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一封邮件掀翻奇瑞会议桌:尹同跃的“周末禁会”被自己人打脸!

一封抄送董事长的邮件,让奇瑞的周六会议当场取消。

00后校招生李某凯用一行字撕开了“周末禁会”的虚伪面纱。

00后一封邮件掀翻奇瑞会议桌:尹同跃的“周末禁会”被自己人打脸!-有驾

“尹董都说了杜绝把员工时间不当时间”,这句邮件回复在8月7日引爆全网。

李某凯将拒绝参加周六培训的邮件抄送给了部门所有高层。

00后一封邮件掀翻奇瑞会议桌:尹同跃的“周末禁会”被自己人打脸!-有驾

其中甚至包括奇瑞集团的二把手副董事长。

不到24小时,这场被抵制的会议宣告取消。

00后一封邮件掀翻奇瑞会议桌:尹同跃的“周末禁会”被自己人打脸!-有驾

员工内部论坛里一篇《周六我不来啦》的帖子迅速发酵。

3万多名奇瑞员工实名点赞,上万人发来私信支持。

00后一封邮件掀翻奇瑞会议桌:尹同跃的“周末禁会”被自己人打脸!-有驾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李某凯的邮箱被上万条消息塞爆,无法逐一回复。

讽刺的是,就在半个月前的7月19日。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同样在周六召开干部大会。

他当场向员工道歉:“对不起大家,没把员工的时间当时间”。

那次会议上,尹同跃宣布了三条铁律。

周六禁止公司级会议、禁止无准备会议、禁止发言拖堂。

他甚至授权IT部门用“强制熄屏”手段终结超时会议。

政策落地文件《关于大幅精简会议的通知》同步下发。

要求将公司级会议数量压缩30%,参会人员缩减30%。

月度专业会议改为季度开,周会改为月度开。

但现实比口号残酷得多。

有员工透露,因周五被占用开会。

某些部门悄悄把原定会议改到了周六。

在芜湖奇瑞总部,周六的大楼依然人来人往。

“周六领导都来了,你敢不来吗? ”一位员工苦笑道。

发布会期间加班到凌晨1点、清晨6点返岗更是常态。

更隐秘的操作藏在考勤系统里。

员工爆料公司会统一修改下班打卡记录。

所有人工时都被定格在“17:00”。

人力部门每周一发布加班时长排名。

要求各部门保持周六99%出勤率。

达不到“负载系数”的部门会被通报批评。

真实的加班数据触目惊心。

推行“896”模式(早8晚9每周6天)。

员工单月加班超100小时是常态。

有员工单月工时记录接近300小时。

折算日均工作13.5小时。

若扣除22天工作日,日均工时高达13.6小时。

更残酷的是回报。

月薪4800元,加班120小时的情况下。

时薪仅16元,低于肯德基兼职时薪。

每天加班超3小时仅补贴10元餐费。

周末加班无任何额外报酬。

应届生离职率长期高达70%。

管理层曾推行“345策略”引发争议。

3人干5人的活,拿4人的工资。

表面收入增加,实则时薪被稀释。

这种压榨式管理却催生了销量神话。

2024年奇瑞总销量260.39万辆。

同比增长38.4%,创历史新高。

营收首次突破4800亿元。

年增长超1500亿元,增速50%。

净利润预估突破150亿元。

2025年上半年势头不减。

销量达126万辆,出口55.03万辆。

累计出口突破500万辆大关。

新能源车暴涨98.6%至35.94万辆。

但渗透率仅28.5%,仍低于行业均值15.8%。

市场份额4%,居行业第七。

尹同跃在去年科技日上坦承失误。

“新能源车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宣布未来5年投入1000亿研发。

技术短板逐渐显现。

新能源专利占比不足20%。

近三年研发转化仅4.8亿元无形资产。

产能红线亮起红灯。

现有总产能280万辆。

但2025年销量目标锁定300万辆。

海外依赖症加剧风险。

上半年出口占比升至43.6%。

欧盟加征30%关税重创星纪元ES利润。

比亚迪海外增速71.8%,长城43.4%。

奇瑞21.4%的出口增速渐显疲态。

海外护城河正在被对手蚕食。

加班文化非奇瑞独有。

新势力车企月均加班70-100小时。

传统车企如比亚迪、吉利为20-70小时。

宁德时代推行“896奋斗100天”。

曾毓群辩称是“号召练基本功”。

比亚迪有员工曾公开质问领导:“占用下班时间违反劳动法吗? ”

汽车媒体人张智勇点破本质。

“加班文化是恶性竞争的副产品”。

“人海战术终将被精益生产取代”。

奇瑞的矛盾在于口号与行动的割裂。

尹同跃高调反思“疲劳战术”。

却把改革会议定在周六召开。

李某凯的邮件像一把手术刀。

剖开了业绩狂飙背后的血汗账单。

也撕碎了世界500强企业的ESG奖状。

当二把手副董事长收到那封抄送邮件时。

他看到的不仅是00后的勇气。

更是四万员工沉默的呼声。

数据与事实核查

加班制度细节来自奇瑞员工实名爆料及内部文件

销量及财务数据源自奇瑞集团官方公告及行业分析

行业对比引用艾睿铂咨询报告及乘联会统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