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仰望U9赛道版申报3019马力,力大就能飞砖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让不少人看得目瞪口呆,那就是比亚迪旗下的高端品牌仰望,申报了一款新车——仰望U9的赛道版。

这车最吓人的地方,不是它长得有多科幻,而是它的动力参数。

工信部的公开信息显示,这台车的综合最大功率达到了2220千瓦,换算成我们平时更熟悉的“马力”,就是足足3019马力。

牛!仰望U9赛道版申报3019马力,力大就能飞砖-有驾

这个数字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都是:这是不是写错了?

咱们平时家里开的轿车,有个150马力就算不错了,好一点的运动型车也就两三百马力,那些动辄上百万的超级跑车,能有个七八百马力就已经是顶尖水平了。

这一下子蹦出个3000马力的国产电动车,感觉就像是平常看惯了百米赛跑,突然有人告诉你他能一步跨过终点线一样,有点超出现实认知了。

那么,这个消息到底靠不靠谱?

答案是肯定的。

工信部的申报信息,就相当于一辆车上市前的“户口本”,是经过严格审核的官方数据,具有法律效力。

这就意味着,比亚迪是真的造出了一台拥有3000马力的量产车,并且准备要合法合规地卖出去。

这就引出了一连串大家关心的问题:这么大的马力是怎么实现的?

这车长什么样,跟普通版的U9有什么区别?

最关键的是,造这么一台动力过剩到有点“离谱”的车,到底图的是什么?

咱们先从最核心的动力说起。

牛!仰望U9赛道版申报3019马力,力大就能飞砖-有驾

这台仰望U9赛道版和普通版一样,都是用了四台电机,每个轮子都由一台独立的电机来驱动,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四电机四轮驱动”。

这种布局的好处是控制非常精准,电脑可以瞬间调整每个轮子的动力输出,让车子在过弯或者湿滑路面上表现得更稳定。

但赛道版的关键变化在于,它换装了更强大的电机。

普通版U9的单台电机功率是240千瓦,已经很强了,而赛道版直接把这个数字翻了一倍还多,达到了惊人的555千瓦。

四台这样的电机加在一起,总功率就达到了2220千瓦,也就是3019马力。

为了让大家对这个动力有个更直观的概念,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对比。

一辆经典的法拉利旗舰跑车,马力通常在800到1000匹之间。

也就是说,这台仰望U9赛道版的动力,相当于三台法拉利旗舰跑车绑在了一起。

这么恐怖的动力储备,带来的加速能力肯定是毁天灭地的。

但这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技术挑战。

首先就是散热,3000马力全速运转时产生的热量是极其巨大的,如何保证电池和电机不过热、不罢工,是对散热系统的一大考验。

牛!仰望U9赛道版申报3019马力,力大就能飞砖-有驾

其次是控制,如何把这排山倒海般的力量,稳稳当当地传递到地面上,而不是让车轮疯狂打滑变成一团失控的钢铁,这就要依靠极其精密的电子控制系统了。

看完了“心脏”,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外表”。

从申报图上看,这台赛道版U9为了驾驭这股洪荒之力,在空气动力学上下足了功夫。

车头部分,最显眼的就是那个尺寸巨大、向前突出的一体式碳纤维前铲,它的作用就是在高速行驶时,利用空气把车头死死地压在地面上。

车身侧面,你能看到各种开口和导流槽,这些都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给轮胎和刹车系统降温,同时梳理流过车身的空气,减少阻力。

而全车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车尾那个巨大无比的固定式大尾翼。

这个部件可以说就是赛道版身份最直接的象征。

在赛道上以两三百公里的时速过弯时,这个大尾翼能产生几百公斤的下压力,就好像有几个成年人坐在车尾上一样,让后轮获得足够的抓地力,保证车辆不会轻易失控甩尾。

与之相对应的,申报信息里还提到可以选装一个电动的升降尾翼,那个就更偏向日常使用的美观和便利性,而这个固定式大尾翼,则是一种毫不妥协的性能宣言。

此外,我们还能看到它配备了极宽的轮胎,宽度达到了325毫米,这比很多跑车的后轮还要宽,而U9是四个轮子都这么宽,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接地面积,把3000马力尽可能地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聊到这里,我们回到那个最根本的问题:造这么一台车,意义何在?

牛!仰望U9赛道版申报3019马力,力大就能飞砖-有驾

毕竟,在公共道路上,3000马力可能连十分之一都用不出来,它更像是一个“屠龙之技”。

其实,仰望U9赛道版的存在,它的象征意义和技术探索意义,要远远大于它的实际商品销售意义。

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领域的一个“技术里程碑”或者“形象代言人”。

在过去燃油车的时代,顶级超跑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形象,一直被欧洲的几家老牌厂商牢牢掌握。

而现在,进入了电动车时代,赛道规则变了,给了我们一个“换道超车”的机会。

比亚迪通过仰望U9赛道版,就是在向全世界展示,我们在电机、电池、电控这些新能源核心技术上,不仅追上来了,甚至在某些极限性能领域,已经有能力做到世界领先。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极限车型的研发,就像是航天工程或者一级方程式赛车。

普通人一辈子也坐不上火箭或者F1赛车,但这些尖端科技研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材料和技术,最终都会慢慢“下放”到民用领域,改善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比如,为了让这台3000马力的猛兽能够安全运行,比亚迪必须研发出能量密度更高、散热性能更好、充放电效率更极致的电池技术,以及更强大、更可靠的电机控制程序。

这些技术在经过验证和成本优化后,未来完全可以用在我们十几万、二十几万的家用电动车上,让我们的车续航更长、充电更快、开起来也更安全。

所以,当我们看到仰望U9赛道版这台车和它背后那串惊人的数字时,我们不必仅仅把它当成一件有钱人的奢侈玩具来看待。

它更像是一个技术探索的先锋,是中国汽车工业实力和自信心的一个缩影。

它在用一种最直接、最震撼的方式告诉我们,中国制造正在从过去的“跟随者”,一步步向未来的“引领者”迈进。

这台车可能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它所代表的技术进步,却离我们很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