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孤例。今年3·15期间,超过100名零跑车主掀起集体维权浪潮,从成都到西安,从电池衰减到电机故障,投诉如雪片般涌向平台。而与此同时,零跑汽车2024年交付量却以超100%的增速突破29万辆,2025年目标剑指60万台。销量狂飙与质量隐忧,正将这个新势力品牌推向风口浪尖。
01 狂奔的市场表现,危险的质量警报
零跑凭借全域自研技术策略异军突起,自研零部件占比超60%,构建起显著的成本优势。2025年新车型B10以9.98万元起售价杀入市场,却搭载激光雷达、800V高压平台等高端配置,上市首小时订单即破万。与华为鸿蒙合作开发车载应用,更彰显其技术迭代野心。
亮眼数据背后暗流涌动:
- 2024年营收冲至321.6亿元,毛利率提升至8.4%,但净亏损仍达28.2亿元
- 渠道网络急速扩张至900余家门店,售后服务能力却未能同步
- 2025年初全系车型最高降价1.5万元,引发老车主集体抗议,品牌信任度遭遇重创
当企业将“成本控制置于首位”时,用户手中的产品正悄然变化。一位刚提车一周的C10车主发现减震系统异响不断,一个月内接连遭遇充电数据停滞、APP控车失灵、气囊故障三重报警。更令人心惊的是,售后检测竟显示三处独立的气囊故障点。
02 触目惊心的核心部件故障
在成都武侯大道的4S店内,一台行驶仅2万公里的2023款C11增程舒享版被检测出电池健康度仅剩89%。车主难以接受:“才13个月啊,健康度就从100%掉到88%,平均每月衰减近1%!”厂家搬出三包条款辩解——两年内电池衰减未超15%均属正常。但一年衰减12%的速度,意味着不到三年就可能突破临界值,车主的安全焦虑绝非空穴来风。
更令人愕然的故障发生在西安:一台购车仅18天的零跑T03 310舒享版,仪表盘突然亮起电机故障红灯。经4S店检测,确诊为电机控制器总成损坏需整体更换。车主提出退换车诉求被拒,无奈接受维修后,连延保和贬值补偿的要求也遭冷遇。
- 动力系统隐患:多位车主遭遇车辆“失速惊魂”,剩余续航501公里时突报“系统异常”直接趴窝
- 安全配置失效:气囊误报故障频发,部分车辆甚至出现防盗系统错误触发导致行驶中转向助力中断
- 续航虚标争议:沧州车主何先生新购的零跑B10标称续航510公里,实际行驶严重缩水,提车两周即愤而投诉
03 智能化光环下的服务短板
零跑展厅里销售热情演示自动泊车功能,但多位车主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对大部分车位都无法识别”。这仅是智能化承诺落空的冰山一角。
OTA升级断层引发老用户强烈不满:2024款新车已升级至最新系统,而硬件相同的旧款却被以“硬件不支持”为由停止更新。更讽刺的是,购时宣传“全系标配”的智能驾驶系统,在旧款车型上竟变为每年588元的付费服务,新款却可免费使用。一位23款高配车主自嘲:“我们成了付费测试员,钱花了,更新却停了。”
当车辆真出问题时,薄弱售后体系让用户维权举步维艰:
- 上海车主提车当日发现异响拒收,销售承诺的“质量问题退一赔三”变成空头支票
- 合肥车主车辆返厂维修需一个月,期间无代步车提供,客服沟通如同“踢皮球”
- 12315平台投诉公示显示,金桥路店因拒不履行合同义务被点名
04 品控危机的深层裂痕
零跑汽车正站在发展路径的十字路口。2023年零跑C11的轮胎异常偏磨问题至今未解——有车主3万公里即更换四条轮胎,远超正常损耗。而2025年新推的B10车型在成本压力下,内饰用料缩水、品控波动等问题已然浮现。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技术迭代与用户权益的失衡。高通8295芯片的新车与8155平台的旧车间形成“数字鸿沟”,尽管购时宣传“模块化可升级”,实际操作中多数老车型无法兑现承诺。这种硬件淘汰速度让首批支持者寒心。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专家赵林指出关键:“新能源汽车故障偶发性强,车主应随时关注状态。但车企更有义务用技术手段排除风险,尤其是涉及方向盘锁死等致命隐患。”北京市中策律师事务所张方隅律师则强调:“即便考虑经营成本,也不应为逐利牺牲安全保障。”
松江交付中心里,刚拒绝提车的用户与零跑销售僵持不下。销售曾承诺“质量问题退一赔三”,而当异响真出现时,话术变成“不符合三包规定”。这种场景在全国多地上演。
山东易维新能源董事长王浩点破本质:动力电池问题概率最高,可能源于电芯一致性差或电池管理系统缺陷。当零跑将2025年销量目标翻倍至60万辆,品控体系能否承受压力仍是未知数。
汽车行业的淘汰赛进入下半场,以用户信任换取短期增速的模式已触及天花板。对零跑而言,销量暴增的狂欢之后,是时候回到车间,聆听那些故障警报背后的用户呼声了。毕竟,当方向盘在高速上锁死的瞬间,没有任何性价比神话值得用生命验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