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最近干了件特别不讲究的事儿。
一台叫秦L的新车,发布会都没开,连个PPT都懒得做,就直接跟个大马猴一样杵在了4S店门口。这操作属于什么?属于不装了,摊牌了。意思很明白: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看货,看完你就知道什么叫绝望。
很多人一开始以为,这不就是个小改款嘛,换个灯,加个颜色,又是一代新车。错了,大错特错。比亚迪这次不务正业,没在外观内饰上跟你玩儿连连看,它干了件更孙子的事儿——技术下放。而且不是毛毛雨式的下放,是拿消防栓对着你脸呲水的那种。
这车,用上了传说中的第五代DM-i。发动机还是那个老伙计,但电池,那个储藏法力的“丹田”,从15度电直接给你干到了快21度。纯电续航130公里。这个数字什么概念?就是你的那些合资混动爹,什么丰田亚洲龙,还在70公里那晃悠,吉利银河L7吭哧瘪肚刚够到125,秦L直接一巴掌告诉你,之前的规则都作废了,现在我说了算。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这次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但真正让同行心态爆炸的,不是续航,而是另一个传闻:它可能,把汉EV上那个“云辇C”智能悬挂系统,那个移动沙发床给塞进来了。
这事儿就非常魔幻。云辇C是什么?是比亚迪之前用来吹牛逼、撑门面的东西,是装在二三十万的车上,让你感觉自己屁股底下不是四个轮子,是四朵云的玩意儿。现在,它要出现在一台十五万级别的买菜车上。
这就好比你玩网游,一个新手村出来的1级小号,突然学会了100级大魔导师的终极禁咒“任意门”。你让地图上那些辛辛苦苦练级的99级玩家怎么想?他们会觉得这世界坏了,GM疯了,游戏该删了。
我作为一个天天被生活摩擦的中年人,对车的理解很简单,舒服就行。但比亚迪现在做的事情,是在逼着所有消费者重新思考一个哲学问题:十五万的车,到底应该长什么样?过去,这个价位你买到的是“能用”、“还行”、“凑合”。现在比亚迪告诉你,不,十五万,你可以买到“越级”、“奢侈”、“凭什么”。
它车长四米八三,轴距二米七九,这身板,按老规矩,妥妥的中型车。但它偏不,它说我就卖紧凑车的价。这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当下的汽车市场,早就不是什么存量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最好的防守不是做护城河,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点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这事儿最恐怖的地方在于,它在解构一个东西——技术的价值。
过去我们总觉得,好技术就应该贵,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空气悬挂,这些词儿听着就散发着金钱的香气。但比亚迪现在用行动告诉你,技术不值钱,规模才值钱。当一样好东西能被装进成千上万台买菜车里的时候,它的成本就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它的杀伤力,却是指数级增长的。
这就跟修仙小说一样,主角最大的外挂不是什么神功秘法,而是能无限复制丹药。当别人还在为一颗筑基丹打得头破血流时,主角已经拿筑基丹当糖豆吃了。这还怎么打?没法打。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直呼降维打击玩得太溜。
当然,肯定有人会说,这会不会是“压缩毛巾”版的云辇C?硬件给你砍一半,软件给你阉一截,最后就给你个心理安慰。讲真,这可能性很大。但关键在于,就算是个青春版,它也把“智能悬挂”这个概念,从神坛上拽了下来。
就像自动驾驶,你以为关键在特斯拉,在激光雷达?不,自动驾驶技术的终极考官,是山东的老头乐。只要老头乐还在路上横冲直撞,任何实验室里跑一百万公里的数据都是狗屁。只要大爷躺得快的艺术还没失传,责任判定就永远是一门玄学。技术必须在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中被检验,车也一样。秦L的云辇C到底行不行,得看它能不能把小区门口那段搓板路给熨平了。
能,就是胜利。
至于那个“未央灰”的车漆,还有那个“中国结”尾灯,说白了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比亚迪悟了,它知道现在的年轻人,买车不光看三大件,还得有点精神追求。你得让他觉得,这车,有根儿。华为搞个星河蓝,小鹏整个墨玉青,都是一个路数。这个未央灰,讲真,我一个中年人是欣赏不来的,总感觉像是没洗干净。我还是喜欢那种傻大黑粗的颜色,耐脏。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比亚迪形容成一个发了疯的修仙者,可能有点用力过猛,但你仔细想想,这事儿它还真就是这么个味儿。它不按套路出牌,它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去换整个市场的进化。
现在,车就停在那,工信部的新规也快来了,要求插混车有更长的纯电续航。秦L这21度的大电池,显然是提前交卷,还是优等生那种。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那个最终的价格。
但价格真的还是最终答案吗?
对于会买奔驰的人来说,你比亚迪就算送车,他可能还得考虑一下。因为奔驰最值钱的不是车,是那个标。那是一种信仰,一种“我开奔驰所以我牛逼”的逻辑自洽。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当一台空间更大、配置更高、技术更新、油耗更低的车,摆在你面前,而它的价格可能和你之前想买的那台“还行”的车差不多时,信仰,就会变得非常脆弱。
所以,秦L这台车,它最大的价值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它成了一个“锚点”,一个全新的“度量衡”。从它上市那天起,所有十五万级别的轿车,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凭什么,我不去买秦L?
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就得死。
这他妈的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所以,别问秦L到底值不值得买。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真正的问题是,当比亚迪把餐厅都炸了之后,你除了跟着它吃点灰,还有别的选择吗?
好像,真没有。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