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件挺有意思的事儿,说的是比亚迪。
咱们平时看车企,要么就是发布新车,秀肌肉,讲参数,要么就是搞降价,打价格战,抢市场。
但比亚迪这次的路子,说实话,有点野,让人看了之后得琢磨一下,才发现里头门道还挺深。
这事儿就是比亚迪和上海新开的那个乐高乐园合作了。
乍一听,这不就是个挺常见的商业合作嘛?
一个卖车的,一个开乐园的,联名搞个活动,互相带带人气。
乐园里头有个儿童驾驶学校,让孩子们开的迷你电动车,都换成了比亚迪的牌子,方向盘上明晃晃地印着“BYD”三个字母。
孩子们在里头开着小车,学学红绿灯,体验一下开车的乐趣,最后还能领一本像模像样的“儿童驾照”。
家长们看着孩子玩得开心,拍个照发朋友圈,顺便也就记住了比亚迪这个牌子,觉得挺亲民,挺有意思。
从表面上看,这就是一笔双赢的买卖,比亚迪花钱做了个广告,乐高乐园也多了个吸引人的项目。
但你要是真就这么想,那可就把这事儿看浅了。
这根本就不是一次简单的广告投放,说它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阳谋”都不为过。
比亚迪这波操作,明面上是陪孩子们玩,暗地里却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一盘关乎未来技术研发和品牌战略的大棋。
咱们把这事儿掰开来看。
首先,那些给孩子们开的迷你电动车,可不是普通的玩具车。
据说,这些小车里头都装了技术含量不低的东西,比如毫米波雷达和各种传感器。
这些设备是干嘛的呢?
它们会实时记录下孩子们开车时的一举一动。
比如说,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他开车的时候精神高度集中,突然看到前面有个障碍物,他下意识地一脚踩下刹车,这个反应有多快?
他打方向盘的角度、力度,是急促的还是平缓的?
这些最真实、最本能的驾驶行为,全都被车上的传感器捕捉下来,变成了数据,源源不断地传回了比亚迪的实验室。
这些数据有什么用呢?
用处可太大了。
比亚迪的工程师们拿到这些数据一分析,发现了一个特别有价值的现象:一个7岁小孩在遇到突发障碍时,从看到危险到踩下刹车的本能反应时间,竟然比现在市面上很多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反应还要快上0.3秒。
你可别小看这0.3秒。
在马路上,尤其是在高速行驶的时候,零点几秒的差距,可能就是一场虚惊和一次严重事故的区别。
为什么孩子的反应会比机器还快?
道理其实不复杂。
因为孩子的反应是纯粹的生物本能,是一种“看到危险就躲开”的直接反应,中间没有那么多复杂的计算和判断过程。
而现在的智能驾驶系统,不管算法多先进,它还是得遵循一套“感知识别-分析判断-执行操作”的程序。
比亚迪采集到的,正是这种最原始、最宝贵的“人类避险数据”。
他们把这些数据应用到了自家的汽车系统里。
据说,比亚迪最近通过OTA在线升级,给车主推送了一个叫“童趣制动”的新功能,这个功能的背后,就融入了从乐高乐园里那些孩子们身上学来的东西,让汽车的紧急刹车系统变得更“懂”人,反应更接近人的直觉。
你看,家长们只是带孩子去玩了一趟,不知不觉中,就成了比亚迪改进安全技术的“志愿者”,这比做一万次广告都管用。
这还只是第一层。
第二层,是关于人和车怎么互动的问题。
大家都玩过乐高积木吧?
它的魅力就在于可以自由拼搭,把不同的模块组合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比亚迪的工程师们就从这里找到了灵感。
他们想,既然大家都喜欢这种自己动手、自由组合的感觉,那为什么不能把汽车的中控屏幕也做成这样呢?
于是,在他们的一些新车型上,中控大屏的界面真的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让车主自己用手指拖拽,把常用的功能,比如导航、音乐、空调,放到自己最顺手的位置。
结果怎么样?
内部测试发现,用了这种新界面后,司机们用语音助手的次数直接少了六成。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虽然现在语音控制很流行,但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亲眼看到、亲手点到的东西,来得更踏实、更直接。
这个小小的改变,解决了现在很多智能汽车操作复杂、菜单繁琐的痛点,而这个灵感,恰恰来自一个儿童玩具。
如果说前面两层是关于技术的,那第三层就是关于未来的,也是最厉害的一招,那就是从小培养品牌感情。
在乐高乐园里,孩子们开着比亚迪的小车,拿到了印着比亚迪标志的“驾照”,这段经历对他们来说,是一段非常开心的童年回忆。
等这批孩子十年、二十年后长大了,到了自己买车的年纪,当他们再次看到比亚迪这个品牌时,心里会是什么感觉?
那可能就不仅仅是一个汽车牌子了,而是一种亲切感,一种与童年快乐时光相关联的情感。
这种从小就埋下的种子,所产生的品牌忠诚度,是任何降价促销、参数对比都换不来的。
所以你看,当其他车企还在为今天的市场份额争得你死我活,为电池多几度电、车长多几厘米而内卷的时候,比亚迪已经把眼光放到了十年之后。
它把一个主题乐园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实验室,一边收集最真实的用户数据来改进自己的产品,一边又在未来的消费者心里,悄悄地播下了品牌的种子。
这种“放长线钓大鱼”的玩法,展现出的是一种非凡的战略眼光和耐心。
看着乐园里那些拿着“驾照”满场飞奔的孩子,我们就能明白,未来的汽车市场,最终还是属于那些懂得如何赢得下一代人欢心的品牌。
而未来的方向盘,现在正被这些小手紧紧地握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