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新动作!燃油车获政策鼓励,买车该换思路了?

最近,不少人的车友群和朋友圈里都在传一件事,说得有鼻子有眼,让准备买车的朋友一下子就蒙了。

传闻说,国家工信部的政策风向变了,开始掉头鼓励大家买燃油车了,还说油车的补贴一下子提到了上万块,跟新能源车的补贴差距已经非常小了。

这消息一出来,可真是炸了锅。

那些早就对电动车冬天续航打怵、长途充电排队头疼的人,一下子觉得“好日子又回来了”,而那些刚刚提了电动车的车主,心里不免犯嘀咕:难道我这车是买早了,成了“大冤种”?

这事儿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国家真的要放弃之前力推的新能源,让燃油车“王者归来”吗?

咱们今天就把这事儿的来龙去脉掰开了、揉碎了,用大白话好好聊清楚,看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首先,咱们得把最关键的问题搞明白,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工信部新政”和“燃油车高额补贴”到底是怎么回事。

经过一番仔细查证,我们会发现,这个传闻其实是对国家政策的一次“美丽的误会”,或者说,是只看到了表面,没理解到里子。

所谓的“新政策”,并不是一个让所有买燃油车的人都能凭空拿到补贴的“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它真正的名字,叫做“汽车以旧换新行动”。

顾名思义,这个政策的核心是“换”,而不是“买”。

它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你得先有一辆符合条件的旧车去报废。

这就好比商场搞活动,说你拿旧手机来,买新手机就能抵扣一笔钱,你总不能空着手去,就让人家给你便宜吧?

具体来说,根据国家七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官方文件,如果你家里有一辆污染比较大的“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老旧燃油车,或者是一辆2018年4月30号之前买的早期新能源车,你把这辆旧车开去正规报废了,然后再去买一辆新车,国家就会给你一笔一次性的补贴。

这笔钱给多少呢?

如果你买的是符合节能标准的新款燃油车,补贴是7000元;如果你买的是新能源汽车,补贴是10000元。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明白了。

第一,这补贴不是白给的,得有“旧车”这个敲门砖。

第二,补贴的金额,新能源车的一万元,明明白白地比燃油车的七千元要高。

那网上流传的一万三的油车补贴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通常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自己又额外掏了腰包,加了一些地方补贴,两笔钱凑在一起,看着就多了。

但这属于地方行为,并不是全国统一的标准,在很多地方,油车的补贴就是七千块。

所以,“国家鼓励燃民车,补贴和电车差不多”这个说法,从根上说就不准确。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是个误会,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让那么多人感同身受,甚至信以为真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它精准地戳中了当下咱们老百姓在买车、用车过程中的几个实实在在的痛点和纠结。

第一个痛点,就是咱们国家实在是太大了,南北气候差异和城乡发展差距,让一种车型很难“包打天下”。

就拿北方的冬天来说,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对电动车的电池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很多北方车主都有切身体会,夏天充满电能跑四五百公里的车,到了冬天,续航里程直接给你打个对折,能跑二百多公里就算表现不错了。

每天看着那个噌噌往下掉的续航数字,心里的焦虑感可想而知。

尤其是在天寒地冻的早晨,当你急着上班送孩子,车子却因为低温启动不了或者续航严重缩水时,再看看邻居那台老款的燃油车,钥匙一拧,伴随着熟悉的引擎轰鸣声,暖风很快就吹出来了,那种踏实和可靠的感觉,是电动车在现阶段很难给予的。

同样,城乡的基础设施差距也是一个绕不开的现实。

在大城市里,商场、写字楼、小区的充电桩越来越多,充电确实方便了不少。

可一旦离开大城市,回到广大的县城、乡镇甚至农村,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加油站可能每个乡镇都有,非常普及,但公共充电桩却成了稀罕物,找起来费劲,找到了也可能存在排队或者损坏的问题。

每年节假日,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前排起长龙的景象,大家在新闻里都看腻了。

为了充个电排队三四个小时,把宝贵的假期时间都耗在了路上,这种体验确实不好。

对于那些生活在非一线城市,或者需要经常跑长途、回老家的人来说,燃油车“五分钟加满油,续航五百公里”的便利性,依然是他们最为看重的。

第二个痛点,就是大家钱袋子的现实考量。

买车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车买回来之后,后续的保值率和使用成本,更是每个人都要仔细盘算的经济账。

目前二手车市场的情况非常现实,一辆十万块左右的燃油车,技术成熟,市场保有量大,开个三五年,通常还能卖出一个不错的价格。

但同价位的电动车,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二手车商在收购时,最担心的就是它的核心部件——电池。

电池的健康度会随着使用年限衰减,一旦出了质保期,更换电池的费用可能高达数万元,这个风险让很多车商望而却步,因此在估价时会压得比较低。

这就导致电动车的保值率普遍不如同级别的燃油车。

对于很多一年开不了一万公里的家庭用户来说,辛辛苦苦从电费里省下来的钱,到最后卖车的时候,可能一下子就亏出去了,算下来未必划算。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种“中间路线”的车型异军突起,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那就是混合动力汽车。

无论是插电式混动还是增程式混动,它们都巧妙地解决了纯电车的续航焦虑和燃油车的使用成本问题。

在城市里日常通勤,可以用电行驶,享受和纯电车一样的安静、平顺和低成本;当需要出远门或者找不到充电桩时,车里的发动机就会启动,像传统油车一样加油行驶,完全没有里程焦虑。

这种“可油可电”的模式,既能挂上绿牌,在一些限行城市享受政策便利,又保留了燃油车的方便快捷,可以说是目前阶段最符合中国大多数家庭用车场景的解决方案。

从销量数据也能看出来,近一两年来,混动车型的市场占有率正在飞速提升,这说明老百姓正在用自己的选择,为这种务实的技术路线投票。

所以,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国家的政策,就会有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

国家并非是要走回头路,放弃新能源战略,恰恰相反,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大力扶持,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技术、品牌和市场上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而现在,这项“以旧换新”政策的出台,与其说是“转向”,不如说是国家在汽车产业战略上的一次“升级”和“完善”。

它表明国家充分看到了我们这个多元化大市场的真实需求,也听到了老百姓在实际用车中的呼声。

政策不再是简单粗暴地“一边倒”,而是变得更加精细化、更加实事求是。

它传递出的信号是,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不会是纯电车和燃油车的“生死对决”,而将是一个纯电动、混合动力、高效燃油车等多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共同发展的健康格局。

根据你所处的地域、你的用车习惯、你的经济条件,你都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款车。

这种从“单选题”到“多选题”的转变,背后体现的,正是我们国家对自身广阔市场和强大工业体系的深刻理解与无比自信。

工信部新动作!燃油车获政策鼓励,买车该换思路了?-有驾
工信部新动作!燃油车获政策鼓励,买车该换思路了?-有驾
工信部新动作!燃油车获政策鼓励,买车该换思路了?-有驾
工信部新动作!燃油车获政策鼓励,买车该换思路了?-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