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满电还赖着不走,是图啥?油车倒好意思占着新能源充电位打呼噜,胆子也算不小了。柳州的小伙伴们是不是看着这俩神操作,心里直犯嘀咕:咱到底还能不能好好充个电?摆在面前的“充电位之争”,你一言我一语,各怀心思,俨然成了新型城市生活的烦心事。但别着急,这回柳州是真的要“出重拳”了,拟定的新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说白了就是要对这类奇葩占位,狠狠地“敲一记警钟”。听着挺过瘾,但这事真就能“药到病除”吗?咱们先别下结论,一层层扒给你看。
其实吧,谁没在充电桩前干等过?场面常见得很:几十个充电位,真插上枪的没几个,要么电车一动不动守着不走,要么充电桩成了油车的新停车场,有些司机那叫一个自信,用脚踩出新高度。你说他们不知道不该占位?明晃晃的大字标语赫然在墙上,但人家更“佛系”——见怪不怪毕竟见多了,反正你说你的,我占我的,谁让城市里停车位紧张呢。再看海关路、滨江东路、潭中西路,记者跑断腿,发现的不是新闻,而是日常。油车霸桩的直接让新能源车主苦不堪言,满电车主迟迟不挪,急得想充电的司机直跺脚。这天底下还真有“三不管”的地带,不愁热闹。
有人说,咱公共资源本来就紧张,遇见这种“见机行事”的操作,也难怪生气。新能源车主呻吟声不断,“一位难求”成了每天的噩梦。有时候你正好电量见底,奔着充电位飞奔,跑到跟前眼看位置都被人占了,还是压根没插管子的,你说气不气?别说新能源主子们烦,哪怕是偶尔开油车想临停一下的人,也常觉得这算什么规则。短时停一下还情有可原,不过一停一天半天,真是谁看了谁无语。要问为什么不赶紧制定点新规矩?这问题倒也不是没人想过,但真要拍板,得考虑如何让我这种“惯犯”心甘情愿地挪窝。
其实你细品,现在新能源汽车一路高歌,相关配套却显然还跑在路上,加速度慢了半拍。谁都知道,发展新能源,光亮亮场子没用,维护秩序才是硬核。有了车位,有了桩子,还得有一套可劲儿约束的机制,别整天只是“自觉自觉”,说多了大家都皮了。难得这回柳州市官方出面,征求意见稿一出,想揪住问题根儿上动刀子。核心意思不复杂:你要是不充电或者已经充满了还死皮赖脸不走,那就用钱包“帮你长记性”。按啥标准收?两倍按下去,给你颜色看。
要说这招好不好使,先放一边,单说“钱”这把万能钥匙,谁碰上都肉疼。政府投资建设的桩子,特别给你明确价码:以后不分啥2小时免费了,谁觉着占着不充能省点停车费,这回全得乖乖出血 —— 该怎么收怎么收,逾时不挪直接按规定双倍,夜里有点特殊情况还能酌情免。不管怎么定,核心就是别再装聋作哑,下次要想赖着,你先掂量掂量自个钱包够不够底气。那个“临时免费”算是说拜拜了,不给“钻空子”的借口。
不过这规矩,也不是全靠政府一锤定音。有的充电运营公司、停车场主自个儿还能灵活决定收多少,前提是把价钱明明白白地挂出来,这算是给了弹性操作。只要明码实价,公正对待,大伙也比较服气。但别借着政策名义搞“变相涨价”,那可就是“扮猪吃老虎”,坑了老百姓。人家政策话很直白——坚决不许借设置过多充电位乱涨服务费,不许违规收费。维权这事,监管部门也算真较真了,这回做不得假。
当然,很多网友琢磨着,这收费标准一上来,真能分分钟解决充电位“僵尸车”和油车混跑吗?别天真,老司机都懂,规矩铁面归铁面,执行才是王道。甭管怎么收,只要执行不松,谁还敢装糊涂?不过,这又牵扯出一堆实际问题。比如说地下停车场空间本就紧张,画出来的新能源区要是面积太大,本来就不够停的油车司机肯定叫苦。反吧,有的小区甚至开始搞“买断”停车,“你充你的,我停我的,互不干扰”,这才渐渐摸出来路数。只是公共停车场,谁来盯着?运营方愿不愿意下功夫日夜巡查,还得看推行力度咋样。抓得紧,自然有人怕;抓得松,立马上演“猫鼠游戏”,结果啥都白搭。
说到头,这一切最终还是回归于城市文明的自觉。用钱“教人做人”,立竿见影还是打水漂,全看习惯能不能强行带起来。说白了,没人喜欢被罚钱,不管多守规矩的人,撞上了临时有事、充电结束走不掉,也是常情。政策再细致,总会有例外和纰漏,但惯于“蹭空子”的主要群体,肯定得掂量掂量是否值得。或许有些人还觉得,自己苟在角落“神不知鬼不觉”,但电子眼、物联网、APP通知一上阵,你能否再一次逃脱监管,得靠点运气。
再说回新能源这个大趋势,柳州作为节点之一,探索这套差别化收费,其实还肩负着“试验田”的角色。如果效果好,说不定更大范围能推广。车满电赶紧走、油车停自己的,就成了不成文的社会共识。但说句实在的,一刀切肯定不现实,实施过程中的磨合期、观念转变,不可能一夜见效。多点耐心,多点配合,就是为着咱们用车出行体验加分,也是整个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表现。
不怕热闹,就怕没人管。你看,这回还真不是摆摆样子。政策公示做得细致,连各家车主、社区、相关协会都有参与空间。你有啥不满的,赶快提,官方邮箱摆着的。集思广益乃良策,有的建议采纳了,说不定就是下一个柳州“智慧停车”新模范。不管你爱不爱用新能源,这波操作都关系到日后咱每个人的出行自由度与舒适度。老百姓的呼声逐渐变成具体规则,再到落地执行,每一步都透着期待,也牵涉着诸多博弈。
总结起来,这事说难不难,说容易也绝不容易。柳州推政策,是摁下了解决城市出行堵点的一个“启动键”。后续怎么执行,如何监督,能不能堵好占位的所有“漏洞”,这还得看咱广大市民到底配不配合。政策是死的,人心是活的——但只要大家伙能做到“你来我往,按规游戏”,新质生产力+有序城市秩序,就是未来生活中的标配。以后再遇到“充电位大战”,回头一望,或许只剩江湖传说。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油车占位、满电不走的囧事?身边对此的吐槽有没有?说说你觉得新规实施后,自己会怎么操作吧。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