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DM-i一出,插混销量直接干到71%!
你敢信?五年前还被群嘲“不纯不油”的插电混动车,现在居然成了市场主角。2024年中国混动市场,插混占比高达71%,而曾经风光无限的丰田油电混动,只剩13%。更震撼的是,打破格局的不是别人,正是比亚迪的DM-i技术。它不光让插混从“备胎”变“主力”,销量还一度碾压丰田油混好几倍。
这事儿我越琢磨越有意思:丰田搞油混几十年,技术稳、口碑好,怎么就被一个“后来者”反超了?
01 “省油”和“用电”,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
我先说个最直观的感受:开过比亚迪DM-i的人,很难再回去开传统油混。
为什么?因为体验差太多了。拿我试驾过的秦PLUS DM-i来说,启动那一瞬间——静!完全没声音。轻踩电门,动力直接上来,丝滑得像坐高铁。这就是“电车优先”的魅力。
而丰田那套油电混动呢?比如雷凌双擎,冷启动时发动机“突突”响,低速靠电机,但只要一脚油门下去,发动机立马介入,声音大、震动明显。它本质是“油车加点电”,电机只是辅助,驾驶感还是油车那一套。
这里就引出一个关键问题:两者的底层逻辑完全不同。
丰田THS系统,核心是“省油”。发动机为主,电机为辅,电池小(就1-2度电),不能外接充电。你再怎么开,都得加油。
比亚迪DM-i,核心是“用电”。电机为主,发动机为辅,电池更大(8.3kWh起步),支持外接充电。市区通勤基本不用油,一周充一两次电,电费比油费便宜多了。
说白了,一个是“优化油车”,一个是“电车加个油箱”。你说消费者会选哪个?
02 真正的胜负手:不是政策,是体验
很多人说,比亚迪插混火,是因为政策红利——绿牌、免购置税、不限行。
这话听着有道理,但经不起推敲。
我拿数据说话:凯美瑞双擎现在裸车价能干到15万出头,优惠幅度比购置税高多了。政策那点“小便宜”,早被价格战抹平了。至于限行?也就北上广深部分区域受影响,全国大多数城市根本不限。
那为什么大家还是选插混?
因为体验升级了,而且是跨代的。
我有个朋友,原来开凯美瑞双擎,去年换了宋PLUS DM-i。他跟我说:“以前开凯美瑞,省油是省油,但总觉得像在‘将就’;现在开宋,安静、提速快,车机还智能,感觉像换了个时代。”
这话说得太到位了。DM-i不是简单省油,它是把“电车的驾驶质感”带进了混动车。安静、平顺、响应快,这些是油混给不了的。
更关键的是,亏电油耗也不高。我实测过秦PLUS DM-i,纯电跑完后,油耗也就4.5L/100km左右,跟丰田油混差不多。既享受了电车的爽,又没有续航焦虑,谁不想要?
03 比亚迪赢在哪?自研+高配+快节奏
除了技术路线对了,比亚迪的“打法”也赢麻了。
我对比过几款车,差距太明显。
拿秦PLUS DM-i和卡罗拉双擎比:
秦PLUS DM-i 12.58万的版本,标配12.8英寸大屏、DiLink车机、L2级辅助驾驶、电动座椅、热泵空调。
卡罗拉双擎13.58万的版本,还是机械仪表、小屏车机、织物座椅,L2得加钱选装。
一个像新手机,一个像功能机,你说怎么选?
这背后,是比亚迪的全产业链优势。电池、电机、电控、IGBT芯片,全自己造。别人要外采、要协调供应商,比亚迪是“自己人打配合”,效率高、成本低。
所以它能做到:价格下探,配置拉满。十来万的车,给你配热泵空调、VTOL移动电站、智能语音,这不是堆料,是降维打击。
再看丰田,还在用那套全球供应链体系,改个车机都得等三年。一年一改款,比亚迪叫“迭代”,丰田叫“挤牙膏”。
更绝的是,比亚迪还玩“价格战+技术战”双线出击。DM-i刚出时卖15万,两年后同款降到12万,还升级了电池和车机。消费者越等越便宜,越用越香。
04 用户怎么说?真实反馈最有说服力
我特意找了两位真实车主聊了聊。
第一位,李哥,35岁,程序员,秦PLUS DM-i车主。
他说:“我每天通勤60公里,公司有充电桩,基本不用油。一个月电费不到100块,以前开轩逸,油费得1200。”
他还提到:“最爽的是红绿灯起步,别人还在轰油,我已经冲出去了。同事都问我是不是换跑车了。”
第二位,王姐,42岁,教师,卡罗拉双擎车主。
她说:“省油是省油,但内饰太素了,车机卡得像老年机。想升级个导航都难。最烦的是夏天开空调,发动机声音特别大。”
你看,同样是省油,一个觉得“赚到了”,一个觉得“忍着用”。这就是体验差距。
05 和竞品比,谁更胜一筹?
我们拉三款车横向对比:比亚迪秦PLUS DM-i、丰田卡罗拉双擎、本田凌派锐·混动。
项目 秦PLUS DM-i 卡罗拉双擎 凌派锐·混动
起步价 9.98万(2025款) 12.98万 12.98万
纯电续航 55km 0km(不可充电) 0km(不可充电)
L2辅助驾驶 全系标配 顶配选装 高配可选
车机系统 DiLink智能网联系统 老款丰田车机 本田MMI系统
动力响应 电机驱动,响应快 发动机主导,有延迟 类似卡罗拉
结论很明显:
如果你想要低成本通勤+电车体验,秦PLUS DM-i是唯一选择。
如果你只图省油、不介意油车感,卡罗拉和凌派也行,但配置低、车机落后、价格还不便宜。
更关键的是,DM-i能上绿牌,这两款只能上蓝牌。在限牌城市,这可是硬通货。
06 未来会怎样?连丰田都坐不住了
最让我意外的,不是销量,而是丰田的反应。
据汽车媒体carscoops报道:丰田计划在2026年初亮相的第13代卡罗拉上,采用比亚迪的DM-i插电混动技术。
你没看错——曾经的油混王者,要向“后来者”学插混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市场已经用脚投票:插混才是未来。
丰田自己也明白,THS那套“油为主”的逻辑,已经跟不上时代了。现在全球都在推电动化,消费者要的是“电车体验+无续航焦虑”,DM-i正好卡在这个点上。
写在最后:这不是技术之争,是思维之争
回头想想,比亚迪DM-i的成功,从来不是靠某个“黑科技”。
它赢在:
产品逻辑对了:用电优先,把插混做成“可油可电的电车”;
用户体验升级了:安静、平顺、科技感强,不像在“将就”;
成本控制到位:全产业链自研,价格越打越低,配置越堆越高;
节奏快:一年一改款,技术迭代快,消费者总有新期待。
而丰田油混呢?技术成熟,但思维还停留在“优化油车”的阶段。它赢了过去,却输给了趋势。
所以,插混销量超过油混,不是偶然,是必然。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
如果你现在要买一台15万以内的家用车,你会选“能充电的插混”,还是“只能加油的油混”?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我会一一回复。
顺便说一句:我最近试驾了新款秦L DM-i,馈电油耗居然干到了3.8L/100km,这技术,真的有点吓人了……下次专门写一期,老铁们想看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