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保险经验实话:私家车险这样买,三者险其实就够

身边好多朋友买车险的时候都跟我吐槽,说打开报价页面就跟看“天书”似的——左边是必买的交强险,中间堆着车损险、划痕险、玻璃单独破碎险,右边还有销售不停弹消息说“全险才安心”,一来二去越看越慌,总觉得少买一个就像少了层保障,最后咬咬牙花了大几千,结果一年下来连个小剐蹭都没有,回头又心疼钱:“这钱花得也太冤了!”

我干保险四年,前前后后帮几百个车主算过车险报价,见过太多人踩“全险”的坑,也听过不少人因为没买对险慌到失眠。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说句实话:私家车险真不用追求“大而全”,把三者险买到位,再配上必买的交强险,基本就能搞定日常开车90%的风险。那些花里胡哨的附加险,大多时候都是“看着有用,实则用不上”。

四年保险经验实话:私家车险这样买,三者险其实就够-有驾

1. 为啥三者险是“刚需”?看官方数据就懂

首先得说清楚,三者险不是“可买可不买”,而是除了交强险之外,最该优先配的险——因为它保的是“别人”,一旦你开车撞到人、碰了别人的车,或者撞坏了路边的护栏、路灯,这些给第三方造成的损失,都得靠三者险来赔。

之前银保监会公布过2024年的车险理赔数据,里面提到一个关键数字:去年涉及第三方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理赔案里,三者险的赔付占比超过90%。这意味着啥?就是大部分车主出了事故,靠的都是三者险兜底。而且大家别忘了,交强险的赔付额度特别有限——比如撞了人,交强险最多赔18万死亡伤残费、1.8万医疗费;撞了车,财产损失最多只赔2000块。现在路上豪车多,随便蹭一下修车可能就要几万,要是真撞到人,18万根本不够用,这时候三者险就是“救命钱”。

我之前遇到个客户,开普通家用车在高速上追尾了一辆奔驰,对方修车要12万,交强险只赔了2000,剩下的11.8万全是三者险覆盖的,他自己一分钱没掏。要是没买三者险,这笔钱就得自己扛,普通家庭哪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所以说,三者险不是“要不要买”,而是“必须买”。

2. 这些“附加险”别乱跟风,90%车主用不上

说完三者险,再聊聊那些总被推荐的附加险——不是说它们没用,而是大部分私家车主真的用不上,花的都是冤枉钱。

比如划痕险,现在车损险已经包含了“无明显碰撞痕迹的车身划痕”,也就是说小划痕其实能走车损险理赔,没必要再单独买划痕险。除非你开的是百万级豪车,或者停车环境特别差(比如天天停在没人管的路边,总担心被人划),不然真没必要多花这个钱。

还有玻璃单独破碎险,我见过不少人觉得“玻璃碎了修着贵”就买了,结果开了三五年都没用到。其实现在普通家用车的前挡风玻璃,找正规修理厂修复小裂痕也就两三百块,换一块新的也才一千多,而玻璃险一年保费就得几百,算下来根本不划算。而且要是玻璃是因为事故碎的,车损险也能赔,单独买这个险纯属多余。

就连很多人觉得“安心”的自燃险,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新车在质保期内,要是因为质量问题自燃,厂家会负责赔偿;老车只要定期做保养,别私自改线路、加设备,自燃的概率比中彩票还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之前也提示过,附加险要根据“实际用车场景”选,盲目跟风买,最后只会“钱花了,险用不上”。

3. 三者险保额这么选,不浪费还够用

既然三者险这么重要,那保额该怎么选?很多人纠结“买100万还是300万”,其实不用瞎猜,看你常开车的地方和日常场景就行。

如果是在一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地方,路上豪车多、人流量大,建议直接选300万保额。我之前在上海遇到过一个客户,买了200万三者险,结果撞了一辆保时捷,修车花了28万,虽然够赔,但要是撞的是更贵的车,或者涉及人身伤亡,200万可能就有点紧张。现在300万保额的保费,比200万也就多一两百块,花这点钱换个安心,太值了。

要是在二线或三线城市,豪车没那么多,人流量也相对少,200万保额基本够用;要是在县城或乡镇,100万到200万之间就够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也给过建议:三者险保额要“覆盖当地潜在风险”,不用盲目追求500万、1000万,够用就行,避免花冤枉钱。

另外还有个小提醒:买三者险的时候,别选“不足额险”。比如你明明需要300万保额,却只买100万,真出了事保险公司只会按比例赔,剩下的还得自己掏。还有要注意免责条款,比如酒驾、毒驾、无证驾驶这些情况,三者险是不赔的,开车时别犯这些错,不然买再多险也没用。

最后再总结一句:买车险不是“买得越多越安心”,而是“买对重点才靠谱”。交强险是底线,三者险是核心,附加险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比如你经常开夜路、停车环境差,偶尔可以加个车损险,但要是天天在市区开,停车在正规停车场,真没必要花那冤枉钱。

我干保险这四年,最想跟大家说的就是:车险的本质是“转移风险”,不是“花钱买放心”。把三者险买到位,剩下的钱省下来加油、做保养,不香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