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车,到底应该看什么?是不是非要纠结配置?是不是每次选都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很多人身边都有那种买车纠结症患者,拉清单、做表格、比来比去,越算越迷糊。其实厂商心里最清楚,大家都想省事儿,不想被套路,不想买个最低配还得加一堆选装,这事儿早应该有人出来管管了。
所以这回“传祺向往S9乾崑”横空出现,敢打出“零焦虑选配,入门即高配”这个口号,说白了,就是对传统车市玩弄骨感配置弄低价、后期逼你选装、最终掏的钱比想象多的那套套路宣战了。把话说白了,厂商这一回是直接放话了:你买豪华,你不要纠结,啥都给你配好了,剩下就看你愿不愿意出手。
咱们要问了,这种策略到底是不是对消费者真的好?它有没有猫腻?买车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安全、舒适、智能、空间、面子,以前哪一样都很难一次性都满足。这次的传祺向往S9似乎是把大家的痛点都照顾到了。
先说说安全。现在路上什么情况都有,碰瓷的、骑电车猛窜的、小孩横穿马路,光靠司机眼睛和手脚,真有点捉襟见肘。现在大家都讲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车直接全系标配华为乾崑ADS 4 Max,有激光、雷达、三个4D毫米波雷达,瞪着二十几个“眼睛”,比高考监考还细致。说能搞到城区“无人辅助驾驶”,能避小孩、能防鬼探头、能对付夜间逆光,别管结不结实,信心上确实让人多两分底气。以前高配才有的玩意儿,这回入门就都给你配齐了。厂商是不是玩了一把“高配即基本款”的新套路?这逻辑谁不喜欢?
再说说被动安全。很多车宣传安全,其实只是嘴上打打安全牌,真撞起来半瓶子醋。向往S9这回说自己用的是“潜艇耐压舱结构”,七环笼式盾甲外加航天级铝合金,全舱骨架满满高强度钢。国标碰撞24项全过,这不是嘴皮子,是实打实拿测试成绩来砸场子的。家里有孩子老人,谁不想坐这种坦克级别的车?
说到电池,这车用的是宁德时代的骁遥超级增混电池,44.5度电池,十层防护,还提前一年过了新标。是不是安全先行?纯电续航252km,看起来能解决那些另一半唠叨“别买插混,怕电池不够跳崖寻短见”。续航综合超1200公里,还能加92号汽油,说白了就是又省心又不挑油,让你老爸都能开转。
动力方面,全系智电四驱,智能预瞄,鹰爪脱困,连续阻尼,雪地模式等等,有点意思。你说这是不是对生活环境的洞察?谁家还没有个郊外滩涂、乡下回老家、过年探亲的场景?以前入门款都是两驱,插混还老有人吐槽动力虚,这回四驱直接全系标配,这事儿不换谁还得攒钱上中高配?
内外饰这里,不吹不黑,方方正正的大型SUV造型,5060mm车长,1950mm宽,坐进去不觉得这个世界对你很挤。第二排17.3寸娱乐屏,低蓝光认证,家里有娃的都懂,看动画片不伤眼,爷爷奶奶少抱怨。五六座选择给了空间一把活。副驾18点SPA按摩座椅,环抱加热零重力,能按摩、能加热、能一键“躺平”。这不是开车,这是送钱去按摩馆还给车做了包月。说白了,这对家庭的理解真的有点细腻。
智能座舱也是大佬级别,鸿蒙HarmonySpace 5,六屏高效协同,语音控制,手机碰一碰就连起来。车内材料控制VOC到母婴级,呼吸都不用怕。智能新风系统随时净化空气,担心雾霾的、怕甲醛的、敏感体质的,全都考虑到了。全方位主动降噪技术+静音轮胎+五层隔音玻璃,这能做到一家人聊八卦不怕外面聒噪。
细心到什么地步?上市前搞了1000多台试验车,1300万公里路测,厂商这回不是说说而已,是真把“省心”落实到了测试环节。坐得稳、开得舒心,这才能赢得口碑。
问题来了,是不是每个家庭都需要这么高配?其实这里恰好切中了现在消费者最大的痛点:“选车太累了,怕被坑、怕落伍。”从而把“入门即高配”做成了核心卖点。很多人买车其实并不是真的在乎那些配置表,而是怕后悔,买低配怕被笑,买高配担心多掏冤枉钱。厂家这次主动帮你解决了选择困难症,买了不后悔、不患得患失。
有人要问了,这车有没有隐形门槛?其实真比下来,22-26万区间,高端插混SUV没几个是真标配智电三大件的。有些同级别车型动辄选装,选着选着价格翻倍,最后买个看起来便宜的,开上路又一堆不如意。传祺这回统一价格,让大家明明白白消费,按说算是汽车圈的一股清流。
家庭出行之所以被重点关注,正因为中国家庭正经历“多人口”“多代”“多场景”的出行升级,买车早已不是只为了代步,更多是希望全家一起舒服、安全地去远方。厂家这招棋走得妙,把家庭的细致需求放在配置和空间第一位。以后出去旅行、过年、野餐、自驾游,这车是把家里所有人的顾虑都提前消化了。
最后再说说,厂商“高配即入门”的逻辑能不能成为新常态?这事儿其实关键还是看将来的行业走势。如果大家都这么实诚,谁还愿意跟老政策、低配加价的套路死磕?如果以后豪华配置都变成了基础盘,是不是倒逼其他厂商也得跟进?这些年习惯了“买最低配,受二等舱”,其实内心都渴望“别让我选,直接来个最舒服”。
当然,对于这个价位,这样的配置、这样智能、这样空间,中国汽车市场终于有了面向家庭、直击痛点的选择。理想、问界那些品牌看到传祺干了这事,估计也得琢磨琢磨,谁家能解决中国家庭的出行焦虑,谁就能赢得市场。
车圈的风,最终还是吹到大家最在乎的地方。买车、不买车,不是看谁噱头大,而是看谁真心对待你的焦虑。下回有了新选择,你会不会真的少花时间比参数?会不会消费更明白?厂商能不能持续实诚?这些都是让人值得反复问问自己的事。
多说一句,现在汽车圈的真问题,不是技术不足、不是钱不够,而是敢不敢为普通家庭量身打造“买到即满意”的车。传祺这回算是把自己的牌全亮出来了,市场反应如何,还得看最终的销量和口碑。但至少它让大家明白了一件事:有时候,选得省心比买得便宜更重要。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