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工厂里,灯光浸泡着每一块钢板。沿着流水线走过去,能听见机器人手臂挥舞时的嗡鸣,偶尔夹杂着工人们低声交流。生产线后面是一间小会议室,白板上写着“下个月交付目标”,几个身着浅灰制服的工程师正对着三维渲染图指指点点。门外有人打趣道:“又要加班熬夜了,问界一个月能卖这么多,你们奖金吃得下吗?”屋子里寂静两秒,然后笑声绵延。转个身,听见有人悄声说:“现在咱们算是华为的车企了吧?到底是扬眉吐气,还是低声下气?”我看着这画面,不禁想问——如果你是这家企业的员工,一边数钱,一边被人嘲讽‘卑微’‘小弟’,你会怎么想?
讲究证据链,比情绪靠谱得多。华为和车企的绑定,究竟是高光时刻,还是卑微落魄?先摆资料。过去几年,传统车企日子非常难过,燃油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很多国产品牌账面数字惨淡,技术突破慢得像过冬的蜗牛。白纸黑字写着:赛力斯,曾经亏得眼冒金星,几乎要被市场淘汰。结果与华为合作后,问界系列销量暴涨,产线爆满,连老板都开始谈理想人生而不是现金流。别的不说,老板最怕的不是被叫“小弟”,而是明天裁员没人接盘。合作之后,业绩直接翻了两番,奖金发到手软。这不是神话,是公告里冷冰冰的数据。
现在坊间流传的“车企卑微论”,其实挺有意思。本来大家都喜欢讲点民族骄傲的故事,但说到底,企业首先要活下去。活着才有资格谈面子。天下没有谁愿意当“小弟”,但比“小弟”更惨的是“尸体”。历史主页上,诺基亚就是妄图技术自主最后被时代拍在沙滩上的典型。车企如果死抱着旧模式不放,那想想二十年前的那些合资厂,拿着对方的技术和图纸,一边给德国日本老板送钱,一边被当作励志标兵。没人说那叫卑微,因为大家都默契地认同彼时资源和技术的贫乏是现实,但没办法,那是历史局限。
回到华为,车企和华为之间的合作不是以前那种“你出主意我出力气”的流水线代工。现在的模式更像联合研发,车企要动脑更要动手,华为给技术,车企出经验,两家是真的绑在一条船上,同舟共济。比如赛力斯自己掌控生产线和品质,华为把智能驾驶、座舱交给他们,不仅资源互补,还风险共担。万一销量砸了,两家共同扛损失,没谁能一边赚一边看对方哭。这种模式本质是利益共享,风险共同承担,是典型的现代产业链协作。过去拿死工资,现在是分红吃肉,谁卑微谁清醒其实很明确。
有人以为“华为小弟”是新版代工厂。其实看看设备采购、研发话语权、决策流程,全都不是一边倒。甚至华为自己都在说,要车企专业造车,华为只贴牌赋能,不涉股权、不做掌控。如果要讲卑微,前头合资模式才是祖师爷:发动机、底盘、控制单元全是外方说了算,中国车企动手不动脑,利润分成还小气得很。现在能自主选电池、把控制造,华为注入智能灵魂,这比过去要像样得多。国内外都越来越强调“模块化合作”,丰田采购比亚迪的三电系统,大众找小鹏合作平台,本地与外企之间都是各取所需,别把头抬得太高,地心引力从来不站在民族自尊心一方。
其实,大家嘴上嘲笑卑微,心里还是悄悄羡慕。现实世界里,“卑微”不是道德标签,更像个经济学现象。车企要过冬,华为递过去技术,能活下来才是最大本事。技术革命不是人人都能一锤定音的,更多的是你追我赶、时刻迭代。过去几十年,“卑微逻辑”遍布全球。韩国车企拼命给日本借鉴技术,美国车厂照学德国底盘,比亚迪给丰田供电池。产业生态最怕闭门造车,拼得过开放合作吗?一个企业,卑微是被迫的,但能用别人的技术让自己活下去,卑微得起才强大。
如果说合作有可能损失主导权,这个问题其实早就有。人类历史上的技术合作,永远是动态平衡。短期看似失控,长期看,是不是能逐步拿回主动权,要看自己有没有在合作中进步。华为赋能,车企提升制造和品控,都在摸索着找各自的价值增量。说一句讽刺话,这也是吃饭的智慧——你抢不过饭碗,先把技能学到家;别人递碗给你,有本事拿住,把米饭盛满了,剩下的锅也能轮到你。
当然,这种现实未必浪漫。身为行业里的老油条,见惯了“技术帝国”一夜剧变,又练就了点冷峻本事:朋友变敌人,昨日卑微今日互联。身边的工程师自嘲,“以前学人家技术叫‘承接’,现在给华为配合叫‘赋能’,其实都离不开揣摩老板的脸色。”黑色幽默归黑色幽默,工资涨了、奖金多了,是实打实的市值。中国汽车产业想要冲下一道竞赛门槛,靠自己的积累慢热一百年也许刚刚够用,但借助华为的东风,这一夜之间就能把窗口期牢牢攥在手里。时代不会等慢半拍的人,产业迭代永远无情。
所以,别光盯着“卑微”这个词,真正面对市场寒冬时,是专注造车、技术自救,还是抱紧新盟友、抢先突围,才是真正分高下的路口。与其纠结尊严,不如关心自己明年的年终奖是否还能发。卑微与傲慢之间,活下来的公司才有资格讲历史。真正的问题是:下一个技术浪潮来临时,你是准备继续合伙,还是敢于单挑?对于那些还在犹豫的车企,有没有勇气放下身段,跟上风口?或者,到底什么才是主导权的最佳位置?
时代的席卷里,“卑微”是标签,也是弹药。你会在意自己一时低头,还是更在乎谁能活到最后?这个答案,每个厂房里的灯光,都在静静等你回应。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