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两轮车圈最近风头最劲的搅局者,钱江FLY150绝对算得上“一只脚就踏进了主流C位”的狠角色。
你随便一问,万元级水冷踏板哪家性价比高,没准十个有九个直接甩手指着这款刚刚上市的小家伙。
但话说回来,这么一部定价在11580元的都市通勤踏板——听着怎么都像是标准的“保险起见选个平庸款”,可为什么它能混得风生水起呢?
这个价位,既要动力不拉胯,又盼着有高水准的安全装备,还最好来点智能化操作提升生活幸福感,这事儿真有人能做到?
还是说,是不是钱江脑袋一热,硬“卷”出来一车,看着花哨但实际体验差点意思?
带着一堆疑问,咱就从头到尾刨刨它的底,琢磨清楚这FLY150到底是不是货真价实的“通勤全能王”。
先说个带点科幻感的配置:这车标配的可不是那种“糊弄饭”级别的ABS,而是名正言顺的博世第10代双通道ABS系统。
要知道,同级里有些品牌怕不是还在用冷饭二手货,好点的来个前ABS就当大招放了。
而FLY150不光ABS拿得起,连TCS牵引力控制系统都一股脑儿端上桌。
试想下,早高峰下着雨,路面滑成油皮儿,一脚急刹车,没点数的车分分钟让你表演个“骑士腾空转体一周半”,到时候手机热搜、社交平台分分钟成为你出名的地方,还免费附赠个骨折套餐。
但有了TCS和先进的ABS护体,这种尴尬几率大幅缩小,不夸张地讲,就是自动给你装了个“通勤护身符”。
说白了,安全感这东西,真不能拿钱省事。
配置拉满还不算,全车智能化的影儿也是随处可见。
5英寸TFT全彩仪表,支持手机导航投屏,信息显示得清清楚楚。
说句实话,上下班路上偶尔临时改路线,没有导航就是分分钟走成“城市迷狼”,手机掏出来还不一定能看清,仪表盘同步搞起,那通勤体验妥妥起飞。
主题切换?其实就是让“换个皮肤换个心情”从手机延伸到摩托,生活仪式感直接拉满。
甚至配备USB+Type-C双30W快充接口,这点真是摸准了现代上班族“出门只怕电太短”的难言之隐。
还三重解锁,别问我为啥要这么多种,没准就哪天你真的钥匙丢了靠手机蓝牙/感应搞定,防患于未然就对了。
外观上整个设计风格,明显瞄准了城市青年群体,运动感从车身线条到分裂式前脸都溢出屏幕。
腰线一扬、车身俯冲、全包围护杠……这些细节是典型“家族化仿赛”语法,意思是啥?
省得你还要后期造型改装,直接骑出风采。
就算你平时不飙车,偶尔想在红绿灯路口来点“小炸裂”,气场也稳得一比。
颜色选择也不迷糊,意满白、星夜黑、星际灰,简直叫人有“投魂随形”的错觉。
无论寡淡、酷炫还是低调,全都能hold住。
当然,好皮囊的重要不用多说,里子要是不给力,再好看的外观也是“中看不中用”。
FLY150搭载了149.3cc的水冷四冲发动机,大马力14.3匹、峰值功率10.5kW/8500rpm、扭矩14Nm/6500rpm——说白了,这套动力系统在150cc水冷踏板圈子里绝对不掉链子。
水冷+CVT无级变速,讲求的是城市频繁启停之下的顺滑流畅。
别小看了“中低转有力”这回事,整天通勤就是走走停停,起步没肉、加速跟不上,你就等着变成一颗“交通路障”。
而且,水冷结构就是那种“闷头干活也不喊累”的靠谱选手,热衰减小,过夏天什么的基本无压力。
说到舒适度,上下班族最难受的几件事无非就是:坐垫太窄坐麻了、大包小包塞无处、车太重推不动、座高劝退不少小个子。
FLY150在这些点上,照顾得明明白白。
轴距短点1345mm,转弯掉头都轻快,现如今城市路况“窄得有点无情”,这设计完全时代吻合。
760mm亲民座高,别说一米七的男生了,连娇小女生都能两脚着地,大大减少“骑行恐惧症”。
134kg整备质量属于标准体重,小区抬车什么的也不用“爆种变超人”。
后座空间够大,偶尔双人骑行也没谁得委屈。
还有70cm坐垫,不怕你大长腿往外撇。
不得不夸一句储物空间,头盔放进去不烦心,买菜扔尾箱也轻松。
8.5L油箱看似不大,实际一箱能跑350km左右,等于轻松撑一周通勤都不用去排队加油。
当下油价不稳,省下来的真金白银可以另去买杯奶茶解解乏。
细节安全上,这车边撑就带自动熄火,手不够用还给你加配驻车手刹;减震前后都兼顾舒适与支撑,长期跑烂路也不会被颠碎了内脏。
博世ABS配双盘大卡钳,制动力度很“牢靠”,灵敏但又不至于一踩就让人头埋仪表台。
再搞个正置减震、五段可调,骑起来弹性十足,适合各种大马路小巷。
但聊到这里,有些人一定会杠一句:“你讲这些配置,网上别家也有啊!”
没错,市面上水冷150踏板不是独此一家,可你拉出价位、配置、安全级别一比较,这车性价比直接能击败一串名头比肩老学究的竞品。
毕竟,博世双通道ABS、TCS现在还不是标配,能把智能便利项目和主动安全组合全塞进这个价位,目前还真只有FLY150玩得起。
图片里那几家同价位多半还是“前后鼓刹凑合用”、或者顶多带个槽点一堆的单通ABS。
功能拉满又不加“豪车税”,这是难得的良心。
当然了,纸上谈兵终归是纸上谈兵,有人喜欢参数,有人更看重体验。
整车实际骑上去,操作简单明了,没有什么找不到的开关,也不会有“用都用不明白”的智能系统。
通勤体验主打一个顺滑不闹心,市区绕圈完全不栓腿。
雨天、夜晚,这一身安全装备管够;偶尔带人,空间没压力;想做点小买卖,储物也能给你撑腰。
不过,这车也不是完美无瑕。
比如续航虽然城市够用,但长途玩耍肯定稍嫌短板;两个人重载时再遇上大上坡,动力或许会略显吃力。
但看回大局,这些都是通勤踏板普遍瓶颈,真要绕过这些限制,你得加预算上更高端车,那对普通通勤一族来说早就“超纲了”。
归根结底,如果你问我,这11580元究竟值不值?
站在价位、配置、安全、智能实用性层层对比下来,FLY150算是脚踏地气“横扫一大片”的“水桶型踏板”。
它既不把花里胡哨做成面子工程,也不为低价随意舍弃核心体验,属于“你需要的全都给你,你没想到的也顺带安排”。
这车不一定适合每个骑士的全部幻想,但一定能满足大部分都市通勤党的切实所需,一步到位地解决了“省心、省力又安全”的老大难。
说到尾声,这款车到底能不能满足你的胃口,还得你自己出门试试——体验才有发言权。
通勤的日子已够辛苦,选个能让自己省心点的座驾,图的不就是个早晚安稳、偶尔还能得意一下的小确幸吗?
这才是真正“花小钱享大配置”,别等好价没了才后悔。
今天聊了这么多,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怎么看待这个11580元水冷踏板的配置“内卷”?
如果让你挑,现在你最关注的是啥,是高规格安全,还是智能操作?
评论区放开聊,“言車MOTO”坐等你来支招!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