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的晨光下,一辆崭新的第四代CS55PLUS静静地停在展厅正中央。空气里弥漫着皮革与塑料混杂的新车味,销售员目光炙热,像刑警刚破悬案后拿着一份精心制作的证物——车钥匙递过来。我接过钥匙时,倒有点像拿到了传说中的“真相之匙”,毕竟坐进这台车之前,我真不敢肯定长安到底是不是“开窍”了。
二十多年开车,见过不少换代车型,套路翻新得比电视连续剧还快。大部分时候,所谓的“换代”,不过是把老狗的项圈换了个颜色。但这回CS55PLUS却显得不像在糊弄谁。你往车头走过去,那种无边界前脸和鳞片格栅让你忍不住怀疑,这不是哪个欧洲兄弟的作品“走错了馆”吧?细看又能抠出不少长安自己的纹理,像侦查现场发现了专属指纹——有辨识度,但不盲目抄袭。
再说尺寸,智商在线地微调了几毫米,既没有大跃进式膨胀,也没有“瘦身”成电动滑板车。2656毫米的轴距说实话不算亮眼,属于全民平均分水平,但真要对比市面同级,也挑不出什么硬伤。家里要是有个小朋友,后排空间用来扭打都足够,头顶不容易撞天窗,腿脚伸展开也不用像坐火车硬座那样憋屈。比起那些为了“看起来大”而盲目拔高的一家三口坐在车里像三只沙丁鱼,这种合理空间利用反倒靠谱。
进入车内,双联屏设计是主角。10.25英寸的仪表加上14.6英寸的中控大屏仿佛切到了“小钢炮模式”。老三代时代的塑料感,基本上告别了。那套“电子怀挡”说白了,就是让驾驶舱多了几分太空舱的既视感,也解放了控制区空间。试过的人都知道,电子换挡和传统机械挡杆最大的区别,是坐进车里不再有那种“我是不是应该拿根牙签捅一下档位”的古早尴尬。顺滑、直接,没有多余的拖泥带水。
零重力座椅这玩意我本来以为是噱头,结果副驾驶一躺下去才发现,腿托、电动调节、通风加热按摩,整个体验像是被偷家了。谁说买家用车只关心驾驶席?家里有婆娘孩子、丈母娘,这种座椅就是和平共处的协议保障。按摩腿托开启时,那种舒缓仿佛在提醒你,人生除了堵车还有点舒服的可能。对“开长途一屁股疼”的司机来说,算是个难得的福音。
软包材质用得爽快,中控台和门板摸上去不再像批发市场买回来的塑料盘子。缝线规矩,多色氛围灯夜间一亮,那种仪式感让人差点自问,“我是不是花得有点抠?”全景天窗面积巨大——阳光照进来,小朋友能趴着看云,大人能顺便感叹如今汽车不再是“四面铁皮一盏灯”时代。
空间布局做得聪明,后排膝部和头部空间充裕,储物格多达20+处,手机钥匙水杯小零食,不怕掉一地找不着北。后备箱也够用,电动尾门消除了单手抱娃开门时的恼火。实际体验这些细节,感觉还是得现场蹲一蹲,光看官宣数据,永远体会不到“带娃逛超市提一堆东西能一键解锁尾门”有多幸福。
动力部分,这才是最近两年同级SUV的“证据链比拼主战场”。1.5T新蓝鲸发动机,141千瓦最大功率,310牛米峰值扭矩,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这些参数对于不少车迷来说就像刑案里的DNA,谁拿出来更强,谁就有底气。官方给出零百加速不到9秒,实际测一把也勉强能对上号。对家用车来说,这个成绩可谓“干活不累、偶尔能咬人”。跟老款比起来,提速快了一秒,虽然不至于让你跺脚庆祝,但起步加速、城市变道时真能感受到动力被“调教”过。
发动机启动静音表现值得点赞,怠速时控制得稳当,没有“柴油机早晨送快递”那种抖动。踩油门,动力反馈直接,不像某些品牌“踩了跟没踩一样”,不用怀疑是不是脚底不干净。城市拥堵时,不需要用力猛踩的小细节对老司机来说比手上能掰弯杠铃还重要。310牛米扭矩,从1500转就开始上线,变道超车一脚下去,车身推背感不暴躁,但确实“有劲”,油门和实际动力输出近乎同步,比“嘴上说得好、脚上不如意”的同级竞品省事。
高速巡航,发动机转速低、噪音不扰人,“家里孩子睡觉不用你嗷嗷提醒安静”。超车时变速箱降档快如“警察追嫌犯”,动力递补没有断层感,全车满载也不拉胯。7速湿式双离合表现属于行业模板:平顺,换挡快,低速不顿挫,高温不自燃,城市和高速都能保持逻辑在线。
底盘悬挂方面,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家用黄金搭档”,调校偏舒适,过滤碎震不耍花样。过减速带、烂路不闹“大龙”,没有那些“运动型噪音炸鸡”的浮夸感。这其实是长安历代家用车最难得的长项:不装逼、不作妖,老老实实过日子。面对城市、郊区、节假日出门的各路挑战,底盘兼顾稳定性和舒适性,挥霍点信心也不怕被打脸。
油耗,市区8.5-9升,高速7升左右。这个成绩——打个不客气的比方,如果你是中年人或想买家用车的上班族,看到这些数据基本能松一口气,“选择权没有被油价绑架”。动力提升的同时油耗没飙车,长安这一把操作,比某些“账面数据吓死人、加油站哭死人”的对家要靠谱不少。
所有加在一起,这第四代CS55PLUS显得像楼下邻居的孩子突然开窍,以前玩泥巴、摔跟头,这会穿西装跑业务,谁都得刮目相看。动力随叫随到,油耗不吓人,空间够用,做工细腻——“开起来真带劲”不是空口号,是真心话。
当然,职业习惯让我多问一句:这台车如今的表现,会不会是长安的阶段性“灵光一现”?接下来的产品维保、长期耐用性、售后保障,是否能保持住这种自信?毕竟,几十万公里后,才是每台家用SUV真正的考验现场。
值不值得入手?作为旁观者和多年用车人的理性判断,凭目前试驾体验我觉得“实至名归”这词不算冤。但在中国车市,“真香定律”落地需要更多时间和用户用脚投票。话说回来,一辆家用SUV表面再精致,骨子里究竟能否抗住岁月和家庭琐事的磕碰,还得让每位真实买家来验证。你会给这位“开窍的少年”多大耐心?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