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街小巷的汽车,很多车尾都带着一个字母“T”,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
涡轮增压技术,凭借其在小排量下就能爆发出强劲动力的优势,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我们日益强大的国产品牌,都将它作为主流动力配置。
大家享受着涡轮带来的推背感和驾驶乐趣,但一个现实问题也随之而来:这种精密而又“脾气火爆”的装置,一旦出了问题,维修费用往往高得惊人。
时常能听到有车主抱怨,自己的涡轮增压器坏了,维修厂报价动辄上万,甚至数万元,这笔意外的开销足以让一个普通家庭感到巨大的经济压力。
那么,涡轮增压器究竟为何如此“娇贵”?
对于我们普通车主来说,怎样才能花最少的钱,让这个核心部件尽可能地长寿,避免那张昂贵的维修单呢?
其实,这背后的道理并不复杂,关键就在于日常使用和保养中的两个核心要点。
要理解如何保养,我们首先得弄明白涡轮增压器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安装在发动机排气管上的微型“风车”。
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不是直接排掉,而是先去吹动这个“风车”的一个叶轮,使其高速旋转。
这个叶轮通过一根轴,连接着另一个位于进气管路的叶轮。
排气端的叶轮转起来,进气端的叶轮也跟着飞速旋转,就像一个强力鼓风机,把大量的新鲜空气经过压缩后,硬生生地“塞”进发动机气缸里。
更多的空气意味着可以喷射更多的燃油,每一次燃烧爆炸的能量就更强,汽车的动力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这个过程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利用了原本要被浪费掉的废气能量,实现了动力的提升。
然而,这种工作模式也决定了涡轮增压器极端的工作环境。
它的转速高到超乎想象,当发动机转速达到每分钟几千转时,涡轮的转速可以轻易突破每分钟十万转,有些高性能涡轮甚至能达到二十万转以上。
同时,它紧邻排气歧管,要承受高达七八百度甚至上千摄氏度的废气炙烤。
在如此高温高速的条件下,润滑和降温就成了它的“生命线”。
这条生命线,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发动机机油。
机油通过精密的油路被输送到涡轮的中心轴承,在这里,它承担着两个至关重要的任务:一是在高速旋转的轴和轴套之间形成一层油膜,起到润滑作用,避免金属直接摩擦;二是利用自身的流动性,不断带走轴承区域积聚的巨大热量,起到冷却作用。
可以说,机油的品质和状态,直接决定了涡轮增压器的寿命。
理解了这一点,那两个核心保养要点也就浮出水面了。
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必须严格按照保养手册规定的周期,准时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很多车主觉得,保养手册上写的五千或七千五百公里一换,但车子开起来感觉没什么异样,多跑一两千公里再去保养,似乎能省下一点钱。
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的。
机油在发动机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其性能是在不断衰减的。
它的润滑能力、清洁能力和抗高温能力都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对于自然吸气发动机来说,劣化的机油可能只会导致磨损加剧,但对于涡轮增压器而言,这就是致命的。
当机油的高温性能下降后,它无法在涡轮轴承处形成足够强度的油膜,也无法有效带走热量。
日积月累的微小磨损,最终会导致轴承间隙变大。
一旦间隙过大,机油就会从密封处泄漏出来。
机油泄漏的后果是连锁性的灾难。
如果机油漏到排气端,会被高温废气烧灼成坚硬的积碳,堵塞昂贵的三元催化器,导致排气不畅、动力下降、油耗增加,最终更换三元催化器的费用又是数千元。
如果机油漏到进气端,则会被吸入发动机燃烧室。
机油不同于汽油,它无法被完全燃烧,残留物会形成大量顽固的积碳,附着在活塞顶部、气门和火花塞上。
积碳过多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发动机抖动、动力衰减,最严重的情况是积碳将活塞环卡死,导致气缸失去密封性,那时候就不是换个涡轮能解决的了,而是需要对整个发动机进行大修,费用更是天文数字。
所以,我们不妨算一笔账:一次小保养花费几百元,而一个涡轮总成加上工时费少则数千,多则上万,更不用提后续可能引发的发动机大修。
为了省下那几百块钱而冒着上万元的风险,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检查涡轮是否存在早期泄漏的方法也很简单,在保养时可以请师傅拆开连接中冷器的进气软管看一看,如果管壁内干燥或仅有少量油气痕迹,说明状态良好;如果能明显看到油渍甚至有流淌的机油,那就要引起高度警惕了。
第二个核心要点,是必须选择高品质的全合成机油。
这同样是很多车主容易忽视的。
一些人为了省钱,会选择价格低廉的矿物油或半合成机油,甚至去一些不规范的路边店进行保养。
这对于涡轮增压车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不同类型的机油,其性能差异巨大。
矿物油的基础油分子结构不规则,耐高温能力最差,在涡轮的严苛环境下很容易被氧化、分解,形成油泥和积碳,堵塞比针眼还细的涡轮润滑油道,导致涡轮因缺油而烧毁。
半合成机油性能稍好,但依然难以完全胜任。
只有全合成机油,其基础油经过化学合成,分子结构整齐均匀,拥有卓越的抗高温、抗剪切能力和清洁性能,能够在长时间、高负荷的工况下,依然为涡轮提供稳定可靠的保护。
虽然全合成机油的价格比普通机油贵一些,但它带来的保护是后者无法比拟的。
这点钱,是花在了刀刃上,是为爱车的“心脏”购买的一份长期保险。
除了这两点,一些良好的驾驶习惯也能延长涡轮的寿命。
比如,车辆经过长时间高速行驶后,不要立即熄火。
因为此时涡轮温度非常高,立即熄火会导致机油泵停止工作,机油循环中断,滞留在涡轮内部的机油会因过热而形成积碳。
最好怠速运转一两分钟,让机油继续循环,帮助涡轮充分散热。
当然,现在很多新车型已经配备了电子水泵或机油泵,在熄火后仍能继续为涡轮降温,但养成这个习惯总归是好的。
这些保养知识不仅关乎日常用车成本,更直接影响到车辆的保值率。
在二手车市场,懂行的买家或评估师在检测一辆涡轮车时,一定会仔细查阅其保养记录。
如果发现保养间隔过长,或者没有使用符合规格的全合成机油的记录,车辆的估价会大打折扣,少卖一两万块钱是常有的事。
反之,一份完整、规范的保养记录,是车况良好的有力证明,能让车辆在出售时卖出更好的价钱。
因此,每一次保养的单据都应该妥善保存。
总而言之,伺候好涡轮增压器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技术,关键就在于摒弃“省小钱”的侥幸心理,做到“按时”和“用好油”这两点,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日后付出沉重的维修代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