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照明路段以远光灯为主有照明路段以近光灯为主特殊情况善用特殊灯光首先说明远光灯的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远光灯为散射光线,照明长途约为130~150米,照明效果可以说是非常的理想了。但远光灯的散射光线也非常非常的刺眼,正面看向远光灯会因高亮度瞬间的短时间致盲,对方车辆与行人无法正常识别路况。所以远光灯不能在会车时使用,或者在没有“遮光护栏”或绿化带的路段持续使用,在会车时一定要切换回近光灯。
参考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48条-4,夜间会车应当在距离相对方向来车150米以外改用近光灯,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时应使用近光灯。
违反上述规定使用灯光属于违章驾车行为,如果因错用灯光导致交通事故要负全责或主要责任。这是远光灯在会车时的注意事项,不过在正常驾驶过程中如果道路没有照明(路灯)的话,远光灯一定是主要照明灯!原因为安全车距与照射距离的关系。
国道省道大多限速80km/h,安全制动距离对于实际车辆而言会在40~50米之间。虽然新车的测试制动成绩是百公里时速才会达到这一范围,但是测试场景的道路与轮胎摩擦力都是最理想状态,两者的摩擦系数可以达到0.9。但是在实际道路中路面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即使看似非常平整;轮胎也会因磨损和温度的关系影响制动距离,摩擦系数可以降低约30%,所以40~50米的制动距离已经是理想的估算。
高速公路限速标准为120km/h且不区分昼夜标准,新车的制动距离测试在40~50米之间,车速提升后会大幅延长,加上路面摩擦系数的真实下降会有多少米呢?理论上可以达到60~80米,但是在夜间的制动距离还会进一步延长;这里涉及到所谓的“两秒定律”,指驾驶员从发现路面障碍物到开始刹车会经过接近2秒的时间,但在意识中只是一瞬间。然而这两秒试过的距离已经有66.66米,加上制动距离是不是很夸张呢。
汽车近光灯的照射长度约为35~45米,在没有照明的国道省道驾驶,其照明范围与安全车距已经完全不匹配了;那么想要及时发现前方车辆或无照明的非机动车或行人,唯一的方式则是使用照明距离接近150米的远光灯。同理,在高速公路上夜间驾车实际制动距离可超过100米的路段,远光灯也是唯一保证安全车距的方式。所以在这种路段驾驶一定要用远光灯,但是不能在跟车时使用远光,因为跟车驾驶可以通过前车尾灯判断车距,远光只会为前车带来困扰。
参考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58条规定:与同方向行车的后车与前车近距离行驶时,不得使用远光灯。
关于远光灯的使用只需要了解这些就好,在有道路的城市路段不应使用远光灯,充其量是在照明盲区或难以识别的路段切换使用,比如斑马线。其他正常路段应以近光灯为主,否则按照规定是可以进行处罚的。而且在夜间行驶时千万别忘记开车灯,很多车辆因为有日间行车灯可以在夜间“辅助照明”而忘记开车灯,此时车辆的尾灯没有点亮是很容易后车追尾的,重点是被追尾还要认全责或主责。
特殊灯光的使用
危险报警闪光灯雾灯这两种灯光的使用场景都很丰富,比如雾灯并不仅限于大雾天使用,在雨雪雾刹车等特殊天气中都可以正常使用,因为这些交通气象条件也会影响道路近距离的可视能力。在上述气象条件中如果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其道路的可视范围低于一百米则要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俗称双闪),使用这种灯光不仅不违反规定而且是规定要求适应(同样参考实施条例)。
除此以外在其他等级的道路上如果遇到相同的情况,车辆在行驶道上也可以打开,现实情况中并不会过于教条的执行规定。其次在车辆故障或发生碰撞难以移动时也要打开双闪,只有社会车辆自行组队时不可以使用,这是最常犯的错误。特殊的灯光了解这种就好,正常驾车主要要学会远近光的切换使用,驾驶安全是第一位但不能建立在影响其他车辆安全的前提下使用。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责编:天和MCN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