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差不多有过这样的迷惑:那些年叱咤风云的“蔚小理”,到底能不能扛过这新一轮的淘汰赛,等到明年,真的还在江湖?那种质疑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无聊网友的杞人忧天。你看行业里老教授一锤定音,什么“三年内独立活下来概率为零”之类的狠话一出来,宛如一枚深水炸弹,瞬间让习惯了高歌猛进的新势力们,都开始头皮发麻。是不是有点像游戏里突然切换到极限模式?你或许也会问:蔚小理的底牌,真有这么单薄吗?咱仔细逛了这圈数据新闻,越看越觉得,故事背后藏着不少“细思极恐”。
也许有的人还记得,前几年,大家追着着看微信推送,一下是“蔚来市值狂飙”,一下是“理想交付破新高”,再来一份“小鹏智驾领先全球”的饼——好家伙,热闹得一塌糊涂。那会儿,新能源圈儿谁还不是个风口上的猪?不过风吹十里,也会有停的时候。转眼间,2024这波,看不见的生死线好像就到了门口。销量断崖、资本降温、盈利压力暴增,每一个仿佛都在敲门提醒:反转剧情要来了。网上有人调侃,“蔚小理别只会圈地自嗨”,但现实告诉你,淘汰赛,谁也别妄想掉队有安慰奖。
咱先从理想那边瞅一眼吧。理想向来擅长做家庭用户的文章,靠着增程技术切准需求,不仅交付走高,还一度实现了盈利。坦白说,这种手法是不是有点像电商抢爆款?但风水轮流转不是说着玩的。你看现在,理想增程销量一下就卡死在问界、智界等强劲对手手里,连原来的堡垒都被蚕食得七七八八。纯电方面呢?理想的i8上线,想赶超蔚来的ES8,乐道的L90等等,但说实话,市场反馈一般般,没有砸出来惊喜。朱老师那个“年销两百万才算造血”的标准一摆,理想这体量确实还有不小差距。
业绩端压力像是倒水的桶,怎么倒都还有余地。二季度,理想营收三百多亿,同比竟然还下滑;净利润虽然环比飙了七成,却难掩销量小船遇风浪。销量目标一月就砍了几万,港股美股都跟着狂泻,市值一个月没了近三成,投资者看完业绩发布会估计心里比季节还冷。更夸张的是,产品端对手拼刺刀,核心车型被问界和智界盯得死死的,纯电那块路还没踩热,差异化优势没能跑出来,硬生生要回头重走蔚来的早年弯路。
大家都盯着理想的下一个希望——i6。价格能不能砍到消费者心坎眼里?产品力能不能拉高?咱暂且等着,今年9月份自研大模型要装车,辅助驾驶芯片赶着明年上线,还有那一堆海外研发中心布局。听着挺带劲,像极了全球化大厂,但说到底,这些“长远计划”解决不了眼前销量的窟窿。你理想今年能不能靠i6当扳手,撬开纯电大门?要是失败了,那接下来纯电转型就成了“难题plus”。
换到蔚来阵营,他们的独门武器一直是换电站。蔚来这换电网络铺得满大街,3240座换电站像城市驿站一样密布,真正实现了“用户体验壁垒”。不同于别家纯粹卖车,蔚来把服务直接拿出来当品牌核心,一群粉丝迷弟迷妹愿意为这份便利埋单。但别笑得太早,换电站每座三百万的投入,放眼全行业都是重资产模式。蔚来一口气烧了八百亿上去,这里头要是哪天风口变了,政策支持一转,主流市场不买账,蔚来这盘棋就很有可能下得头昏眼花。
不过近期新车上市带来一波销量反弹——比如自研芯片上车的ES6、EC6,单车成本确实降了,交付量也开出了好看的环比增长。一时间,蔚来算是小喘了口气。但咱说句大实话,这喘气没用,蔚来财务压力依然很猛。全年亏损两百多亿,历史累计亏损直接破千亿,这数字哪怕你是爱财如命的老会计都得咬牙。更棘手的是,今年一季度账上股东权益居然转负,流动负债跑追流动资产,现金流随时可能掉链子。朱教授说的好,战略级赌局不能靠一时的节奏调整脱困,换电模式如果失守,整家公司就跟骑在失控过山车上。
蔚来自救姿势倒是蛮多样,李斌亲自抓源头,砍掉手机业务、牛屋、各省的营销网络,CBU改革,提升全员的经营意识。说白了就是能省就省,能砍就砍,能拉销量就坚决摊薄成本。熬过去倒是有戏,不过能不能按期盈利——那是天知地知老板知,但小股东也焦虑得肚皮发黑。
小鹏比起蔚来和理想,路线更“反套路”。咱记得早先小鹏为产品定位失误痛过,G9首发翻车,品牌形象差点摔进沟里。可是风水总轮流,小鹏这两年就专心打智驾这牌,XNGP系统运行了几十万公里,声称未来要打通更高级自动驾驶。这边又放低价格线,瞄准比亚迪核心区,把新车定在二十万区间,真诚得像春运抢票——只为抢市场份额。数据给力,2025年一季度营收直接翻了一倍,亏损居然收缩到个位数。别小看那个亏损,去年还巨亏,今年就一跃收窄,小鹏这回血速度,比不少老牌车企都要精神。
不过这种低价策略,也在悄悄蚕食品牌溢价。卖得越便宜,全国都是“小鹏车”,但识别度一低,毛利率就难抬。你的科技高地再高,别人家跟风搞技术平权——未来车辆智驾系统都差不多时,小鹏能不能守住科技护城河?朱教授忧心,小鹏过于倚重软件,忽视硬件短板;王凤英加盟之后,确实少了点当年自负,但要真“技术下沉”,还得多腾挪空间。
咱如果掰开来横看竖看,“蔚小理”整个就是在解一场存亡谜题。谁都清楚,烧钱飙数据的时代过去了,大片投入难赢小而美。蔚来的换电站优势不是铁板一块,理想的家庭用户打不过“增程对手”,小鹏智驾也承受市场便宜化压力——每一家都需要在转型、降本、产品创新这几个关键点上发力,坚持活下去才有资格去想更漂亮填空题。
你问,“蔚小理”真要被淘汰了吗?说真的,三家的护城河还在:蔚来的用户粘性强到有人主动认品牌,理想有扎实家庭基础,小鹏靠智驾攒了初级铁粉。但行业进步速度太快,光靠“老司机”那点积累就想守江山,哪有那么简单?现在讲究的是谁能一边省钱,一边做出好产品,谁能把规模效应和盈利跟市场列车绑得牢牢的,那才有机会真的活着到下一回合。教授建议蔚小理“抱团取暖”,虽然听着有点极端,但身处淘汰赛,规模和技术都是压舱石,谁先落后一拍,谁就是被剪掉的候选人。
新势力的故事,到底要怎么圆?明年第四季度的业绩答卷肯定是定心丸,无论你我要上车还是下车,这都是不能跳过的观望节点。外行观众看热闹,圈内人看门道。你要说谁笑到最后——我也想知道答案,不如一起猜猜,如果你有自己更犀利的见解,也不妨在评论区里吼两嗓子。你认为,“蔚小理”谁能活过明年呢?列个队打个分,咱一边看一边聊,谁能稳住阵脚,咱年底再盘,不服来辩!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