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驴超速罚50元!上海区间测速动真格,罚单背后另有隐情→

收到那条短信的时候,我正瘫在沙发上,琢磨着晚饭是该临幸“小龙虾”还是宠幸“麻辣烫”。

手机一震,点开一看,上海交警发来的,说我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在志丹路,因为超速被抓拍,罚款50,限期处理。

我把那行字来回看了三遍,差点以为是新型诈骗。

我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二手电驴,居然也能和“超速”这种高级词汇扯上关系?

魔都,果然每天都在上演新的魔幻剧。

上海这地界儿,就是个巨大的加速器,把所有人都扔进去,逼着你玩命转。

我们这些打工人是,那些外卖小哥更是。

他们就像这座城市密布的神经末梢,维系着每一个饥饿的胃和懒得下楼的灵魂。

他们在钢铁丛林里闪转腾挪,闯红灯、逆行都是基本操作,快得像一群没有感情的“数据包”,只为了在规定时间内,送到你这个“接收端”手里。

这事儿怪就怪在,白纸黑字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写得明明白白,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里,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我的天,15公里时速什么概念?

电驴超速罚50元!上海区间测速动真格,罚单背后另有隐情→-有驾

我姥姥推着她那手动挡的轮椅,心情好的时候遛弯都比这快。

你让一个指着时间换饭吃的骑手,用这种“养生”速度去送餐,这不是扯淡嘛。

这就好比你让F1赛车手去开碰碰车,还必须遵守场内秩序,简直是反人性。

于是,一个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潜规则浮出水面:卖电动车的店,谁家不帮你把限速解了?

电机给你改了,限速器给你拆了,那速度飙起来,小汽车都得让你三分。

大家就这么揣着明白装糊涂,直到警察叔叔们烦了,不陪你演了,直接上了个大杀器——“区间测速”。

这玩意儿搞得跟超市出口那个防盗门似的,你从A点窜到B点,用时太短,对不起,“滴滴滴”,罚单请收好。

用科技手段,精准打击你这种“伪装学渣”。

平台那个倒计时,红得发紫,像不像游戏里大魔王快要放终极技能的读条?

晚一分钟,差评来了,罚款通知也来了,一天的辛苦可能就白干了。

电驴超速罚50元!上海区间测速动真格,罚单背后另有隐情→-有驾

一边是“雨天路滑,注意安全”的虚伪关心,一边是“必须准时”的冷酷指令,这精神分裂式的管理,换谁都得疯。

然后官方数据就冷冰冰地拍在你脸上:今年以来,涉电动自行车亡人事故里,四成以上,都跟超速有关。

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谁把他们推到风口浪尖的?

是那个催命的算法,是那个卖给你“超速神器”的店家,也是屏幕前嘴上骂着“马路杀手”,手指头却很诚实地点下“准时宝”的我们。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速度与激情”的共谋。

所以下次,外卖要是晚了五分钟,我大概……会先做个深呼吸,而不是第一时间去点那个催单键。

毕竟,比起一顿饭的温度,一条路的安稳,好像更重要一点。

你说呢?

那50块钱,到底罚的是那该死的车速,还是我们这个时代深入骨髓的“不耐烦”?

电驴超速罚50元!上海区间测速动真格,罚单背后另有隐情→-有驾

这事儿,没个标准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