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车友,用车社今天想跟大伙儿唠点实在嗑儿。
最近收到的私信,十有八九都在问:电动车这玩意,是不是真能捂紧咱的钱袋子?
特别是身处深圳这种弹丸之地,买了电车,感觉整个生活节奏都得跟着变?
先亮个底儿,省钱确凿,但这个“省”字背后,牵扯到的心思可不少。
何出此言?得从深圳电车一族夜间排队充电这事儿说起。
深圳的伙伴们,冒个泡!
是不是每天像守着电商平台的秒杀活动一样,掐着表去抢充电桩?
白天那电费,简直像割韭菜,让人心疼!
一块五,两块钱一度,充一次电,恨不得把信用卡都刷爆。
可到了晚上呢?
五毛一度,这才是惠及大众的价码!
我有个发小,那是典型的都市精英,当年购入一台落地四十万的电车,眼皮子都没抬一下。
现在呢?
每天晚上十一点,准时出现在小区门口的充电站,那份专注,堪比当年悬梁刺股。
我逗他:“哥们儿,至于嘛?几百块的事儿。”
他立马反驳:“你懂个啥!这叫细水长流!白天那电,是进口气泡水,咱喝不起!晚上的电,是寻常矿泉水,敞开了用!”
这情景,着实让人感慨万千……花费重金购入座驾,却为了节省几块电费,挑灯夜战,这画面,既写实又带着几分黑色幽默!
这件事,我细细琢磨了一番,发现并非个例。
不少入手电车的朋友,无形中都修正了自己的消费观,甚至可以说是变得更会“精打细算”了。
往昔开燃油车,油价涨个三五毛,最多腹诽两句,该加还得加。
如今换了电车,恨不得把电价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每日与电价斗智斗勇。
这究竟是何故呢?
首先,深圳这地方,充电设施太便捷了!
星罗棋布着上千座快充站,四十多万个充电桩,密度之高令人咋舌。
毫不夸张地说,你出门散个步,就能撞见充电桩。
这好比什么?
好比你家门口开了家全年无休的便利店,想不进去溜达一圈都难。
当然,充电方便是利好,但问题也接踵而来。
深圳的物业管理规则,让人一头雾水。
想购置个停车位?
难如蜀道!
想在自家车位上安装充电桩?
难于上青天!
深圳的多数居民,都是辛勤工作的打工者,能够拥有一辆车已属不易,哪有闲钱再购置房产安装充电桩?
因此,只能在公共充电桩上绞尽脑汁省钱了。
设身处地想想,白天上班已经筋疲力尽,晚上好不容易能歇口气,还得赶去排队充电,换做谁都会精打细算吧!
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在于我们内心那笔“无形的账”。
怎么理解呢?
就是说,人们习惯将钱财归类为不同的“账户”,并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例如,购车款项,属于“大宗开支”,花起来可能较为痛快。
而电费这类“日常零花”,则会格外留意。
举个例子,你花了数千元购入一个名牌包包,或许觉得理所当然。
但如果让你花费数百元购买蔬菜,你可能会仔细掂量一番。
电动车车主亦是如此。
他们或许觉得,车都买了,几万几十万都出了,不在乎那几块电费。
但在潜意识里,他们将电费归类为“柴米油盐”的范畴,自然就更加在意。
宛如饕餮盛宴之后,偶遇路边摊的打折小食,即便饱腹,也忍不住想尝鲜。
当然,除了这些因素,也可能纯粹是一种习惯养成。
不少人选择夜间充电,是由于白天需要投入工作,无暇顾及。
晚间归家,车辆停妥,顺手充个电,也省时省力。
而且,夜间用电低谷期,电网压力较小,充电效率通常更高。
这就像每天睡前都要例行刷一遍社交媒体,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难以撼动。
换个角度看,电动车主对电费的敏感,也并非全无益处。
至少说明,大家都在积极开源节流,认真规划生活。
并且,这种“锱铢必较”的态度,也值得提倡。
毕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能省则省嘛。
正如《礼记·大学》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归根结底,购置电动车,如同经营生活一般。
你需要精打细算,适应环境变化,并在经济与享受之间寻得平衡之道。
所以,各位电动车主,各位奔波劳碌的朋友,今天你“省”到了吗?
或者,你们有没有因为驾驶电动车,而解锁了什么别具一格的省钱妙招?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心得,让我也取取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