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全下架!厂商紧急改方案,明年旧车停售倒计时

最近,很多人都发现了一件怪事儿。

平时在购物网站上随便一搜就能看到琳琅满目的电动车,现在却好像集体“蒸发”了一样,点进去一看,不是“商品已下架”就是“库存紧张,正在补货”。

一些人以为是商家又在搞什么促销前的“饥饿营销”,可跑到线下的实体店一打听,才发现情况远比想象的要复杂。

电动车全下架!厂商紧急改方案,明年旧车停售倒计时-有驾

店老板们也是一脸无奈,告诉你说,老款式的车子基本都卖得差不多了,想买也得抓紧最后的机会,因为以后这些车就再也不让卖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端端的电动车,怎么说下架就下架,说停售就停售了呢?

这背后,其实是一场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出行安全的行业大变革。

这阵风,并不是毫无征兆地刮起来的。

咱们得把时间往前倒一倒,才能看清楚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实际上,国家对电动车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已经推行了好几年。

大家可能还记得,从2019年开始,一个被称为“新国标”的规定(《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就开始正式实施了。

这个标准给电动自行车划了几条硬杠杠:最高车速不能超过25公里每小时,整车重量不能超过55公斤,电机功率不能大于400瓦,而且还必须有脚踏板。

这个标准的出台,就是为了把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区分开来,因为在当时,市面上大量所谓的“电动车”,速度快、车身重,本质上已经是摩托车的范畴了,但它们却没有相应的驾照、保险和牌照管理,在路上横冲直撞,安全隐患非常大。

电动车全下架!厂商紧急改方案,明年旧车停售倒计时-有驾

然而,政策出台后,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

一些厂家生产的电动车,出厂时是符合标准的,但却偷偷留了“后门”,买回家后,车店或者用户自己简单操作一下,就能把速度限制解开,让“小绵羊”瞬间变成“小猎豹”。

这种被“解速”的超标车,虽然满足了一部分人对速度的追求,但也为交通事故埋下了巨大的雷。

更要命的是,为了追求低成本和长续航,很多车辆使用的锂电池质量参差不齐,加上不规范的改装和充电习惯,导致电动车起火事故频发。

相信大家在新闻里都看到过不少触目惊心的画面,电动车在楼道里、在家里充电时突然起火,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

根据统计数据,仅仅是2023年一年,全国上报的电动两轮车火灾就高达两万多起,比前一年增长了近两成。

面对这样严峻的安全形势,更严格、更具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就必须出台了。

这次让所有厂家“连夜改方案”的,正是一项直击问题核心的全新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

这个新标准将在今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它对电动车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部件——锂电池,提出了极其严格的安全要求。

简单来说,这个新规要求电池本身必须具备“热失控报警”功能,也就是说,一旦电池内部出现异常高温,它得能提前发出警报。

更关键的一条是,就算电池内部的某个电芯真的发生“热失控”(也就是俗称的要起火爆炸了),整个电池组必须保证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

电动车全下架!厂商紧急改方案,明年旧车停售倒计时-有驾

这宝贵的5分钟,就是留给人们发现危险、紧急逃生的“黄金时间”。

现在大家应该就明白了,为什么那些老款电动车会突然集体下架。

因为它们所使用的电池,绝大多数都达不到这个堪称“严苛”的新安全标准。

对厂家来说,与其等到11月1日新规生效后,被强制禁止销售,落得个产品积压、违法受罚的下场,还不如现在就主动停产清仓,抓紧时间调整生产线,全力生产符合新标准的新款车型。

所以,这并不是厂家和我们消费者“翻脸”,而是整个行业在安全这根红线面前,必须进行的一次“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新。

当然,道理我们都懂,安全第一嘛。

但具体到我们每个普通人身上,这个转变过程确实会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阵痛”。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新车变贵了,也变慢了。

过去两三千块钱能买到一辆跑得飞快的车,现在符合新国标的车,价格普遍要高出一截,而且速度被牢牢锁死在25公里每小时,一超速电机就自动断电,让很多习惯了“风驰电掣”的上班族感到很不适应。

有人抱怨说,这速度比自己骑自行车快不了多少,通勤效率大大降低。

电动车全下架!厂商紧急改方案,明年旧车停售倒计时-有驾

对于价格上涨,其实也很好理解。

新的电池安全技术需要更高的研发和制造成本,比如更复杂的电路保护系统、更耐高温的材料、更精密的生产工艺,这些最终都会体现在售价上。

可以说,我们多花的这部分钱,很大程度上是为“安全”买单。

至于限速,这确实是出于公共安全的综合考量。

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上,电动车作为“肉包铁”的交通工具,速度越快,发生事故时的危险系数就越高。

25公里每小时这个速度,是在便捷性和安全性之间反复权衡后得出的一个平衡点,它能确保在大多数情况下,骑行者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刹车距离,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伤害程度。

同时,这场变革也让整个电动车行业经历了一次大洗牌。

那些过去依靠低价和“可解锁”等灰色操作生存的小品牌、小作坊,因为没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去进行产品升级,在这轮浪潮中基本上被淘汰出局了。

这虽然看起来很残酷,但从长远来看,一个清除了劣质和不安全产品的市场,对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

而像雅迪、爱玛、九号这些有实力的大品牌,虽然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但它们更有能力抓住这次机会,通过推出更安全、更高品质的产品,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总而言之,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电动车“换代潮”,是国家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产业健康升级而采取的必要举措。

虽然短期内,我们可能需要适应更贵、更慢的新产品,甚至会感到一些不便,但这种改变换来的是一个更有安全保障的出行环境。

从长远来看,当一个行业的发展不再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当技术创新真正服务于人的时候,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每一个身处其中的普通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