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35周(8月25日-31日)的新势力销量榜一出,行业直接炸锅——零跑继续当“隐形冠军”,小米问界缠斗升级,理想、小鹏、蔚来周销量相近……这周的戏码,比电视剧还精彩!
零跑:每分钟卖一辆车,却没人讨论?
零跑第35周销量1.39万辆,环比涨14.9%,连续五周坐稳第一,8月累计销量5.7万辆,连续6个月拿新势力销冠。更夸张的是,它每分钟就能交付一辆车,这速度比奶茶店出杯还快!
但奇怪的是,零跑在社交媒体上几乎没存在感。网友调侃:“零跑是不是把营销预算都用来造车了?”其实,零跑的策略很聪明——专注15-20万主流市场,用“堆料+低价”打透家庭用户。成都车展期间,它甚至没受展会影响,交付量反而创历史新高。这说明什么?在新能源市场,踏实做产品比炒作概念更管用。
不过,零跑也得小心:当小米、问界都在冲高端,零跑会不会被贴上“廉价”标签?它能否在20万以上市场复制成功?这可能是它从“销量王”变成“品牌王”的关键。
小米:产能拉满,雷军要“憋大招”?
小米这周销量1.19万辆,环比暴涨45.1%,直接冲上第二,把问界挤到第三。其中,YU7交付5500+辆,SU7也涨了2000+辆。更狠的是,DK预测小米9月销量能破4.5万辆,三季度就能盈利!
雷军这月没开直播,但动作不断:产能拉满,YU7和SU7都供不应求。有内部消息说,9月产能提升后,雷军可能会搞场“小汇报”直播。这时候不直播,难道是在憋更大的新闻?比如新车发布?或者技术突破?
小米的爆发,证明“互联网思维+制造业”的模式行得通。但问题是:当其他品牌都在推新车,小米能否靠两款车持续领跑?SU7和YU7的差异化够不够?这可能是它能否卫冕销冠的关键。
问界&鸿蒙智行:生态链真是蜜糖?
问界这周被小米反超,周销量掉到第三,但M8纯电版开始交付(200辆),增程版累计近6000辆,M9也微增到2700+辆。不过,鸿蒙智行整体销量1.17万辆,虽然成都车展大定3.5万辆(不含小订),但智界、享界产品焕新后销量低迷,尊界更是只卖了300+辆。
这说明什么?鸿蒙的“生态链”战略正在遭遇挑战。品牌多是优势,但资源分散也是风险。当问界M8纯电版还没起量,智界、享界又拖后腿,鸿蒙智行可能需要更聚焦——比如先打爆问界,再带其他品牌。
不过,问界M7将在9月发布,全新M7可能会成为爆款。如果它能复制M9的成功,问界或许能重新夺回第二的位置。
理想、小鹏、蔚来:差200辆的“生死战”
这周最刺激的,是理想/小鹏跟蔚来周销量只差200辆!理想周销0.84万辆,环比涨超10%,重回第四;小鹏同样周销约0.84万辆,但只涨2.4%,掉到第五;蔚来周销0.82万辆,环比涨7.9%,依然第六。
这三家的缠斗,像极了高考冲刺阶段的“保送生”之争:
理想:财报会上反思后,开始规划纯电——年底前要在高端纯电市场“保五争三”,i8月销6000,i6月销1万,MEGA月销3000,纯电车整体月销2万左右。
小鹏:全新P7上市后,订单和进店量都创历史新高,8月销量3.7万辆(MONA占比40%),高端车型开始扛大旗。但周销量只涨2.4%,说明交付节奏可能没跟上。小鹏会不会“高开低走”?
蔚来:乐道L90单月交付破万,成为上市后最快破万的新车,但周销量回调到0.37万辆;蔚来下调100度电池包价格,换电成本开始下降,预计9月销量3.8万辆;萤火虫销量1500+辆,出海加速。蔚来能不能靠“换电+多品牌”突围?
这三家的缠斗,可能会持续到第四季度。谁能先解决产能、交付、产品迭代的问题,谁就能笑到最后。
二线品牌:有人欢喜有人愁
深蓝:周销量稳中向上,继续第七;成都车展发布S07改款,高层放话“今年一定盈利”。
岚图:周销量0.38万辆,环比涨18.8%,升到第八;成都车展发布2026款梦想家,订单和关注度双高。
极氪:周销量降到0.34万辆,排第九,环比负增;成都车展发布极氪9X。极氪是不是该反思:“产品更新太快,用户跟不上了?”
方程豹:周销量0.33万辆,环比下滑到第十。
结语:新能源市场的“三重趋势”
产能决定生死:小米、零跑的爆发,本质是产能拉满;问界、理想的新车,也得看交付速度。
生态链是双刃剑:鸿蒙智行的牌多,但资源分散;蔚来的换电+多品牌,能否形成合力?
二线品牌的突围战:深蓝、岚图开始盈利,极氪、方程豹却掉队。新能源市场,容不下“躺平”的人。
最后抛个问题:
零跑的“低调”能持续多久?
小米的产能能否支撑高增长?SU7和YU7的差异化够不够?
理想、小鹏、蔚来,谁能先解决“产品迭代+交付节奏”的问题?
评论区聊聊,你觉得谁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