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离谱!荷兰抢下安世芯片厂,本田立刻停产,18天从强硬变低头求和
最近网上关于荷兰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的消息,真是一浪接一浪。
大家还记得9月30日那天吗?
荷兰政府突然祭出“国家安全”这张老牌,硬生生把中资安世半导体的公司给收了,一顿操作把中国CEO免职,资产也冻结,整得跟大片似的。
结果原本想捞一把的荷兰,没过几天就发现自己脸都快挂不住了——他们抢来的,不是金蛋而是一颗烫手山芋。
事情闹大之后,受影响最大的其实不是安世本身,而是欧洲、北美的车企们。
你看,这才过去不到三周,本田就宣布加拿大的组装厂产能砍一半,还干脆要停产一周缓一缓,原因就是芯片断供,压根造不出车。
这事儿闹得,不仅本田,连大众、宝马都坐不住了——欧洲的汽车厂商一下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慌乱,纷纷把怒火撒回荷兰政府,怪他们没事找事,搞得整个供应链都卡壳。
大家都知道,现在造车最离不开的就是芯片,尤其像安世这种公司,原来就是全球主流车企的“定心丸”。
荷兰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眼红咱们手里的技术和市场,想强行拿来为自己服务。
可惜他们一接手才发现,根本没有芯片生产线,只有几层写字楼和一群行政人员。
安世中国这边反而表现得比谁都淡定,直接破解总部的技术封锁,东莞、上海工厂一恢复就火力全开,12个小时就拉起新供应链,工人们连夜加班,像啥事都没发生一样。
其实安世中国这次不仅扛住了冲击,还玩了个漂亮的反击。
短短两天就恢复供货能力,还主动通知欧洲那帮车企,能继续卖芯片,但规则得听中国的:合同要重签、只认人民币结算、优先国内订单,外企谁急谁自己掂量。
尤其收人民币这事儿,把欧洲和美国的金融制裁都直接晾一边。
荷兰政府现在就剩个壳子公司,钱赚不到,还惹了一身骂名。
这事其实不只是芯片断供那么简单,背后还牵扯到全球产业格局的变化。
好些人觉得车用芯片没啥技术门槛,可真到量级上的时候,谁都离不开安世。
现在一年能出货500亿颗的公司,欧洲、美国短时间根本找不到替代。
荷兰本来以为能借着所谓“安全风险”卡住中国,结果反手被自己的盟友车企“围攻”。
连荷兰自己内部也有人开始质疑政府的决定,觉得这么干只会让外资企业再也不敢来投资。
这才18天不到,荷兰政府就开始悄悄找中方求和,本来还想端着架子,现在不得不放下身段,希望能缓和关系,继续让安世中国供给欧洲市场。
但中国这边态度也很明确:不是不讲理,谁先撕破脸,谁就得认,以后想要芯片,还得按中国的规矩来。
现在主动权彻底翻盘,欧洲那帮车企,想恢复生产不是不行,就是得认中国这“三板斧”。
这场闹剧,其实跟过去十几年全球产业链的变化有很大关联。
以前西方国家总觉得自己掌握着技术话语权,可以轻松左右世界,可现在一旦打起“安全”旗号,强抢企业,吃亏的未必是被抢的一方,反而是整条产业链都跟着遭殃。
本田、大众这些跨国公司,最终都得回头找安世中国签合同,否则连车都造不出来,还谈什么市场竞争。
老百姓看了这一出,除了感慨荷兰政府这波操作真是“自作孽”,更多的是发现,我们自己的科技企业,已经到了能掌控局面的地步。
这不仅是一次产业链的胜利,更是中国企业对外部风险的实际应对。
以后谁还敢动不动拿“国家安全”说事儿搞事情?
这场芯片风波,等于给全球敲了个警钟:供应链自主,才是真正的底气。
总的来说,这次荷兰抢安世半导体,最后折腾得自己里外不是人,欧洲车企们被逼到墙角,全世界都看清楚了中国企业的硬实力。
以后类似的“强抢”戏码,恐怕谁都不敢再随便上演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