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和理想,都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顶流,前几年谁说这俩不牛,那肯定被喷得体无完肤。可是最近俩“一哥”却有点不行了。一个是燃油车改电界的老炮,一个是新势力里的优等生,都不好使——销量都在掉。这事说出来让人有点懵圈:明明车越来越多,马路也越来越堵,为什么销量却在掉?
先问大家一句:买车这事儿,你动心的是啥?以前可能是看动力,后来是看配置,现在就一个字,卷。比亚迪和理想就是卷出来的王者,没毛病。但王者之下,必有新王。新能源汽车是个赛道,可不是一条路,等你把红利薅光,新玩家学聪明,市场那点“降维打击”立马就失效。
咱先说大环境。新能源这几年风生水起,大额补贴,购置税免了,小区不限号,油价还一直涨,谁能挡得住?那会儿,老百姓掏钱包换新能源,比亚迪混的可真好,理想的增程说“告别里程焦虑”,全中国都觉得理想是在替中国人解决“怕没电”的痛点。但政策一撤,补贴要么缩水要么直接没了,剩下的就是“真本事”较量。想想,现在满大街都是插混、增程,再也不是比亚迪、理想一家独大了。吉利、问界、小鹏、哪吒……排着队给你卷。技术方面大家都在进步,谁家还没点硬活?你说你的纯电牛,我告诉你我油耗比你低。有了政策支撑的红利都享受完,剩下的就是谁能留住顾客的心。
回想以前,比亚迪的优势是全盘撒网,杀遍一切价格段,有钱人没钱人都能入手一个“比亚迪家族成员”。理想呢?直接主打高端家庭,给家里三胎买个冰箱、彩电、全家能睡的移动别墅,讲故事讲得楞把人带进去了。这叫各有各的打法,各有各的本事。
但是,说到底卖车就是抢心智——你得有个让人上头的理由。偏偏,这两家现在都遇到了穿透不了对手,没法让用户持续高潮的节点。比亚迪家的车,花样多得和调色盘似的,名称一堆,型号一堆,买个车快被绕晕,商品线铺得满大街都是,但一到核心爆款,反而被对手一口咬住了。你卖便宜,人家能更便宜;你卷配置,人家也能堆料;你堆技术,别人搞个黑科技给你对标。你优势一旦不存在,那就只能拼命降价,甚至利益都让得不剩几个点,消费者也未必能被唬住。
再看理想,理想的问题其实反着来,就像纪梵希只有香水,年份多了大家闻着也腻。一个L系列,马路上扑面儿来—L6、L7、L8、L9,看着都是一个模样。头一年,大家买新鲜,第二年,朋友买过、同事买过、邻居家也买了,越看越觉得,买个理想跟穿制服一样。对豪华车来说,“个性”就是命根子——别的品牌花样百出,理想还在“克隆自己”,用户哪会不审美疲劳?你爱家没错,但不能每一款车都是家庭万能胶,消费者不傻,总有一天大家会想换换口味。
其实,做品牌的终极奥义,从来都不是“你有什么我也有什么”的套路。比亚迪为什么能横扫千军?早年有新技术垫底,产品有适合中国市场的爆发力。理想为什么一家独大?早年唯一搞“增程”,硬是找到一条中国家庭都能懂的路。可现在技术没壁垒了,增程也不独家了,甚至纯电都有人做到比你家Ahhhh还要Ahhhh。
理想的Mega上市,原本是准备当理想的“加速器”,结果打了个寂寞。这说明啥?说明用户对理想的第二抛物线兴趣有限。比亚迪倒好,国内看势头不对,赶紧冲出去,成了“出海一哥”。全世界找新用户,找接盘侠。有本事啊,上半年海外就卖了近五十万台,技术和供应链放那儿,配得起出圈的架势。这点理想就干不了,你要说理想能火到迪拜,把阿联酋王子都整一台回家,那才叫厉害。
问界是谁?就是那个拿着“配置、性价比”踩着理想起飞的新手。华为加持,搞得车圈“科技卷王”。吉利反击比亚迪,主打就是一个“便宜好用”,杀得比亚迪气喘吁吁。市场就这么直接——你敢降价,我能再降;你堆料,我能堆得更狠。卷到最后,比的还是“核心技术”,讲的还是“真故事”。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年新能源露头的新品牌,比亚迪、理想错失的,几乎就是“特色”和“壁垒”。所有人都在炫性价比、炫配置、搞营销、玩融资,最后还是要回归到一点:你创新有多快,技术有多深,用户有多信任。现在理想忙着造“超充”,比亚迪忙着爬“全球化”,其实谁能跑最快?未来还得看技术和品牌力。
其实,任何车企都会遇到瓶颈期,尤其到了现在,所谓的“流量”红利慢慢消失,拼的就是“产品力”——这东西不是说几句好话、搞几个发布会能解决的。现在新能源买车的主力用户已经不是“吃螃蟹”的人了,大家都懂选,算账都贼精。如果没有技术优势,品牌吸引力弱,怎么让人掏钱?高端一点不如BBA,性价比又拼不过后浪,企业马上陷入“既不老也不新”的尴尬状态。
想一想,咱们用手机,没多少人会年年换,谁家出了新功能才动心。买车更是大件,赔钱出手很难,买家越来越懂,“凑合”两年等新款才是主旋律。面对这样的市场变化,比亚迪和理想都得“二次创业”,不拿点别人玩不来的东西出来,迟早会被更卷的同行和新人覆盖掉。
比亚迪现在靠海外,至少抢了时间窗口。理想靠服务和用户口碑还在维稳,Mega作为旗舰虽没彻底点燃,但起码还有投入的动力。两家未来怎么走?还是靠硬功夫——动力总成、智能驾驶、新能源核心部件……别说“堆配置”,这年头,“软实力”才是杀手锏。你要人觉得这个品牌有温度、产品能打动人、售后不坑人、还能不断迭代,才不怕销量起伏。
说了这么多,大家想一想,买车到底最怕啥?其实最怕品牌没了方向。一直靠挤牙膏、靠降价,虽然能拼一阵,“回头率”下来了,利润没了,企业的创新力、用户忠诚都慢慢消耗光。长线来看,技术创新和品牌溢价综合发力,才可能稳住脚跟。不然,今天销量下滑是对所有“存量市场”的提醒——谁都不是永远的一哥。
所以,比亚迪和理想销量为什么下滑?说白了,红利吃完,优势消失,品牌和产品创新没跟上节奏。市场变化快,用户需求更个性化,竞争更凶残,不卷,就剩下被卷。这才是两个巨头要想清楚的事。
你觉得呢?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你觉得还有啥深层原因?欢迎留言讨论——现在汽车圈,真正好玩的事,才刚刚开始。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