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这片红海之中,新老品牌纷纷摩拳擦掌,试图抢占一席之地。东风集团推出的奕派,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新玩家”,怀揣着打造“主流科技电动品牌”的壮志入局,然而在实际的市场征战中,却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让车商和消费者的目光在期待与审视之间徘徊。
一、价格配置玩套路?“诚意”背后全是坑
以奕派首款车型eπ007为例,2024年3月上市时起售价15.96万元,提供增程版和纯电版。从表面看,这样的价格在中大型轿车市场中,结合其轿跑风格设计、电动剪刀门、无框车门等潮流装备,似乎颇具吸引力。但深入剖析,问题便逐渐浮出水面。
其配置策略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部分宣传中的高端配置,如智能感应式电动剪刀门,仅提供给620Pro和540四驱Max版两款车型,且这部分配置是否需要额外付费,在前期宣传中并不清晰,导致消费者在购车时可能会产生心理落差。相比之下,同级别竞品在配置的明确性和普惠性上可能做得更好。例如比亚迪汉EV,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一些高端配置在中配车型上就已实现标配,消费者无需为了某些心仪配置而被迫选择高配车型,大大降低了购车成本。
再看2025款eπ007,虽然在价格上进行了下探,11.59-14.99万元的售价区间看似更亲民,还对智能化车机、舒适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升级,如升级15.6英寸2.5K中控屏+10.25英寸仪表屏,新增QQ音乐、支付宝车生活等生态。但仔细研究配置表会发现,不同版本之间配置差异较小,价格跨度却不尽合理。一些关键配置,如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仅在部分高配车型上搭载,而这些高配车型的价格相较于入门版,提升幅度较大,让许多对智能驾驶有需求但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二、硬件吹上天,软件拉垮到离谱?
奕派在硬件方面确实投入了不少心血。eπ007和eπ008均使用行泊一体高算力智驾系统,采用黑芝麻智能华山二号A1000芯片,算力58TOPS,全车装备31个智能感知硬件。eπ007还搭载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理论上能够为智能体验提供强大的硬件支撑。
然而,实际的智能体验却难以令人满意。车机系统的流畅度欠佳,操作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卡顿现象,菜单切换不够顺滑,影响了用户的使用心情。语音助手的表现更是差强人意,识别准确率有待提高,对于一些模糊指令或者口音较重的指令,常常无法准确理解和执行。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虽然宣称可实现“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LAPA超视距记忆泊车”等高阶驾驶辅助功能,但从车主反馈来看,实际使用效果并不稳定。在高速行驶时,智能巡航控制有时会出现速度波动的情况,自动变道功能也并非每次都能准确、流畅地执行,给用户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相比之下,小鹏P7在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上表现更为出色,其自动泊车功能的准确率更高,高速导航辅助驾驶功能也能让用户更加安心地享受驾驶过程。
三、定位飘得没边,营销尬到抠脚?
奕派将自己定位为“主流科技电动品牌”,但在实际的市场推广中,品牌定位似乎并不清晰。其目标客户群体究竟是追求科技感的年轻消费者,还是注重性价比的家庭用户,从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中难以明确区分。这导致品牌在市场传播中缺乏精准性,无法有效触达核心目标客户群体。
营销层面同样问题重重。自首款产品上市以来,奕派的销量虽有一定增长,但与同级别竞争对手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截至2024年11月,销量累计超5万台,看似成绩尚可,但与比亚迪汉EV、小鹏P7等月销量动辄过万的车型相比,显得有些单薄。2025年上半年,奕派eπ007的月销量在几千台左右徘徊,这样的销量数据反映出其市场影响力不足。
营销活动缺乏创新性和话题性也是一大问题。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各大品牌纷纷通过举办线上发布会、线下体验活动、跨界合作等方式吸引消费者的关注。而奕派的营销活动相对传统,未能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兴渠道进行广泛传播。例如,在新车发布时,没有制造出足够的话题热度,未能引发消费者的广泛讨论和关注,导致产品知名度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
四、售后网点稀,修车比取经还难?
售后服务是汽车消费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奕派在这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截至目前,奕派在全国的售后服务网点数量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在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地区,网点覆盖率较低。这给广大车主的维修保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许多车主为了给车辆做一次保养,需要驱车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前往最近的售后服务网点,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从车主反馈来看,售后服务的质量也有待提高。车辆出现故障后,维修周期较长,一些零部件的供应不及时,导致车辆长时间无法正常使用。售后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一些复杂故障的诊断和修复能力不足,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车主的问题。例如,有车主反映车辆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出现故障,送到售后服务网点后,维修人员长时间无法确定故障原因,导致车辆在维修站滞留多日,严重影响了车主的日常出行。
五、结束语
奕派凭借东风集团的技术底蕴和品牌背书,本有机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大放异彩。然而,从目前的产品表现、市场策略以及售后服务等多方面来看,其面临的问题不容小觑。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赢得车商和消费者的信赖,奕派需要尽快调整策略,解决配置不清晰、智能体验不佳、市场定位模糊、营销乏力以及售后服务滞后等问题。唯有如此,才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真正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主流科技电动品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