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这事儿,真是“老大难”了
侬说这公交,咱们好多年前还觉得那是“金饭碗”,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门啥都靠它
记得我小时候,咱们家住老城区,公交车的车次多得很,一天到晚都跑得晃晃悠悠的,站台上人挤人
那会儿一部公交车,几乎是城市的命脉,能拉出一片天
可是,时间一晃,到了2014年,全国的公交客运量还是高达781.88亿人次哩
你想想,整个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
▶ 咋说,近几年变化真是“天翻地覆”
不过,这八年时间一晃而过,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就直接掉到353.37亿人次
你说,这事儿是不是让人觉得“啊呀妈呀”
曾经的“金饭碗”到底怎么了
其实,背后有好多原因啦
最开始那几年,客流开始慢慢少了点,但还算可以接受,毕竟政府还给点补贴
可是,从2020年开始
情况就变得“老厉害”了
那年疫情一来,交通几乎瘫痪,公交车拉不了人,收入一落千丈
你说,这叫“雪上加霜”也不过如此
▶ 出行方式变了,公交车“边缘化”了
你侬想
这阵子的出行市场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高速铁路像“闪电侠”一样,几乎把长途出行的市场都抢走了
自从2012年我国高铁网铺开,从原来的不到1万公里,猛增到2024年的4.8万公里
你说,这铁路真是“贼方便”,比起以前那种开车堵得死死的感觉
坐高铁真是“爽到不得了”
很多原本依赖公路的长途乘客,都转向了火车
公交的客流自然就少得可怜了
再说,城市里那些开车的人,多了去了,更要紧的是私家车
这还不算,网约车的出现
把公交的份额又“瓜分”掉不少
你试试,上门接送,省事又快,坐在车里喝着茶,心情都“巴适巴适的”
结果一传开,公交的收入就“啪啪”地往下降
连“金饭碗”都开始“出现裂缝”啦
钱从哪儿来,又往哪儿去
收入自然也就“缩水”了
像苏州公交,2024年的营收估计才2.28亿,可运营成本居然高达28.72亿
不光苏州,成都、天津这些城市也一样
成都公交去年挣11.23亿,但亏了1.08亿;天津更厉害,2022年收入才5.9亿,亏了7亿,负债还“飙升”到100%以上了
有的公司居然一度“发不出工资”,都靠财政来“救急”
这景象,真是“惨得很”
日子难过了 以前,公交是“公益事业”,财政补贴“巴适巴适地”多
大家都觉得它“理所当然”
可是,近些年,国家和地方的钱都得用在教育、医疗、养老,那些民生“大事”上
公交的“优先级”就“掉了个跟头”
你想,陕西渭南的蒲城,公交补贴从2016年的247.77万,直接“跳水”到2021年的9.35万,就像“杯水车薪”一样
政策一变,补贴“砍得”像“砍瓜切菜”
公交公司都“吃不消”啦
▶ 新能源公交车“惹麻烦”
再说,新能源公交车也“闹情绪”
早期推得挺火热,结果电池寿命只有5到10年,换一组电池大概要18万块钱
你看,车队一大堆,换电池的费用“天文数字”
弄得好多公司“心疼得不得了”
有的公司“扛不住”,车辆提前退出
线路一多就“断裂”得更厉害
你说,这新能源“转型”的路上
▶ 行业自救,真是“拼了老命”
不过
公交行业也不是“等死”的主儿
很多企业开始“自己动手”,想点子“自救”
像宇通客车,曾经“贼牛”的大佬,从2020年起,净利润就“掉了个底朝天”,从40亿一下跌到5亿
可他们没“认输”,反而把眼光投向海外市场
2021年,出口了差不多5000辆车,海外收入就到44.88亿,到了2024年,出口量涨到1.4万辆,营收也升到152亿
▶ 公交公司也“开挂”了,玩出花样
你想,公交公司还不只“守着老路”
南昌公交,弄了个“定制婚车”,帮新人“装扮”公交车,搞得热闹得很
南京公交也不赖,夜里跑快递,拿平峰时间,把公交车变成“快递车”
郑州的修车厂也“变身”快递分拣点,跟顺丰合作,既“活化”了资产
▶ 未来在变,公交还是“扛把子”
你看,虽然遇到这么多困难
但公交这“老伙计”还是“挺得住”
毕竟,老年人、学生、偏远地区的居民
未来,得在票价和客流之间“找个平衡点”,既不能涨得太离谱,也不能太“便宜”
还得“挖掘新收入”,比如,车身挂广告,后备箱装快递,司机也“多才多艺”点,不光会“报站”
还会“提醒快递点在哪”
咱们的公交,未来可能就不是“过去那辆老旧的车”了
而是“多功能的移动空间”
——其实,公交的未来还蛮有“希望” 咱们说到底
公共交通这个“大家伙儿”不会“死掉”的
它会变,你看,很多地方都在试新招
这阵阵“阵痛”,其实也是种“成长的阵痛”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公交还能“焕发新光彩”
我觉得,未来那种“能变身成快递车、婚车”的公交
咱们这些“老百姓”,还得继续支持它,毕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