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特斯拉最新推的版本2025.32.3,我刚翻了下笔记,屏幕多了两个通知,挺特别的。一个是车道偏离了,提示FSD来帮忙;另一个是疲劳了,也建议启用FSD。你知道,之前的版本主要是提醒我手还在不在?那种,挺尬的。现在直接建议我开着你那自动驾驶帮你盯紧点。一想到这些,心里就有点小复杂。
我试了几次,调整过设置,知道特斯拉在车道偏离预警方面,基本会发出响声,提醒我抓紧方向盘。这次的AI升级得更深了,似乎车会主动把一部分操控交给FSD,就像我在高速的时候,不得不交出部分控制权,但心里还是悬着。然后我就想,难不成以后开车是全自动的节奏?大概吧,毕竟这个提醒启用FSD的功能,代表特斯拉在想办法让驾驶操控逐步向辅助转变。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就像开车不能只盯着路,还得盯着仪表盘、听着引擎声。车自己还会监控我状态,像那种疲劳检测,用心感受到车的反应,比如颤抖的方向盘、微微变弱的灯光。试想,要是真的能在你快睡了、别玩命了时直接帮我开启自动驾驶,那岂不是安全性大幅提升?(这段先按下不表)
但我就在想,这样建议启用FSD是不是意味着未来所有安全都要依赖自动驾驶?我有点疑问:这岂不是让司机变懒?或者说,是在推卸责任?刚才跟修车工聊起,他说:最近新车都跑得快,科技越来越牛逼,但责任反而变重。听着就挺讽刺。你们觉得,这未来会不会变成开车不一定要会,还真不好说。
我还记得,某次邻居大叔抱怨,他说:你那车一警告我,我就更紧张了。其实我觉得,自动驾驶启用的提醒,可能会让一部分人更放松,也有可能让另外一些人变得更焦虑。你知道,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一张自己在车里拍的,灰暗的光线里,仪表盘光晕微微透出点蓝色,就像在说:我还在这里陪你,但其实心里有点疑惑。
这里再插一句,特斯拉能做到这个程度,除了硬件会跑的传感器,还要背后软件的理解力。就像做菜一样,你用新鲜的食材,但如果没有调整火候,还是吃不出味道。常说AI在车里的作用,就像厨师给菜添料,不能只看食谱。可想而知,供应链的复杂程度,和研发投入,远比表面上看到的自动驾驶火热要深很多。
我试着再细算下。大概一个充满电的特斯拉,百公里油耗(其实是电耗)大概在15-20度电(估算/体感,样本少),我心里大概算了下,日常上下班,充满一次电能跑200-250公里。这样算下来,电价,一块钱/度,百公里成本也就10块钱。如果用传统的燃油车,油费大概是五六十块。换个角度,电驱动的廉价和环保,能用得起的人会比较多,不过具体车型油耗和电耗,还是差别挺大的。
说到这个,最近一个朋友开了一辆国产SUV,他说:要涨了,养车没前途。我就笑:你那车,除了油,还是修车的苦恼。你知道,我一直觉得,做汽车像盖房子,硬件风格还差一点,但软件体验、供应链管理,才是真本事——是不是?(这段先按下不表)
嗯,突然想再问个问题:你觉得,自动驾驶的是帮你减负,还是让你变得更懒?我一直在看市场,有些人反应激烈,有些人就平静得像山一样。其实我一个细节没细想过——是不是每个司机的心理期待,也会左右这个技术的爆炸速度?
说到这,现场的小情绪又跑出来:真觉得麻烦,动不动系统掉链子,带来不便。又嘲笑自己:唉,都是科技让人变得更依赖,其实最怕还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人心。说到这里,我突然卡壳了,哪天自动驾驶真能让人彻底放松,小到说,开车都不用操心了——是不是会变得更危险?还是更安全?这两者的平衡,永远带着点天命的味道。
我觉得,汽车的未来一定会带来很多但书。像这次升级,我信特斯拉不是为了取悦我们消费者,而是在测试:究竟我们这些人,是想被保护多点,还是要自己操控多点?当然我知道,不论未来怎样,车里这块小屏幕、这点微光,总能唤起我一点小期待——在不无聊的日子里,能多一堂未来课。你猜,这个测试会走向何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