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充满竞争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蔚来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斌如同一名穿梭风暴中的“掌舵者”,试图扭转乾坤,力求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然而,翻阅蔚来的业绩表,这个目标看似光鲜,却难掩步履维艰的现实。
回顾上半年,蔚来的成绩单不能算亮眼,但也称不上惨淡。数据显示,蔚来实现销售收入310.4亿元,同比微涨13.5%,交付了超过11万辆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30.6%。尤其是旗下中低价位品牌“乐道”的出现以及“萤火虫”的初步发力,似乎让人看到了曙光。然而,增长的背后却是深不见底的亏损窟窿。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达到惊人的117亿元,亏损幅度虽然有所收缩,但依然触目惊心。再进一步看,蔚来的总资产负债率高达87%——企业的盈利黑字目标就更显遥不可及了。
李斌之所以祭出季度盈利的“大招”,无非是想证明蔚来还有“翻盘”底气。但说实话,如今蔚来就像是端着满满一盘瓷器的小丑在钢丝绳上跳舞,每迈出一步,都需面临沉重的平衡难题。
问题的核心之一在于毛利率。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蔚来的毛利率提升至10%,对比此前的疯狂烧钱模式,的确是进步。但即便如此,按照业内人士的分析,蔚来要完成此前设下的盈利目标,可能仍需将毛利率拉高到17%-18%的水平,显然这还不是一步就能跨越的距离。
另一个致命痛点是蔚来以往引为“杀手锏”的换电站策略。不少人当初看到蔚来的换电模式觉得是一大创新,为便捷体验点赞,但事实却是现阶段内,每座换电站对蔚来来说都如一头吞金巨兽。数据表明,一座换电站的年度运营成本可达90万元,而要想实现盈利,每天需要完成60次换电任务。显然,这对销售依托本身“高端”定位且市场总规模有限的蔚来而言,是个相当严峻的考验。
那么,四季度盈利目标能实现吗?换句话说,这个阶段性胜利能拉回市场对蔚来的信心吗?答案可能没有那么乐观。以蔚来目前的销量提升幅度和现状来看,实现季度盈利的可能性仅为40%到50%。超高负债率加上换电站支出的大坑,蔚来注定要面对“销量激进冲刺”和“盈利目标达成”的左右为难。
换个角度来看,让我们从过往“大救星”特斯拉吸取教训。在国产电动车市场红海中,光靠喊口号显然行不通;单枪匹马以一追十,无论技术迭代还是市场策略,都缺乏持久支撑力。此外,仅靠传统的降本增效声明也无法复合出强有力的实际成果。
但我们也要承认,蔚来并未缺乏行动。一是推出多款成本相对均衡化的中高端车型,拓展市场包括增强用户黏性二手回波。无论后者非车载系统局限常探讨若凸显软件综合性玩法势如破。通过合理规划明确市场焦点分摊效序件迈规范补合力刷新更新频率技巧 倾斜差优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