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逸,这车扎实不?听说挺‘扛造’,但‘伺候’起来也这么省心?”
常有朋友抛来这个问题。
轩逸在马路上简直是“熟面孔”,说是“国民代步车”都不为过。
禁造耐用,空间也算宽裕,更重要的是油耗控制得好,颇得人心。
但入手容易,后续“供养”才是门道,这笔账到底该怎么盘算?
寻常打工人,勒紧裤腰带,真能玩得转吗?
咱们先细细拆解,养车这笔银子都挥霍在哪儿。
无非就是燃料、保险、维保、泊车,外加冷不丁冒出来的修缮费。
就拿新款轩逸1.6L CVT版本来说,全套弄下来大概十二万挂零。
燃料这块,的确是轩逸的看家本领。
按一年溜达一万五公里算,城里乡下混着跑,掐指一算一年油钱大概七千上下。
这要是换个油耗大户,那可就得翻番了。
保险这玩意儿,头一年是真金贵,交强险、车损险、三者险凑一块儿,五千大洋少不了。
当然,往后没出状况,保费会打个折。
维保方面,轩逸还算亲民。
一年三次“体检”,小保换机油机滤,大保换空滤空调滤,加起来也就一千四百块。
当然,你要是觅个手艺精湛的第三方铺子,还能再省一笔。
但别忽略了,还有些“隐形支出”。
泊车费,一个月怎么也得两三百吧?
一年下来又是好几千。
还有过路费、洗车费、偶尔的违章罚锾,零零碎碎加起来,一年也得四五千。
这么一合计,轩逸一年“供养”成本,大概在一万七左右。
均摊到每个月一千四百多。
一千四百多,对于月入六七千的打工人来说,是不是有点肉疼?
这得掂量掂量你家里的“收支情况”了。
如果每个月还要还房贷、供娃读书,那这笔钱就显得格外刺眼。
但如果小两口都有正经营生,月入过万,那养个轩逸,倒也算不上啥大负担。
不过,“座驾”的使用频率也是个关键环节。
如果你每天只是通勤,单程也就几里地,周末也懒得长途奔袭,那燃料费和过路费就能省下不少。
但如果你成天在市区“添堵”,那油耗肯定蹭蹭往上涨。
所以,有些人会考虑混动版的轩逸e-POWER,尽管车价贵一截,但油耗更“喜人”,长远来看更划算。
当然,不同城市,“养车指数”也不一样。
在北上广深,停车费贵得离谱,动辄一个月就好几千。
但在三四线城市,停车费亲民不少,维保也更实惠。
所以,“养车压力”这码事,还真得因地制宜。
想“开源节流”?
门道其实挺多。
置办保险的时候,别一股脑儿全保了,挑一些基础险就成。
维保的时候,可以考虑去第三方店,但务必找个口碑好的。
平时驾车,也要注意匀速行驶,少来急刹,这都能省油。
与普罗大众的认知相悖,很多人觉得“养车是累赘”,但换个思路想想,有了车,生活半径也延展了,能带家人出去兜风,也能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
这本身也是一种生活质量的跃升。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矛头指向“进项不够丰厚”时,是否疏忽了“合理规划开销”的重要性?
“供养座驾”这事儿,说到底,还是得量入为出。
别为了撑面子,硬着头皮购入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车。
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轩逸这车,的确挺适合普罗大众。
它省油、耐用,维保也“接地气”。
只要你稍加留意,合理规划开支,“供养座驾”完全可以成为提升生活品质的助推器,而不是变成压垮你的稻草。
就像开头说的,省油是真省油,“伺候”起来也能省,关键在于你怎么“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