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市场大洗牌!从 一通三龙 到 两通三龙,谁在闷声发大财?

你知道吗?最近客车圈悄悄换了新剧本!曾经稳坐第一的“一通三龙”格局,如今变成了“两通三龙”。2025年才过4个月,国内6米以上客车销量就有3.37万辆,看似微增2%的背后,是头部企业市场份额的重新洗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往下看。

客车市场大洗牌!从 一通三龙 到 两通三龙,谁在闷声发大财?-有驾

先说说稳居第一的宇通客车,1 - 4月卖了1.04万辆,市场份额超过30%,按理说这成绩挺亮眼,可同比下滑了8.7%,4月单月销量更是同比降了27.4%。这是咋了?原来啊,虽然宇通靠“新能源公交更新”和“动力电池补贴”这两个政策,2024年拿了不少新能源公交大单,还把287辆纯电动客车卖到了挪威,在北极圈那种零下几十度的地儿都能稳当运营,刷新了行业纪录,欧洲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升。但在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可不小。

客车市场大洗牌!从 一通三龙 到 两通三龙,谁在闷声发大财?-有驾

再看中通客车,并入中国重汽集团后简直像开了挂。1 - 4月卖了3812辆,同比增长5.77%,市场占有率11.3%,稳居行业第二,新能源车型占比也大幅提升。我有个在客车行业工作的朋友跟我说,中通依托重汽的资源整合,现在正加速开拓海外市场,2025年重点瞄准中东、非洲和东南亚,这是要在海外市场大干一场啊。

客车市场大洗牌!从 一通三龙 到 两通三龙,谁在闷声发大财?-有驾

三龙这边就有点分化了。金旅客车1 - 4月卖了3339辆,同比增长31.25%,凭借新能源车型创新,一下子跃居第三,表现相当亮眼。可厦门金龙和苏州金龙就没这么顺了,厦门金龙卖了2860辆,苏州金龙卖了2714辆,增速都放缓了,尤其是苏州金龙,销量同比下滑14.68%,主要是传统燃油车型占比太高,新能源转型没跟上,在如今新能源大势下,这压力可不小。

客车市场大洗牌!从 一通三龙 到 两通三龙,谁在闷声发大财?-有驾

腰部企业里也有不少看点。安凯客车1 - 4月卖了2200辆,同比增长20.68%,新能源车型占比超过60%,为啥这么猛?原来是受益于公交更新政策,而且人家自主研发的低锂耗电池技术可厉害,循环寿命能突破9000次,就跟手机充电一样,充这么多次还能用,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适配,妥妥的黑马突围。

比亚迪在客车领域走的是差异化竞争路线,1 - 4月卖了1521辆,同比微增。人家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布局的是高端市场,还投资了帕西尼感知科技,搞触觉传感器和智能驾驶技术,推动客车智能化升级,这眼光和布局,不得不服。

亚星客车和东风特汽则各有不同。亚星客车销量1296辆,同比下滑18%,但依托潍柴动力的技术支持,在探索氢燃料电池客车,寻求新的突破。东风特汽就厉害了,销量794辆,同比增长173%,凭借新能源物流车实现市场突破,首次进入行业前十,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现在整个客车市场,政策驱动的新能源革命那是大势所趋。2025年的以旧换新政策,新能源公交更新补贴最高能达30万元,预计能释放18万辆的替换需求,这对宇通、中通这些头部企业来说,可是个大机会。而且技术迭代也快,动力电池预锂化技术能做到15年质保,车联网系统和智能温控技术也成了竞争焦点。

海外市场的战略价值也越来越凸显。2024年中国客车出口量8.18万辆,同比增长16%,宇通、中通在欧洲、中东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宇通在卡塔尔、哈萨克斯坦建了KD工厂,广西申龙给沙特交付高端定制客车,这不仅是卖车,更是技术输出啊。

细分市场也有结构性机会,轻型客车2025年1 - 4月销量同比增长24.76%,新能源化和智能化是主要增长极。宇通、比亚迪还布局重卡市场,2025年4月宇通重卡销量321辆,同比增长38.79%,多元化发展也是一条好路。

不过行业也有痛点,市场饱和加上竞争加剧,1 - 4月销量才增长2%,铁路、民航又分流客源,传统客车需求持续萎缩。而且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出口到欧盟还面临碳排放法规限制,成本压力不小。但企业也在积极应对,中通依托国家级实验室研发氢燃料电池客车,宇通推出“蓝芯平台”提升能效,比亚迪联合帕西尼开发触觉感知系统,推动客车与智能驾驶技术融合,都在加快技术迭代和生态构建。

2025年客车市场呈现“头部集中、腰部分化、政策主导”的特征,新能源与海外市场是破局关键。当然,也有补贴退坡、国际地缘政治、技术路线变更等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得加快技术迭代、优化产品结构、深化海外布局,把握政策窗口期。

你觉得在这场客车市场的大洗牌中,哪家企业能笑到最后?你身边有没有感受到这些变化?欢迎留言说说你的观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