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5万买Model Y的广州车主,展厅站了半小时后刷卡:开完理想L7,我明白什么叫“人车之间那点默契”
周末陪老张看车,他揣着32万预算奔着理想L7去的,结果在特斯拉展厅踩了一脚电门,又绕着山路跑了三圈,回来就刷卡了。我问他怎么想的,他点了根烟:“过弯那一下,方向盘的反馈跟手上的感觉对上了,就那么回事儿。”后来我查了下数据,9月Model Y卖了33033台,比第二名多出快一万辆——7月才卖2144台,两个月翻了十几倍,这节奏有点猛。
62.5度电池跑593公里,数字背后的活儿
说实话,第一眼看配置表,后驱版只给62.5度电,我心里也打鼓。但北京那哥们儿冬天实测,零下5度上下班,续航能保住七成多。要知道同价位磷酸铁锂电池,这种天气普遍只剩六成。
这里头有几处做得比较细。第四代电机百公里耗电11.9度,风阻系数0.22,比一堆豪华品牌都低。高速上这点差距会直接反映在续航表现里。电池预热和温控调得也挺讲究,呼伦贝尔那位零下20度跑了380公里,衰减47%——横着比同级车,这数字说得过去。
它不是电池塞得最满那个,但每度电用得比较瓷实。
方向盘里藏着的那点劲儿
深圳那朋友跑盐田盘山路,80码过弯,车身稳得跟钉在地上似的。同车的小鹏G6轮胎已经开始叫了。前双叉臂配后多连杆,弹簧比Model 3还硬一档,加上一体压铸后底板,整个车尾就是一块铝铸件,悬挂能调得更直接。
转向是典型的电子感,低速轻、高速沉,虚位特别小。开惯了油车的人头两天可能觉得贼,但熟了就顺手。去年6月还推了次更新,方向盘打满少了0.1圈——虽然变化不大,但这种越开越对味儿的感觉,不多见。
当然,后排乘客对硬悬挂可能有意见。这车本来就不是奔着舒服去的,这点得掂量清楚。
空间玩出了点花样
车长4米7出头,储物空间做到2158升。广州那宝妈说婴儿车、滑板车、两箱子一股脑儿塞进去,后视镜都不挡。纯电平台没发动机舱占地方,轴距拉到2890毫米,轮间距占比比油车高出一截。
前备箱117升,夏天有人直接拿它当移动冰箱,啤酒海鲜往里扔,到地方倒水就完事儿——设计时留了排水孔。后排座椅放倒纵深190厘米,两大人躺平没问题。
不是说它最宽敞,空间利用率确实琢磨过。
看不见的那些硬活儿
中保研测试,正面25%偏置碰撞、侧碰、车顶强度全是G。车顶能扛116,000牛,相当于6.5倍车重。深圳有车主高速被追尾,尾部溃缩吸能,驾驶舱没事儿,后排儿童座椅完好。
前铝后钢配一体压铸,前纵梁负责吸能,后底板护着电池。A柱用1700兆帕热成型钢,强度是普通钢三倍。这些东西平时感知不到,但到时候能顶事儿。
智驾硬件是AI 4.0芯片144TOPS算力,8个摄像头纯视觉方案。有程序员搞了个外区账号激活测试,说无保护左转、环岛、加塞都能应付。暴雨夜车道线被淹也能跟着前车走——不过这是个案,不能代表全部。
成本这块账
广州那哥们儿算过,后驱版26.35万,开三年电费保养1.2万左右。理想L7同期大概4.8万。保养一年一次,查轮胎刹车片,花不了多少钱。残值三年能守住65%上下,横着看还算稳。
不是说最省,整个用车周期费用比较明白,心里有数。
为什么最后选它
成都那车主说得直接:“悬挂硬、做工一般我知道,但续航不虚、充电5分钟真能跑一百多公里、OTA推的东西基本能用上。”
配置表越写越长的年代,Model Y反倒因为“说多少给多少”这种实在劲儿,拿住了一批人。它不讨好所有人,但对那些想要台“够用、靠谱、不瞎折腾”的电动车的人来说,26万这价格,大概能买到个明确答案。
不是信仰,也不完美,就是台比较诚实的工具。有时候这就够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