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开了几年,是不是感觉油门踩下去像踩在棉花上,软绵绵的,以前加满油能从市区杀到隔壁省,现在刚出五环就亮灯了?冷车启动的时候,那动静跟拖拉机一样,哆哆嗦嗦,点好几次火,跟求爷爷告奶奶似的,生怕它下一秒就直接躺平。
很多人一遇到这情况,脑子里就一根筋,完了,发动机坏了,变速箱废了,坏了菜了,赶紧开到修理厂,让老师傅们给你来个全身大保健。结果呢?人家老师傅眼皮都不抬,一套流程下来,换个火花塞,洗个节气门,大几百上千没了,车开起来还是那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你以为是零件老化?不,你太天真了。讲真,大多数时候,你的车没病,它只是“脏”了。不是车身脏,是五脏六腑里长满了“动力胆结石”,学名叫积碳。
这玩意儿就不是个东西。你得先搞明白,积碳这玩意儿到底是个什么妖怪,它又是怎么在你车里安营扎寨,拉帮结派的。
说白了,积碳就是发动机没烧干净的垃圾,和烧完柴火剩下的锅底灰一个道理。你加进去的汽油,混着窜进来的机油蒸汽,在发动机那个几百度的大熔炉里,一通折腾。理想状态是完全燃烧,化作青烟一缕,动力澎湃。但现实是,总有些烧不掉的胶质、杂质,跟个老赖一样赖在里面,高温一烤,Duang,就变成了又黑又硬的壳,这就是积碳。
这玩意儿还不是个安分的主,它会顺着你车的“经脉”到处乱窜,堵在不同的“穴位”上,练就一身废你武功的邪术。
第一个死穴,也是最核心的,就是发动机燃烧室。这里是动力的心脏,是点火爆炸的核心区。积碳最喜欢在这儿开派对,活塞顶、火花塞、气门上,糊得那叫一个结实。这就好比你家炒菜的锅,用久了锅底一层黑垢,你火开得再大,热量也传不上去。燃烧室空间被这些垃圾占了,油烧不充分,你踩油门,车就跟没睡醒一样,反应慢半拍,动力?什么动力?能走就不错了。发动机这属于不装了,摊牌了,它emo了。
第二个死穴,节气门和进气道,你车的“喉咙”。发动机想吼一声,得先吸气,气吸得顺不顺,全看这儿。但发动机里的油气混合体会倒灌,里面的油污正好糊在节气门上,再粘上点灰尘,时间一长,就跟人嗓子眼糊了一口陈年老痰一样。气进得少了,油还是按原来的量喷,油多气少,燃烧不充分,动力下降是必然的,怠速的时候车子就开始抖,跟帕金森发作似的,一把子给你整活。
第三个死穴,三元催化器。这玩意儿是你车的“防毒面具”,也是最值钱的零件之一,换一个好几千。它负责把尾气里的有害物质转化掉,让你年检的时候能假装自己很环保。但燃烧室里没烧干净的碳烟,会直接飘过去糊在三元催化器的陶瓷孔上。堵上了,尾气就排不出去,你想想,一个人光吃不拉,能憋成什么样?车也一样,动力直接被封印,年检更是别想过。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我净化你们地球,你先净化一下你自己吧。
第四个死穴,喷油嘴。这是给发动机“喂饭”的针管,要求喷出的油必须是均匀的雾状。但喷油嘴上要是结了积碳,针眼被堵了,喷出来的就不是雾,是水枪,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油都浪费了,油耗能不蹭蹭往上涨吗?动力还断断续续,跟网不好打游戏一样,卡得你想砸车。
所以很多时候,你觉得车不行了,想换了,其实不是车不行,是它被这些“发动机牛皮癣”给折磨得心态爆了。
我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破车,跟修理厂斗智斗勇练成半个专家的中年人,我告诉你,判断积碳根本不用拆车。你就凭感觉。
油门踩下去,车子是不是在那思考人生?油耗是不是高得让你怀疑人生?这就是积碳在提醒你,它已经快把你的钱包掏空了。
早上打火,是不是得打好几次,车身还抖得像进了ICU?这就是燃烧室和火花塞在向你哭诉,它们快被积碳活埋了。
尾气是不是特别冲,跟在后面开窗户都辣眼睛?或者干脆年检尾气超标,被盖了个不合格的戳?这就是三元催化器在做最后的挣扎。
讲真,有时候我觉得车这东西跟人一样,到了一定年纪,毛病就都出来了,昨天我那腰就不行了,感觉跟积碳了一样。
清积碳这事儿,本身就有点玄学,市面上各种方法,从打吊瓶到拆开发动机硬核清洗,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但话又说回来,这发动机牛皮癣你要是不管它,它真能把你车整成一个只会烧油的铁盒子。最好的手段是什么?是直接把这个产生积碳的餐厅给爆了。但你做不到。
写到这我突然觉得,把积碳比喻成牛皮癣是不是有点恶心?但你别说,还真挺形象的,又顽固又烦人。
所以说到底,你以为你清了积碳就完事了?不,这破玩意儿就是来恶心你的!没别的!这只是你和这台机器互相折磨的开始。就像某些品牌的车主,他们买的不是车,是信仰。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积碳?他会告诉你马斯克正在研究用脑机接口远程清理积碳。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这就是信仰的代价。而我们普通人,只能老老实实面对现实,面对这该死的积碳。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