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台电机,三千多马力,比“万吨巨轮”还猛?仰望U9到底图啥

四台电机,三千多马力,比“万吨巨轮”还猛?仰望U9到底图啥

01
电机马力堆成山,真有用吗

上周一个做汽车改装的朋友,拿着工信部新数据来问我。
他一句话就把我问住了。
四台电机,2220kW,三千匹马力,这仰望U9,跑高速能带动地球自转吗?

说实话,咱见过马力大的。
法拉利、布加迪、坦克都试过,好像还没见过这种“堆数值”的操作。
以前觉得两三百马力就蛮猛的。
结果现在,国产纯电跑车,直接干到布加迪Chiron(1500匹)两倍,还有美国M1A1坦克都只配当个小弟。

三千匹是啥概念。
一艘五万吨的散货船,那发动机三层楼高,也才一万匹。
仰望U9这功率,硬算下来,四台拉个小巨轮下海估计都够呛。
这不科学。

其实普通人真开不着这么大马力。
厂里测试时,我坐了两圈。
油门踩下去,感觉心脏有点悬。
轮胎和地面都在叫,像是给小区充气泵装了反应堆。
大部分人开这种车,速度感还没来得及享受,先是脑袋晕。

02
马力“膨胀”,成本真的暴涨吗

很多人觉得,这车一出来,价格肯定飞天。
四台电机,几百kW一台,加起来,岂不是要两三百万才买得起?

其实吧,也未必那么可怕。
这一年,比亚迪高功率电机量产速度吓人。
现在人家汉L,二十多万售价,都能给你580kW的电机。
所以仰望U9,单台555kW的电机,单独算价格,也没贵到让你怀疑人生。

按照现在的大规模采购价,技术水平差不多的电机,二十多万到三十万块一台。
四台一起用,八九十万的成本打住。
别和布加迪、帕加尼、科尼塞克这些进口超跑去比。
那些一台就是“可望不可即”。
仰望U9现在干脆直接扔了所谓“超跑门槛”的遮羞布。

这里插一句,这么大马力放到四驱纯电车上,前后左右都能独立控制,开起来确实有点像躺在动感单车上加涡轮。
以前油车玩发动机调教,拼的是极限工艺。
现在电驱模块化,大功率像卖电视一样按块升级。
所以说“成本高不可攀”这套老路,没啥用。
这是新能源“卷”出来的新世界。

03
和布加迪比?其实是面子和技术的博弈

身边有个老客户,开惯了豪车,前阵子试驾了仰望U9。
试完只说两个字:晕菜。
习惯了,后来就习惯了,反正超速还是控。

其实我理解比亚迪要这么做。
不是想卖多少台。
而是让全世界都记住,这家中国公司能量产3000匹马力的电动车,还能直接量产,敢写在工信部公告上。

小米SU7 Ultra出来时热度也很高,1548马力。
仰望U9直接翻倍。
我国新能源品牌就是要把那些欧洲、美国传统超跑逼出舒适区。
以前国产车只能仰望,现在直接用马力“仰望”世界。

当然,也有朋友吐槽:
‘用户买一台家用电动车,又不是下赛道,还堆这玩意干嘛?’
我说,这就和你手机内存不用看,但品牌非要给你上个1TB一样,别问,问就是牛。

其实大马力电机用在普通家用环境下,远远没法用满。
但这就是技术show肌肉。
新能源江湖,谁的数据更夸张,谁就是大哥。

04
堆马力等于更好开?老司机实话实说

说人话就是,动力冗余是一回事,实际体验又是另一回事。
三千匹马力,不代表你跑的更舒服。
多数情况下,全开模式你还没适应,电控就帮你限制了。

不过有一说一,这些技术卷到头,对家用其实也有溢出效应。
比如平台电机下放到二十万级别,日常市区加速已经让油车没有还手之力。

最怕的还是啥?
开跑车的心,只有家用车的命。
别盲信参数。
也别小看国产车的野心。

讲道理。
见过世界的马力怪兽以后,路上的每一台家用新能源,其实都在享受技术红利。

反正我现在选电车,只看安全和智驾。
马力,留给你跑赛道或者朋友圈发照片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