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又融了100亿,股价像被风一吹就翻了一番,这消息像菜市场早市的爆款一样把人吓醒,早上邻居大爷一句话都能把你拉进讨论圈里——“这车厂又有钱啦,亏得起吗还能玩得起吗”,听着就像老王家楼下又有人中大奖,谁不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说最硬核的事实,9月蔚来宣布通过ADR和香港配售,合计募集资金约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1.2亿元,加上3月那次配售的36.8亿元,今年两次公开融资合计约108亿元,这笔钱到账的时间点是在市场最敏感的时刻,股价在过去两个月从25港元一路冲到50多港元,实现了100%涨幅,市值一口气翻倍,交易所公告写得明明白白,投资者账户上数字也真金白银地在变大。
再把镜头拉回历史,蔚来从高端新能源的“信仰派”一路摔过来又爬起来,上市七年,从2018年到2024年合计亏损约1093亿元,今年上半年又亏掉120亿元,七年半合计大约1213亿元的亏损,这账面像个深坑,投资人和员工都看着,厂里人常年都在说“烧钱是必然的”,当年换电站、豪华配置、用户俱乐部那些花样,是蔚来叫好叫座的招牌,有人喝彩有人摇头,但那时候行业还热,信仰当饭吃,消费者愿意排队等交付,媒体写成传奇。
现场有股市玩家、分析师、蔚来内部人和普通车主一起吵成一锅粥,内部员工在微信群里吐槽说融资像打补丁,钱进来还得烧掉,工厂产线紧张,交付赶工,客服加班到深夜;股民在网上玩梗,“买的是股,送的是心跳”,还有网友把蔚来从“造车青年”拍成“笑话和希望并存”的段子,牌子被调侃的乐道L90和新ES8两款车型成了公司救命稻草,8月份交付31305台,同比增长55.2%,乐道L90首月交付10575台,这数据像拳头硬砸到桌面,让支持者有了再赌一把的理由,也让怀疑者闭嘴两秒钟。
这事儿的痛点就在街坊邻居都能说出一堆,普通消费者怕的是买到“信仰式”的溢价车,交了钱等一年两年还不一定拿到手,或者拿到车后发现软件、服务、换电站跟不上,消费者在群里抱怨说“当年买牌子是买念想,现在买的是售后和充电便利”,而投资人和供应商更担心的是这公司能不能把烧钱模式转成造血模式,毕竟短期内靠融资是能撑场面,长期靠销量和毛利才能走正路。
对比早年的玩法,蔚来那会儿靠的是故事和粉丝经济,把换电、社区体验、定制服务讲成这种信仰式玩法吸引了大量早期拥趸,但现在市场显然在变脸,行业从“谁讲得动听谁先活”变成了“谁能给出稳定盈利模型谁就活得久”,付费服务、订阅氛围、分时租赁这些现在像一套套收费套餐,消费者被分块掏钱,行业从最初的理想主义走到现在的“用户付费常态化”,这转变让老玩家哭笑不得,台面下供应链、充换电平台都在计算成本和回收期。
监管层面的微妙影子也在徘徊,市面上有《价格法修正草案》这类动向在酝酿,监管意图是整治那些通过复杂定价和捆绑服务来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做法,政策信号是上头要管,但下头厂商还在拼命扩张新的营收口,像换电包年、车机订阅、增值服务这些,既是创收点也是监管关注点,市场上有人在盘算合规后的毛利率能剩多少,也有人在担心一旦监管收紧,原本靠服务费撑起的商业模型会被硬生生拔掉根基。
厂里和市场的对立声音此起彼伏,工程师在车间抱怨说量产压力太大,质量细节被时间和成本牵着走,销售却在喊单、市场在追量,投资者会议上管理层强调“今年第四季度有望实现盈利”,口径里说只要四季度达到15万辆就能把账本扭过来,但这个门槛对照当前月销水平意味着每月要达到5万辆,短期内难度不小,厂里人私下说这目标是“好听的动员令”,但外面钱的到位又成了最现实的支撑。
供应商的算盘也叮当响,零部件厂商盯着蔚来到账的融资金额,在讨论是否继续给出更宽松的账期,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核算融资后的风险暴露,二级市场的投机者把这事当成套利机会,股价翻倍吸引散户和机构,但有老股民在饭桌上摇头说“市值涨起有利好消息就有人跟风,可真实利润没跟上就是镜花水月”。
普通车主和潜在买家之间的声音像小区大妈唠嗑一样真切,买车的人在纠结是买乐道L90还是等下一代车型,老用户在社区群里晒出自己的续航、换电体验,吐槽充电站排队、售后预约慢,但也有人晒出新车的配置和开起来的满足感,这种拉扯在消费端形成了复杂情绪,信仰与现实在每一次试驾和每一次维保中交锋。
数据在眼前敲门,除了融资108亿元和累计亏损1213亿元这些硬数字,8月份交付31305台、乐道L90首月10575台、三季度预计销量87,000至91,000台这些数据形成了宏观节奏,若第四季度真能把销量推上15万辆的门槛,账本就可能由红翻黑,反之资金只是缓兵之计,企业还得靠产品力和供应链效率来把流水变成盈利。
街头巷尾的讨论保不住局外人冷眼旁观的态度,媒体现场有记者在交付中心排队,拍到排队交付的场景和新车主眉飞色舞的样子,厂区门口有员工和保安忙碌,蔚来某些渠道人员在短视频里直播拉人下单,网友用梗图把融资和股价涨幅戏谑化,种种细节像生活里最真实的调味料,让人看着既熟悉又有点担心。
在这场看起来像翻身仗的戏里,给普通人留一条活路别只是跟风买股或者冲动下单,想要躲坑就把重点放在三点:看交付和质保记录、算清楚长期使用成本包含充换电和订阅费、关注监管动向尤其是价格和捆绑服务的政策走向,这些实打实的准备比听谁喊好便宜更管用。
蔚来在这轮资金和市场波动里像个渡劫的角色,周围的人哭着笑着吵着,真实的生活还得照常继续,街坊大爷明天还得出门菜场买菜,孩子还得上学,普通人的日常不会因为一家公司融资成功就变好或变坏,学会用证据和数据看热闹,别被喧闹裹挟去踩熟人也会踩的那一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