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走红,量产仍有难关,燃油车短期难退场

燃油车会被固态电池彻底干掉吗?最近关于这事大家吵得热火朝天,好像谁用上固态电池,谁就能一夜之间收拾了燃油车。可真有这么简单?我琢磨着啊,咱不能光听宣传,也不能只看谁股价涨了,得仔细想一想,这场技术变革,真能一巴掌把燃油车打下神坛吗?

说句实话,固态电池最近是真火。看看网上的热搜,再瞅瞅各路“大V”解读,说得天花乱坠:继续提高续航、充满电不用等、起火爆炸都管住了、冬天也不掉链子。是不是觉得只要一量产,燃油车隔天就得去博物馆展览?咱们可别忘了,这世界上的“革命性技术”太多了,最后笑到最后的就没几个。

咱先讲讲固态电池到底牛在哪里。现在电动汽车常用的是液态锂电池,电解质是液体的。固态电池就是把这个搅和变成固体了。就这么点小区别,你要说它没用那是扯淡,技术含金量确实高。为啥呢?能装下更多电,块头不变,动力储备却能翻倍。宁德时代喊出来的数据,500Wh/kg的能量密度,都快赶上“移动发电站”了。有多少人曾经说电动车续航焦虑,其实就是电池不够装,下回试试固态电池,1000公里不是梦。

另外一个牛点,充电速度暴快。半小时充电、15分钟充电,其实已经很让人满意了,可固态电池说能12分钟冲八成。你说去加油站加油得几分钟?基本持平。再不怕老婆催你“怎么还不回来”,直接原地等两首歌就续航满血复活。

安全性?也不用多说了。大家都怕电池爆炸、着火,其实就是那个液体电解质遇热或者碰撞不老实。固态态度很坚决,本身不易燃,钢针扎也没辙,高温烤还不爆。你们看那些“极限测试”视频吧,把电池烤得滋啦滋啦的也安然无事,这安全帽带得结结实实。

低温抗性更是额外加分。北方的朋友,冬天出去开车最受不了的不是冷,是续航掉半截。普通锂电池挨不住零下,固态能-30℃还能稳定供能,就算哈尔滨、内蒙古那旮旯都能放心用车。

可是,就冲这些亮眼数据,燃油车就真完蛋了吗?你琢磨琢磨,真有这么容易?

再来看看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两尊大佛。宁德时代直接把量产时间表往前挪了,2026年就要开始全固态电池上车。数据一看,500Wh/kg、循环寿命150万公里,听着真像把“时代的大门”推开了。比亚迪也不含糊,今年年初,60Ah固态电池已经下线做中试了,400Wh/kg电芯密度、10分钟可充进续航1200公里电量,零下40℃也不虚,最早2027年一小批车要开始搭载。2030年量产,计划都写得明明白白。

可你往深处瞧,宁德那边说科学难关已经过去了,工程问题还得啃啃骨头。工程问题是什么?那就是量产、稳定性、供应链一堆难题压着。比亚迪也一样,纸面上啥都好,可要大规模装车那是还得再等。即便2026、2027看到固态电池车上街,那也是小范围体验,主战场还得再熬几年。

再聊聊大家最关心的:成本问题。固态电池刚出来一度说得跟钻石似的贵,150美元每度电,能用上的都是三四十万尖儿上的高端车。你就算降到一百块,和液态电池比还是贵,和燃油车比那就是贵上加贵。现在10万、15万的燃油车在市场依然最吃香,52.6%市场份额压着新能源不让喘。为啥?买得起的人实在太多,生产链、售后啥的都成熟,老板工人小摊贩,几百万人靠这个行业吃饭,真能说没就没?

再说发展中国家的大环境。你以为充电桩到处都有?有的地方别说快充,连慢充都得排队。要让全世界所有人都告别油箱,按现在基建速度,没有五年十年别想。

你还得考虑燃油车自己的进化。过去说节油就看开车技术,现在格局可不一样了。展会上刷新纪录的是高热效率内燃机,46%以上热效率的发动机摆出来,比老面孔省油一倍。长安500bar直喷发动机,就是高压节油,把油用到刀刃儿上。再看看混动,谁强?比亚迪DM-i这种插混车型,油耗能低到2.9升,馈电也不怕油价,便利性和经济性两头都顾上,直接“拖延”了纯电接管一切的时间。

别以为特殊场景还能全靠电动车。你去高原,电池那续航掉得嗖嗖的,重型卡车、沙漠越野、救援消防、工地机械,这些场景燃油车还是硬通货。别提中东、东南亚、非洲那些市场,电动车基础设施还差得远,廉价燃油车一统天下。2023年中国出口的数据,78%还是燃油车,那都是有真需求。

看着是不是觉得,这场电池革命貌似很厉害,但真要“斩尽杀绝”太难。我倒觉得,未来固态电池和燃油车必然会长期共存,这两方会按照节奏慢慢过渡、你方唱罢我登场。要说场面,那不就是逐渐此消彼长,谁都别想一口吃成胖子。

技术换代是一步一步来的。你仔细分析大势,2025到2028年,最先装固态电池的还是30万以上的高端瞎亮。便宜实惠燃油车,10-15万的,短时间照样是主力。再往后,等固态电池成本降到现有的1.5倍左右(大概要2030年以后),传统燃油豪车可能会彻底退市,那会大家不再愿意买油老虎。但像商用、越野、特种车辆、发展中国家,限行政策没完全普及、充电还不到位,油车姿态还得维持好多年。

固态电池走红,量产仍有难关,燃油车短期难退场-有驾
固态电池走红,量产仍有难关,燃油车短期难退场-有驾
固态电池走红,量产仍有难关,燃油车短期难退场-有驾
固态电池走红,量产仍有难关,燃油车短期难退场-有驾
固态电池走红,量产仍有难关,燃油车短期难退场-有驾

说白了,到2030年估计汽车市场上能看到“433”格局(纯电四成、混动三成、先进燃油车三成),大家各找各的位置。能源结构多元化,氢燃料、甲醇这些新东西又会占据一席之地,你说燃油车最后就彻底没戏?不见得。说不定人家改改思路,还能混出低碳新花样。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固态电池本身的用途也多。除了装车,还能造移动储能、装无人机、电网调峰,假如哪天别的应用也火了,产能一分散,反而它在汽车上的普及进度会慢下来。

有人说,每一场科技革命都像是揭竿而起,旧王朝被拔地翻新,可事实往往没那么戏剧化。燃油车不会一夜倒下,固态电池也靠狂吹占不了天下。谁能最后胜出,还得看市场、看政策、看用户用脚投票。也许十年后,新一代年轻人都不懂汽油味儿了;也可能那时候10万块钱买辆小油车继续风驰电掣。

总之,我不信世界会因为一种电池的量产就彻底翻页。技术好固然重要,适合市场、满足不同需求更关键。你要问我现在投资应该看好哪一边?不如问一句:你家附近加油站多还是充电桩多? 你们觉得呢?将来真能全面告别燃油味吗?欢迎批评指教,咱评论区见。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