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辆车在附着系数仅0.3的冰雪路面上以130km/h疾驰时突然遇到障碍物,传统AEB系统可能直接失效,但小鹏P7的冰雪AES功能却能精准完成蛇形避障——这项全球首发的技术突破,正在引发一场从芯片到玻璃的供应链地震。
冰雪AES技术突破引爆行业链式反应
小鹏P7公布的测试视频显示,在模拟冰雪路面的洒水灰瓷砖上,车辆成功完成80-130km/h的自动紧急转向避让。这背后是英伟达Orin芯片算力支撑下,AI鹰眼视觉系统与底盘毫秒级协同的结果。据供应链消息,小鹏的Orin芯片采购量已占全球15%,带动半导体板块股价异动。
博世ESP系统与小鹏的独家协同协议更值得关注。传统ESP在低附着力路面会限制转向干预,而小鹏通过定制化算法突破这一限制,使得转向与制动能实现高效融合。同步研发的还有福耀玻璃的防雾传感器,这意味着汽车玻璃正从被动安全部件升级为主动感知单元。
二级供应商马太效应加速行业分化
博世与小鹏的深度绑定形成技术护城河。其ESP系统不再只是标准化模块,而是针对P7底盘特性进行算法重构,这种协同研发模式使竞争对手难以快速复制。类似案例也出现在福耀玻璃,其防雾传感器研发周期与小鹏AES功能开发完全同步。
芯片争夺战更为激烈。特斯拉通过FSD芯片自研掌握算力主导权,而小鹏选择与英伟达深度合作。两种路线折射出车企对供应链的不同策略:前者追求绝对控制,后者寻求技术捆绑下的快速迭代。
极光计划与AEB标准战背后的研发军备竞赛
特斯拉中国紧急启动的极光计划被视作直接回应。行业数据显示,主流车企自动驾驶研发投入占比已从8%飙升至12%,全路况安全竞赛进入白热化。AES功能从干燥路面向冰雪场景的延伸,标志着竞争精度达到毫米级。
小鹏展示的技术路径极具代表性:通过时序模型提升感知帧率,利用高频实时优化计算轨迹,最终实现智驾系统与底盘在20毫秒内的协同响应。这种算法-硬件-供应链的三维竞争模式,正在改写行业游戏规则。
供应链角力下的自动驾驶新格局
冰雪AES的突破揭示出产业新常态:半导体巨头通过技术捆绑获取溢价,车企竞争维度扩展到供应链联盟构建能力。预计2024年将出现更多类似"博世-小鹏"的垂直整合案例,行业正式进入生态圈对决阶段。当一杯放在后排的饮料能在130km/h急转向时不泼洒时,消费者看到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条被重构的价值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