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70年辉煌历程!五代汽车人如何铸就今日强国地位?

中国汽车70年辉煌历程!五代汽车人如何铸就今日强国地位?-有驾

1953年那时候,长春城里的土飞扬工地,谁能料到后来会诞生一个汽车王国。如今,满街都是国产车,全靠那些当年穿着工作裤的大爷们,用铁锹一铲一铲,硬是刨出来的。

第一代:抡大锤的祖师爷们

这货饶斌,领着一群连螺丝扣法都不懂的新手,愣是在荒无人烟的地儿建起了个一汽。这群家伙,白天拧螺丝,晚上啃图,把苏联那老大哥送来的嘎斯车拆了又装,当成了教学材料。再后来,从这里出来的,要么成了部长,要么成了厂长,甚至国家领导人都有来这儿镀金的。十堰那山沟沟里的二汽是真牛,黄正夏那家伙带着人马在野猪横行的地儿搞建设,那时候的北京吉普冯克和上海轿车仇克,那可都是算盘一响,江山就稳的狠人。

第二代:捅破天花板的刺头

80年代那时候,耿昭杰那伙人愣是要给大领导们灌输新思想,硬是说轿车啥的不过是资产阶级的小甜饼。中汽的李刚带着他们硬杠政策,王荣钧还偏要零件得德国那边的认证,把那些老工匠气得直跳脚。最逗的是江淮的左延安,居然拿卖拖拉机的钱偷偷搞轿车研发,被发现后还狡辩说那是农用机械的升级版。李安定这小子整天在那儿吆喝支持私家车,差点儿让人误以为他是资本主义复辟的代言人。

第三代:掀桌子的野蛮人

90年代末的汽车界,简直跟黑帮电影似的,李书福那家伙大喊:“汽车不就是几个轮子加上个沙发?”带着吉利品牌横冲直撞。那仰融更狠,直接把英国罗孚的生产线买回来,海关申报单上写的却是“废金属”。合资企业也不甘示弱,上汽通用的胡茂元和广汽本田的曾庆洪,愣是把外国技术手册翻译成了中文版的菜谱操作指南。这群家伙最拿手的本事,就是把领导们的聚会搞得跟菜市场似的,最后还悄无声息地搞定了豪车优惠。

第四代:收割全球的收割机

2001年咱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那时候,竺延风他们看着那每年才70万辆的产量,直摇头叹气。十年后产量直接飙到2800万辆,把老美都给惊得冷汗直冒,4S店里的销售员们数钱数得手都酸了。王传福的比亚迪更是来劲,一个电池厂出身的企业,居然把丰田的混动技术给反着研究了,简直神奇得要命。最逗比的是长安那徐留平,直接把工程师带进4S店当间谍,回来后直接把中控台的按钮给砍了一半,原因就是发现顾客根本就不会用那东西。

第五代:开挂的科技新贵

余承东这自动驾驶技术,让特斯拉车主直呼内行,李斌的换电站简直比加油站还忙活。雷军这造车,简直就像开手机发布会,那参数对比表都能把保时捷的销售给整哭。最逗的是华为那智能驾驶系统,晚上在山路上跑得比老司机还稳,就是那名字叫“乾崑”,听起来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内功秘籍。这群家伙把发布会整得跟科技版春晚似的,台下那帮人拿着手机盯着数据,跟当年抢购白菜的大妈们有的一拼。

敲着榔头造解放卡车,如今码代码开电动车,这七十年真是神奇。当年跟着苏联大哥学造车的学徒,现在却教德国人怎么驾驭电动车。那些说国产车三年就散架的家伙,现在是不是该把驾校那本“合资车更安全”的教材给烧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