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买车这事儿吧,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 过去咱们挑车,可能就是看着皮实,能跑,价钱能不能便宜点,外观也就那么回事。然而这几年国产车是真不一样了,尤其是像吉利新款星越L东方曜这一波,眼瞅着花头越来越多,配置越来越牛,价钱却一点都没有飘起来,让人有点糊涂——买还是不买,这车真值吗?
你看,这回星越L东方曜官方定价15.87万-17.97万,限时优惠价直接杀到14.57万起。你说这车要是放几年前,带个什么全液晶仪表、2.0T高功率发动机、各种科技配置,到底得花多少钱?如今这个价位,国产SUV里算什么水准?其实谁都知道,吉利这轮价格跟配置,大概率又要给对手上眼药。
当然,买车不能光看表面上的优惠价。你有没有想过:为啥这些国产品牌一直推升级款?为啥新一代总喜欢秀点所谓“高端配置”?到底是实际体验真的提升了,还是噱头多于实用呢?
我们先扒拉扒拉这个星越L的“重头戏”配置——这次最打眼的无疑是升级了所谓的CCD可变阻尼悬架系统。听着高大上吧?厂家宣传能让行驶更平顺,减震效果提升,还减少过减速带的冲击。问题是,这玩意以前基本是豪华车才舍得上的技术,现在吉利奥,这么便宜的SUV也敢上。是不是技术门槛降了,还是厂家的策略变了,觉得用户识货,愿意为“更舒适”的体验买单?
其实从技术上讲,CCD可变阻尼悬架确实能提升舒适性。车身在烂路或者过减速带的时候不至于晃得像船一样。但我们得问一句:普通人开车,家用为主,到底能不能体验那么大区别? 是不是每天必须颠半天泥路,否则这套系统99%的能力可能根本用不上?是不是有点杀鸡用牛刀,最后还不是图个听着牛,拉出去能多装个逼?
再说这车的动力。2.0T高功率发动机,200千瓦功率、400牛米扭矩,加速也就七秒多,这说真的一点都不肉。配8AT,这在合资都上二三十万的SUV里才见得多。你说动力储备谁不想要?真到90%用户上下班,堵着行开俩小时,能用得上几回?还不是你想超个车心里踏实点,有点“安全感”和优越感?
但这也没啥错。心理安慰也不是没用。就像你家沙发永远躺不下六个人,但买的时候得挑最大那款。毕竟咱得有个想象空间嘛——哪怕车上坐五六个人,或者突然要激情一把,车得稳、得快,不能掉档。
再扒拉扒拉新这一代星越L的外观、内饰设计。多边形家族格栅、直瀑式结构、贯穿式日行灯、三段式下包围,还有啥鹰眼式大灯、黑化尾灯,一股“力量感”扑面而来。说白了,国产车外观都玩得很溜,但咱是不是也要问问自己:这些装饰、镀铬条、复杂的线条到底是不是审美升级了,还是“为了不同而不同”? 是不是有点过度设计,容易让用户看几年就腻?
车里边配悬浮双联屏,副驾也能娱乐,看着像特斯拉和蔚来,档把改成电子的,手机无线充电,全是热点。说句大实话,中国这些车企“卷”得最厉害的地儿,其实是智能座舱。 为什么?很简单,装个大屏不会太贵,但立马就有科技感,用户进车就觉得“高级”。可坐进车里,一天也用不到几分钟屏幕,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听个歌、收个导航,你说这个溢价空间到底占多大?
当然,这也不能赖厂家。说到底,咱们国人现在买东西但凡能看见摸得着的“实在感”更容易说服自己掏钱。 轮圈大了、尾灯粗了、屏幕大了,全是眼球经济。有需求自然就会有供应——这叫产业“自适应”。
再说配置。什么高速NOA辅助驾驶、千里浩瀚H3、智能驾驶辅助,以前你听说过吗?现在落地十几万的车里就能见着,还不是顶配才有。问题来了,国产智能驾驶真能靠得住吗?你平时用不用,或者说用不用得上?老司机按惯了自己那一套,能不能真把命交给机器?超车变道刹车,真全自动了就一定比手动靠谱吗?
说到底,这帮厂家心里门儿清。归根结底,中国家庭有了对车的“社交属性”要求了。不光要能开,还得气派、要科技、要新潮、要有面子,不能比邻居家的车寒碜。 吉利抓住了这个点,于是花样越来越多,年年有升级,款款有故事。
那问题又来了。一辆SUV到底值不值十五六万? 配置是真的提档升级了,动力确实强劲了,内饰确实精致了,厂家优惠到位,为啥咱还是有点“心里没底”?其实也好解释:咱们中国市场汽车品牌太多了。 吉利、长安、比亚迪、奇瑞……各家都卷得要命。你今天买了星越L,明天隔壁朋友上了新款长安,配置也拉满,价钱更低,保不齐你心里就痒痒。国产车周期短、升级快,贬值自然也猛,新车一落地二手就比白菜还跌得快,这也是不少人犹豫的根本原因。
你是不是也会问:买车到底是为了“用”,还是为了“玩”?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大家换车节奏越来越快,车企几个月小改,半年大改,老用户刚提的车,三个月就不是“最新最豪华”了。咱花的可都是辛苦钱啊,这心里能不膈应?
不过换个角度想,车只是个代步工具,什么新技术屏幕、座椅、动力,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让你更舒服地把人送到目的地。如果你追求性价比、要求不高,这种配置跳水的时代,确实是“买车的好时光”。15万左右同级别的合资车,动力、配置能打得过星越L东方曜的吗?基本没有。
但要说了,是不是该担心今后国产车通病——品控、耐用、后期维护? 厂家宣传得天花乱坠的这些“高科技”,用个三五年还灵不灵,停车进出窄路够不够顺手?小毛病多不多?维修起来费不费劲?这些才是决定这辆车值不值15万的隐性标准。可惜这些信息,永远不在小红书帖子、厂家的宣传里看到,只有用时间和钱包去检验。
最后问题来了,买车到底应该怎么选? 我觉着其实不用太复杂。首先,还是要结合自己实际需求。你真喜欢张扬个性的外观,讲究一点的驾驶感,新款星越L折后价确实有吸引力。尤其是如果你追求驾乘舒适、注重动力,又喜欢科技装潢,这辆车八成合你胃口。要是你对品牌、保值率、二手残值还是看得很重,愿意多花点钱买省心,也别老盯着国产,合资也有好选择。
更重要的是别瞎跟风。现在厂家升级节奏快得像手机,今天买的“神车”,明天就成“老古董”,你要真每年都想换,那任何车都可能不值当。图个落地能用,钱包不吃亏,开得顺心,这就够了。
时代变了,国产车不再是只看价格、只看皮实的那个年代了。大家盯住的,是谁能拿最合适的价钱,给最多的“面子”跟“里子”。吉利这波卷出了新高度,市场反响怎么样,还得时间来检验。
但这买车的事,归根结底还是自己最清楚。千万别被厂家噱头绕晕了,多琢磨琢磨自己到底需要啥,买了开起来舒服,这钱就花得值。不然配置再多,屏再大,用不上也是白搭。毕竟每一分钱都是从咱自己兜里掏出来的,不当回事儿谁当回事儿?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