。

车子还是用电机驱动,开起来和电动车一样平顺安静,但它不焦虑了,因为车上的小发动机可以烧油发电,随时给电池充电。

没电了,去加油站加满油又能继续跑,这不就跟开油车一样方便了吗?

这步棋走得实在是太高明了。

它给了雷诺极大的灵活性。

比如在充电设施不完善的巴西市场,雷诺就可以多生产这种增程式的车型,让消费者既能体验到电车的驾驶感,又没有里程焦虑。

而在欧洲,万一哪天纯电动车的市场饱和了,或者大家开始嫌弃冬天续航掉得快,雷诺也能马上把这个增程器装到雷诺5这样的热销车上,推出增程版来满足市场变化。

这个小小的增程器,不仅能提供足够的动力,满足从小车到大车的不同需求,而且技术非常先进,已经提前达到了欧洲和中国未来最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确保了它在未来很多年都能在全球各地顺利销售。

从生意的角度看,这等于给雷诺上了一道“双保险”。

市场风向偏向纯电,它有便宜好用的纯电车;市场对纯电有疑虑,它有技术先进的增程和混动方案。

它可以看着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生产计划,把判断失误的风险降到最低。

可以说,雷诺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这场大变革中,没有选择赌博式的激进,而是选择了最稳妥、最务实的道路。

而在这条路上,它做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决定:和中国企业深度合作。

选择吉利,不仅仅是看中了它的发动机和混动技术,更是看中了其背后咱们中国完整、高效、成本控制能力极强的汽车产业链。

当一些外国车企还在犹豫、甚至试图搞壁垒的时候,雷诺已经坦然地伸出合作之手,为自己的全球战车,装上了一颗来自中国的强大“心脏”,这种清醒和务实,才是它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正秘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