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那边搞了一场夜赛,赛道在滨海湾,一圈一圈绕得跟迷宫似的。你想在这地方超车?难啊。除了刚发车那会儿大家挤成一团,有几个弯能抢位置,后面基本就定型了。你要想动别人,每圈至少快1.5秒才行。别的赛道快个0.5秒就能动手了,这儿不行,空气阻力太大,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轮胎和刹车都受不了。
晚上又湿又热,车手一身汗哗哗流,一晚上能掉好几斤体重。不过还好有水冷背心撑着,加上车上带水,不至于虚脱。真正扛不住的是车子本身。刹车烫得像要烧起来,轮胎也随时准备罢工。你得小心翼翼开,不能太狠,还得躲前车的乱流,不然胎温一高,直接报废。
乔治·拉塞尔从杆位出发,前面没人挡,一路跑得特别顺。他自己都说没想到能赢,因为这条赛道本来不適合他们梅赛德斯的车。但他运气真不错,马克斯·维斯塔潘虽然开着红牛,速度不慢,却一直被他自己车队的策略坑了。
红牛让维斯塔潘用软胎起步。按理说软胎抓地好,发车猛,可他那一侧发车格又脏又潮,轮胎打滑,根本冲不上去。拉塞尔轻轻松松进了一号弯,领先了。更倒霉的是,软胎不耐造,几圈后就开始掉速。这下好了,维斯塔潘非但没追上拉塞尔,反而成了诺里斯的挡路牌。
兰多·诺里斯那天晚上快得离谱。他的迈凯伦一圈比一圈狠,几乎全程贴着维斯塔潘,差距不超过一秒。在滨海湾这种地方,能长时间跟住前车,简直是奇迹。斯特拉后来讲,诺里斯就像吸在红牛屁股后面一样,愣是没被甩开。
可问题是,维斯塔潘那台车自己也在挣扎。轮胎衰减严重,方向盘都快拿不稳了,车队一直在无线电里喊他调刹车、调扭矩,结果能量回收也受影响,动力出不来。这就给了迈凯伦机会,但他们偏偏又被自己的策略绊住了脚。
皮亚斯特里是诺里斯队友,本来排位比他靠前两位。比赛开始后,诺里斯在三号弯想从内线超他,结果前面维斯塔潘刹车太保守,空间压得太窄。诺里斯左前翼蹭到了红牛的右后角,扩散器撞坏了,车身一歪,两台迈凯伦蹭上了。轮子碰轮子,谁也不让。最后诺里斯反超成功,还拿到了优先进站权。
这事儿说大不大,赛道上常有的事。但位置变了,策略就得跟着变。皮亚斯特里一看形势不对,干脆拉开距离,想保护轮胎,等后期发力。可法拉利的勒克莱尔第21圈就进站了,新胎一换,速度飞起。皮亚斯特里还在外面撑,第四名的位置马上要保不住。
车队一看不行,赶紧让他提前进站,第27圈就换了胎。这一动,连锁反应来了。原本计划是多跑几圈,延长第一段 stint,这样第二段用新胎时能拼一把。现在提前换了,优势没了。
更要命的是,诺里斯作为队里领先车手,必须比皮亚斯特里先停。他吃过亏,这次死活不让队友先进。所以迈凯伦只能先给诺里斯换胎,才能安排皮亚斯特里的窗口。结果两个人都比原计划早进站,对维斯塔潘的overcut没做成。
本来设想是,他们俩用全新硬胎去追跑了三十圈的老硬胎维斯塔潘,差个七八秒,每圈快1.5秒,翻盘有望。但现在轮胎差距只有七圈左右,每圈才快零点几秒,根本追不动。诺里斯就算开着DRS,也超不了维斯塔潘。
而这时候最爽的人是谁?拉塞尔。他在第一段 stint 就拉开近十秒,等大家都换完胎出来,维斯塔潘正好卡在诺里斯前面,替他挡子弹。一次又一次,诺里斯刚要并排,就被红牛顶回去。
你说巧不巧。要是维斯塔潘发车冲上去当了领跑,拉塞尔根本没机会。梅赛德斯这车怕乱流,只要前面有人,他就废一半。可这次红牛自己把自己坑了,软胎起步失败,反倒帮了对手大忙。
赛后拉塞尔自己都懵。他说他下车时还在想,这速度哪来的?明明赛车没变,怎么突然这么强?后来才明白,干净空气太重要了。他全程没人干扰,节奏稳得一批。而诺里斯呢,再快也没用,前面有个慢车堵着,动不了。
关键点来了:
维斯塔潘不是输给了拉塞尔。
他是输给了自己的轮胎和车队决策。
而诺里斯,全场最快,却被困在一台不该挡住他的车上。迈凯伦领队斯特拉说得直白:“乔治今晚像隐身了一样,我们连尾灯都看不见。” 可实际上,是红牛帮他藏起来了。
我个人觉得吧,这场比赛看着是拉塞尔赢了,其实是所有人一起把他抬上去的。红牛策略失误,维斯塔潘牺牲自己,迈凯伦内斗加算错时机,全凑一块儿了。赛车这东西,有时候你不光要比谁快,还得看谁慢的时候刚好挡住了更快的那个。
要我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但下次还能不能这么巧?不好说。
毕竟赛道不会每次都湿,发车格也不会总有一边脏一边干净。
可人记住的,从来都是结果。
那天晚上,冠军领奖台上的笑容,是真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