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势力销量榜:问界夺冠,零跑第二,理想稳居前三!

最近这天气是真热,很多人都说,大热天的人都懒得动弹,车市也该跟着降降温,进入所谓的“销售淡季”。

可你要是真这么想,那就小看咱们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了。

这哪里是淡季,简直比三伏天还火热,尤其是咱们中国自己的这些新势力品牌,那叫一个龙争虎斗,每周的销量榜单看得人是眼花缭乱,心跳加速。

就拿7月第二周的数据来说,里面可藏着不少门道,有些品牌看着风光,其实背后压力山大;有些看着不起眼,却悄悄地准备弯道超车。

7月新势力销量榜:问界夺冠,零跑第二,理想稳居前三!-有驾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榜单背后,到底是谁在笑,谁在急,又是谁在憋大招。

首先,最吸引眼球的,肯定是新势力品牌这块。

以前大伙儿总说“蔚小理”,现在这格局早就被打破了,打得那叫一个激烈。

这周排第一的,还是有华为技术加持的问界,一周卖了8610辆车。

这个成绩单拿出来,确实不错,稳坐头把交椅。

但是,你千万别急着给问界鼓掌,眼睛往下稍微挪一点,看看第二名是谁——零跑汽车,卖了8560辆。

你算算这差距,满打满算就差了50辆!

50辆车是个什么概念?

对于一个热门品牌来说,可能就是一个大一点的门店半天的销量。

这冠军宝座,问界坐得能不烫屁股吗?

简直就是如坐针毡,稍微一打盹,位置就可能没了。

这就让人好奇了,零跑是怎么一下子就冲到问界脸上的?

这背后的功臣,就是它刚上市的全新零跑C11。

这款车一出来,市场反响可以说是爆炸性的。

7月新势力销量榜:问界夺冠,零跑第二,理想稳居前三!-有驾

根据零跑自己公布的数据,新车上市那一周,它新增的订单量直接冲破了一万台大关。

这个数字有多厉害呢?

咱们可以做个对比。

同样是在那一周,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的所有车型,包括问界M5、M7、M9这些明星产品,加起来的新增订单量,还不如零跑这一万多台多。

特别是这一万多订单里,光是C11这一款车就占了大概3500台。

这下问题就清楚了,问界现在能保住第一,靠的还是之前积累下来的老订单,特别是问界M8这些车型的交付。

但是,从新增加的“后备力量”来看,零跑的势头明显要猛得多。

这就好比两军对垒,问界这边的兵马虽然还在前线冲锋,但后方的粮草和新兵补充有点跟不上了;而零跑那边呢,是手握大把新订单,粮草充足,士气正旺,随时都能发起总攻。

所以说,别看现在只差50辆,这背后反映的是市场潜力的此消彼长。

现在对零跑最大的考验,已经不是车好不好卖的问题,而是工厂的生产线能不能跟上,能不能把这些白纸黑字的订单,尽快变成一辆辆能开上路的真车。

只要它的交付能力跟得上,下周的榜单谁是第一,还真不好说。

再来看看排在第三的理想汽车,一周卖了7333辆。

虽然跟前两名比起来有点距离,但谁也不敢小看理想。

理想的打法一直很稳,不追求车型多,但每一款都力求打造成爆款,精准地抓住家庭用户的需求。

现在,理想手里还藏着一张没打出来的王牌,那就是马上要发布的纯电SUV,据说内部代号是i8。

7月新势力销量榜:问界夺冠,零跑第二,理想稳居前三!-有驾

大家也知道,理想在增程式混合动力这个领域已经做到了顶尖水平,现在它终于要正式进入纯电这个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了。

以理想对中国家庭的理解和它的品牌号召力,这台新车一旦上市,很有可能会像一颗重磅炸弹,把现在“问界、零跑”两强争霸的局面,搅和成一场更加精彩的“三国杀”。

说完了咱们国内新势力的神仙打架,再把目光放远一点,看看其他几个重量级选手。

特斯拉就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

在大多数品牌销量都因为淡季而有所下滑的时候,它反其道而行之,一周卖了12270辆,销量直接翻了一倍,重新坐上了新能源总榜单的第二名。

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特斯拉怎么突然就发力了?

其实这背后是它独特的销售策略在起作用。

特斯拉习惯在每个季度的前一个半月,优先生产和运输要出口到国外的车。

等到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它就会把产能全部转回国内,集中火力向中国市场交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季末冲量”。

所以,7月份作为第三季度的开始,它前几周销量一般是正常现象,第二周的这个爆发,恰恰说明它开始对国内市场发力了。

这也从侧面证明,特斯拉在国内的需求依然非常旺盛。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品牌,就是小米汽车。

小米SU7这周卖了6679辆,环比增长了将近一半,势头非常猛。

更让人觉得“恐怖”的是它的订单量。

现在订小米SU7,基本上都要等一年以上,可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上周它依然新增了9000个订单。

7月新势力销量榜:问界夺冠,零跑第二,理想稳居前三!-有驾

这说明市场对小米的热情一点没减,雷军的个人魅力和产品力确实强大。

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小米“甜蜜的烦恼”——产能跟不上。

造车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说想快就能快起来的,供应链、工厂生产线的磨合都需要时间。

现在的情况就是,米粉们的热情像火一样,但小米工厂的出货速度就像滴水的水龙头,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订单再多,车交不出来,对品牌来说也是一种消耗。

消费者等车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产能问题迟迟不能解决,这些潜在的客户,很可能就会被其他品牌抢走了。

最后,我们必须提到那个无法忽视的行业巨头——比亚迪。

它以一周48780辆的成绩,依然是那个遥遥领先的霸主,这个销量数字是其他所有新势力品牌加起来都比不上的。

但即便是强大如比亚迪,也受到了市场大环境的影响,销量环比也下滑了13%,是近两个月来的最低点。

这说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谁能永远高枕无忧。

而像小鹏、蔚来这些曾经的明星品牌,在这周的竞争中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而深蓝、极氪这些品牌则稳定在三四千辆的水平,各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总的来看,7月第二周的这份销量榜单,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竞争阶段。

光有好产品、好营销还不够,能不能把订单快速地变成实实在在的销量,也就是生产和交付的能力,正在成为决定一个品牌生死存亡的关键。

炎热的淡季,反而成了一块试金石,考验着每个品牌的韧性和真实实力。

零跑手里的海量订单能兑现多少?

小米的工厂何时才能火力全开?

理想的纯电新车又会带来怎样的冲击?

咱们中国的汽车品牌,就在这样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中不断进步,这场好戏,才刚刚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