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这些部位跑高速前一定要检查,避免发动机故障,新手注意
咱们开车,图的是啥?不就是图个平安、图个省心嘛!可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车子开得好好的,突然在高速上“趴窝”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打电话叫救援得等半天,那滋味,别提多糟心了。说真的,高速上出问题,那可真不是闹着玩的。车速快、车流大,一个小小的故障,可能就会演变成大麻烦。所以啊,每次跑长途、上高速之前,咱们真得给爱车来个“体检”,别嫌麻烦。我开了这么多年车,见过太多因为没检查而半路抛锚的主儿了。今天,我就以一个老司机的身份,跟大伙儿唠唠,跑高速前必须检查的几个关键部位。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能保你一路平安的“护身符”。
第一个要查的,就是机油。机油这玩意儿,咱都管它叫发动机的“血液”,你说重不重要?发动机要是缺了机油,那可不就是“干磨”嘛,分分钟就得“烧”了。跑高速时,发动机长时间高转速运转,机油的损耗和温度都会比平时高得多。特别是那些开了几年的老车,多少有点“烧机油”的毛病。所以,上高速前,第一件事就是找着机油尺,把它拔出来,擦干净,再插回去,然后拔出来看油位。标准是啥?就在机油尺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最好在中线偏上一点。要是发现油位低于下限,那还等啥?赶紧补上!我建议,尤其是跑长途,后备箱里最好常备一桶同规格的机油,有备无患。你说,这钱能省吗?省这点小钱,万一发动机出了问题,那可就是大几千甚至上万的事儿了。
第二个关键点,是防冻液,也叫冷却液。这玩意儿的作用,就是给发动机“降温”。高速上发动机持续高负荷工作,产生的热量巨大,全靠冷却液循环来带走热量。要是冷却液不足,发动机温度飙升,轻则开锅,重则直接拉缸,发动机就报废了。所以,检查防冻液液位同样重要。打开前机盖,找到那个标有温度计图标的副水壶,上面有上下两条刻度线。液位在两条线之间就OK。要是低于下限,就得及时补充。这里有个小误区,很多人说,没有防冻液就加自来水凑合。喵哥(视频里那位)说得对,我也不建议加自来水。为啥?自来水沸点低,容易开锅,而且杂质多,时间长了容易在水道里结垢,影响散热。最好是加同颜色、同规格的防冻液。实在没有,加点纯净水应急还行,但事后一定要尽快换成正规防冻液。
第三个,刹车系统,这可是关乎生死的大事!刹车都不灵了,你还怎么在高速上安全行驶?首先检查刹车油。刹车油壶上也有刻度,油位不能低于下限。刹车油有个特性——吸水性强。时间一长,含水量过高,刹车时油温升高,就容易产生气阻,导致刹车踏板变软,甚至刹车失灵,这就是“刹车热衰减”。所以,不仅要看液位,还要注意刹车油的更换周期。再就是刹车片,目测就行,如果厚度低于3毫米,那真得抓紧换了。高速上刹车次数多、力度大,薄刹车片根本扛不住,到时候可就追悔莫及了。
第四个,轮胎,这可是车子唯一和地面接触的部件。胎压不足或过高,都可能导致爆胎,而高速上爆胎,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上高速前一定要用胎压计测一下,按照厂家建议值来充气,一般冬天2.5bar左右比较合适。还要看看轮胎表面有没有鼓包、划伤或者扎钉。鼓包是轮胎内部结构受损,随时可能爆胎,必须换掉。磨损到极限了也得换,轮胎上都有磨损指示标记,那个小台阶要是和胎面齐平了,就说明该换了。还有,别忘了检查备胎!备胎有没有气?换胎工具(千斤顶、扳手)在不在?这些都得确认,不然真遇到爆胎,你可就傻眼了。
最后,别忘了检查油管和水管。这些橡胶管路用久了会老化、变硬,失去弹性。用手捏一捏,如果感觉发硬、发脆,那就说明老化了。高速上发动机舱温度高,老化的管子很容易爆裂,一旦漏油或漏水,发动机很快就会出问题。还有皮带,比如正时皮带、发电机皮带,检查一下有没有裂纹、老化。皮带一旦断裂,车子立马就熄火,非常危险。
你看,就这么几个简单的检查步骤,花不了你多少时间,但能换来一整路的安心。这些检查,说白了就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新手司机尤其要注意,别觉得车子看着没问题就万事大吉。车子和人一样,都需要定期“体检”。把这些该检查的地方都查一遍,对人对车都是最好的保障。你说,为了省下这十几分钟的检查时间,去赌一个可能发生的故障,这赌注,你下得去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