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先别急着出手,五款10月上市新车亮点多多,新能源与燃油车齐头并进迎来新一轮竞争

说实话,看到这五款10月要上市的新车,我是一脸懵。咋说呢,貌似技术参数亮眼,但细细琢磨,还是有不少槽点和疑问。

先说极氪001,900V高压平台听着很牛逼,单枪匹马充电7分钟从10%冲到80%,听起来相当快,可我还没搞清楚一件事:国内能支持这900V的充电桩有多少?按照我手头较散的小数据估算,全国支持800V以上快充的桩覆盖率还不到5%,高压电池充电性能好说,关键是桩撑不起来,这就跟给摩托车装个火箭发动机,路上没配备高速公路一样,徒有其表。所以,极氪快充这事儿先按下不表,主要还是得看车企怎么和充电基础设施供应链协同,这不光研发得跟上,供应链也得配合,好比这900V电池就像厨房里最锋利的刀,没有合适的菜也拿不出手,刀和菜必须都准备好。

买车先别急着出手,五款10月上市新车亮点多多,新能源与燃油车齐头并进迎来新一轮竞争-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研发开发流程里提到,电池系统研发团队其实还得和充电设备商每季度开会沟通接口升级,这里隐含的博弈特别有意思。厂家肯定想加快速度拿大单,桩企倒是更倾向稳妥路线,毕竟改装设备成本高,拉高了好几波价格。倒不是某方故意刁难,而是技术升级节奏和投入产出比的拉扯。如果你没掌握这点,光看极氪标的快充时间,估计你会冲动买单。

然后再说这双腔空气悬架加CDC电磁减振,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带来的体验到底怎么样?我有个做底盘调校的哥们说:空气悬架确实舒适,但代价是重,电耗也高。重的电池已经够沉了,如果再配上复杂悬架,估计跑高速和售后维修都麻烦。况且,这玩意儿一旦出故障,修起来不比普通弹簧简单,维护成本直接上来了。估计买家拿着手头预算权衡下,很可能会对这种花哨配置有点嫌弃。

至于零百2.83秒的加速,别激动。加速三四回估计电池半死不活了,别拿量产车赛跑一样看电动车加速。跑个百米冲刺能爽,但日常代步还得讲实际续航和快充可靠性,这两块才是真金白银决定命运。这里我不否认极氪的性能造出了一些声势,但切忌不要忽略实际使用场景和用户口碑。

买车先别急着出手,五款10月上市新车亮点多多,新能源与燃油车齐头并进迎来新一轮竞争-有驾

再从极氪跳到长安启源Q05,这车是国际大师设计的,说是用了扶光设计语言,有点文艺范儿。设计预示着回应年轻买家的时尚审美,但说实话,这种吸睛设计放在同价位的小型纯电SUV里,还得靠性能和续航说话。启源Q05配的15.6英寸悬浮屏和4nm车规芯片确实能带来流畅体验,但现在同级别车不少都装得下类似硬件,你买车真是想买屏还是买能跑的车?而且提供两个电池容量,不知道核心电芯供应链是否稳定,毕竟现在电池供货N厂控制着大头,长安自己调整供应链策略已经算聪明了,这部分对售价和产品力影响很大。

有趣的是,我随口猜测一下(样本少不够靠谱)——启源Q05是不是更看重一线城市年轻用户群体?毕竟设计感和智能化配置针对这帮厌烦传统燃油车和大牌车的年轻一代,价格预估大约能撑控在15万上下,车市的价格杀戮又开始了,你们怎么看?

说实话我蛮喜欢奇瑞风云T11的,要不是高大身躯,看着像是家里买菜车进化成了移动客厅。超过5.2米的长度,3120mm的轴距,放眼市面上大七座SUV,这个格式很诱人。30英寸副驾连屏和17.3英寸后排屏幕做信息娱乐区,简直冰箱彩电大沙发搬了个家装轮子,躺在车里刷剧听歌都不成问题。朋友开着类似配置的车跟我说:我这车孩子好喜欢,后排可以玩得不闹腾,爸妈还能安稳睡会儿。真实场景体验我觉得这个更打动人。

买车先别急着出手,五款10月上市新车亮点多多,新能源与燃油车齐头并进迎来新一轮竞争-有驾

动力方面用1.5T增程,纯电续航200多公里,覆盖绝大多数日常通勤,挺实用的。不过得说,这套增程系统被说有点多此一举,有人嫌换电池能搞定。其实这技术供应链里,增程器相当于备用厨师,电池有事还能顶。只是比起纯电,增程系统的复杂度和后期维护可能高些,车主得花点情绪和信心去理解它。你开过增程车吗?体验如何?我这边见过三个不同品牌增程车主,感受差别还挺大。

比亚迪唐DM-i 175KM版配了鼎鼎大名的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我跟销售聊过,他说:这套系统对咱们上下班堵车帮不少忙,尤其是高速突发情况处理得真的比人工稳。不夸张地说,这套辅助系统如今已经进入国产车主流阵营,用量还是挺大的。新能源汽车对安全配置的升级,多少也解了不少后顾之忧。尤其唐DM-i的油耗表现,4.7L/100km,估计日常开下来,百公里纯油耗支出大概40块钱左右,算下来拥有成本很实际。

买车先别急着出手,五款10月上市新车亮点多多,新能源与燃油车齐头并进迎来新一轮竞争-有驾

说点题外话,大家都说花里胡哨没用,关键是质量,我深以为然。新车参数写得再帅,也得过硬才顶用。就像我朋友修理厂小李说:有的车启动灵敏度高,但没半年各种传感器报警,整天跑维修站,车主烦死。车市技术花招层出不穷,老百姓掏钱买的是安心,不是作秀。

最后轮到奔驰CLA EV,这纯电车的续航真是吓人,CLTC给出866公里,快充10分钟补380多公里,理论上这续航和充电效率,是目前豪车里佼佼者。配置也绝对豪华:三块大屏整合MB.OS系统,居然还用上了豆包大模型的语音助手,听起来科技感爆棚。不过我一直认为豪华车型上那些高科技,用着舒服是好事儿,但维修成本也是硬指标,不知道奔驰能不能找到既豪华又亲民的平衡点。日常用车中,装了前备厢这种设计细节很讨喜,实用性提升不少,这些细节往往比啥零百加速更打动家用用户。

这几款车里你怎么看待充电快与充电基础设施不匹配的矛盾?这两者激烈博弈背后,到底谁会让消费者成为最大赢家?咱们买车其实不是纯看参数,更像看家电合适不合适自己厨房那样简单实用。车有多重?养了多少电池?维修贵不贵?这些细节,可能比数字能给你带来的爽感更重要。

买车先别急着出手,五款10月上市新车亮点多多,新能源与燃油车齐头并进迎来新一轮竞争-有驾

我这儿还有个问题,大家买车到底喜欢冰箱彩电大沙发这种家用舒适型,还是性能堆出来的赛道利器?这选择背后,藏着怎样的消费心理和生活方式?倒是挺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