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最近小米SU7 Ultra这波“排位模式”事件,真是让人吃瓜吃到撑!本来1548匹马力的宣传,听着就让人上头,结果呢?实际体验却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这剧情反转,比电视剧还精彩!
外观方面,这车确实够吸睛,妥妥的“出片利器”。碳纤维前舱盖,视觉冲击力杠杠的,看着就觉得这车不一般。但是,这选配玩脱了,也成了这次风波的导火索。客观来说,这设计确实很酷炫,但加钱选配后动力受限,这操作多少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我感觉,小米这波,有点用力过猛了,本来想突出科技感,结果却适得其反。
内饰方面,小米的科技感还是一如既往的强,中控大屏相当给力,用起来很顺手。但是细节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一些材质用料,和同级别竞品相比,还是略逊一筹。比如说,有些地方的缝隙处理不够精细,总感觉差点意思。
动力方面,这就更让人一言难尽了。官方宣传的1548匹马力,结果来了个“排位模式”限制,这谁能忍?这波操作,直接劝退了不少潜在消费者。虽然小米后来道歉了,并且承诺修复,但信任感这东西,一旦受损,想要完全恢复,可不容易!我个人觉得,这事情,说到底还是沟通不到位。要是早点和用户说明情况,也许就不会闹出这么大的风波。
智能化方面,小米在软件这块,还是比较有优势的,系统流畅度和功能丰富程度,都做得不错。但智能化配置的实用性有待提高,有些功能用起来感觉鸡肋,并没有带来多少实际的便利。
安全性方面,目前还没看到具体的测试结果,不好妄下结论。但作为一款高性能车型,安全性自然是要放在首位的。这方面,小米还是要拿出真本事,拿出让人信服的数据来支撑。毕竟,安全这方面,马虎不得!
跟几款竞品比比看吧:蔚来ET7,这车舒适性和智能化程度都相当高,但价格也贵不少。理想L9,空间大,适合家庭使用,但是运动感差点意思。保时捷Taycan,性能强悍,操控性一流,但价格……你懂的。小米SU7 Ultra想在性能上支棱起来,还得在细节上多下功夫才行。
总的来说,小米SU7 Ultra这车,亮点不少,但问题也不容忽视。外观很吸引人,内饰科技感强,但动力调校和宣传上的失误,着实让人失望。这波“排位模式”风波,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品牌信任危机。
你会考虑购买这款车吗?你觉得这车怎么样?你喜欢哪款车呢?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