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土地市场开闸,一宗重磅地块入市,释放什么信号?

朋友们,今天我们聊点硬核的。

大部分人看到《三亚挂牌出让1宗地》这种新闻,眼皮都不会抬一下,划走的速度比肌肉记忆还快。

毕竟,政府卖地,开发商买楼,盖好房子再卖给你,这套流程闭着眼都能背下来,索然无味。

但你错了。

如果你真的点开这份编号为“三自然资告字〔2025〕24号”的公告,并且坚持读完,你会发现,这里面藏着一场关于城市未来的豪赌,比你看的任何商战剧都刺激。

三亚土地市场开闸,一宗重磅地块入市,释放什么信号?-有驾

这根本不是一次普通的卖地,这是一份写给未来挑战者的战书,是一场用真金白银做赌注的城市级对赌协议。

让我们先看看标的物。

三亚天涯绿谷,两块地,加起来9万多平米,差不多13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挂牌起始价,7211万。

看到这儿,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便宜。

在三亚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这点钱够干啥?

够不够给一个网红楼盘打个地基都不好说。

别急,魔鬼都在细节里。

这块地的规划用途,不是你们心心念念的海景豪宅,甚至不是购物中心,而是一类物流仓储用地和一类工业用地。

翻译一下,就是盖大仓库,搞生产线。

这就很魔幻了。

三亚,一个靠阳光、沙滩、比基尼和免税店活着的城市,突然要在“天涯绿谷”这么一个听起来诗情画意的地方,搞工业和物流?

这是什么操作?

难道以后游客的伴手礼,是从旁边工厂流水线上刚下来的“天涯牌”螺丝刀吗?

更骚的操作在后面。公告里专门提了一句,这项目属于“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

这六个字,才是全文的题眼,是解开所有谜题的钥匙。

什么叫“平急两用”?

和平时期,它就是快递小哥的应许之地,是你双十一剁手战利品的周转中心,是维持这座旅游城市日常运转的毛细血管。

三亚土地市场开闸,一宗重磅地块入市,释放什么信号?-有驾

你的生鲜,你的日用,你的免税品,都从这里出发,送到你手里。

这是“平”。

当风云突变时,它就是城市的生命线,是安全感的物质形态。

想象一下,极端天气封岛,或者其他什么黑天鹅事件发生,游客和居民的基本生活物资从哪来?

就从这个“急”时启动的战略储备中心来。

看明白了吗?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项目了,这是三亚在为自己的城市韧性上保险。

当一个城市的主要产业极度依赖外部环境的稳定时,它的神经必然是脆弱的。

过去几年发生的事情,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课。

当沙滩上空无一人时,城市靠什么呼吸?

靠的不是海风,是物流和物资。

所以,这块地,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背负了超越商业的使命。它是一颗战略棋子。

既然是战略棋子,那就不能随随便便交给一个只想赚快钱的房地产暴发户。

于是,我们看到了全篇公告里最精彩的部分——那个被包装成《海南省产业项目发展和用地准入协议》的“对赌协议”。

政府不是房东,是VC。

这7211万不是地价,是天使轮投资。

土地是股权,而你,竞买人,就是那个被选中的创业团队。

政府说,地,可以便宜点卖给你。

你看,评估价6890万,加上点税费,凑个整7211万,拿走。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三亚土地市场开闸,一宗重磅地块入市,释放什么信号?-有驾

你得跟我签个协议,立下军令状。

投资强度,仓储用地每亩不低于200万,工业用地不低于230万。

这是你的注册资本,得实缴。

项目达产后,年度产值,仓储用地每亩不低于120万,工业用地不低于260万。

这是你的营收目标。

年度税收,仓储用地每亩不低于12万,工业用地不低于3万。这是你给股东的分红。

一条条,一款款,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完不成怎么办?

公告里写得明明白白:“出让人有权要求受让人按照出让时的土地市场价值(即未适用产业地价优惠的土地价值)补交地价款。”

翻译成人话就是:完不成KPI?对不起,请把当初给你的折扣,连本带利给我吐出来。

什么叫专业?

这就叫专业。

用资本的逻辑,干政府的活儿。

它完美地解决了一个终极难题:如何筛选出真正想干事的人,而不是玩票的投机者。

一个只想囤地居奇、坐等升值的开发商,看到这份对赌协议,腿肚子都会转筋。

这玩意儿比项目本身还难搞,天天有“甲方爸爸”拿着小本本给你算KPI,这谁受得了?

但一个真正深耕物流产业、有长期战略眼光的实干家,会觉得这是天大的机会。

政府用土地价格的优惠,换取了产业发展的确定性,而企业用未来的业绩承诺,换取了当下的发展空间和成本优势。

三亚土地市场开闸,一宗重磅地块入市,释放什么信号?-有驾

这是一场基于实力的公平交易。

所以你看,竞买资格审查也很有意思。

除了常规的“失信被执行人不得参加”之外,还特别强调,要由“三亚市天涯区人民政府初审”。

这个“初审”审什么?

审你的钱吗?

那只是最基础的。

更重要的是,审你的“基因”,审你的履历,审你到底是不是那个能完成对赌协议的天选之子。

这块地,压根就不是给所有人准备的。

它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是在为那个最合适的“产业英雄”量身定制的舞台。

想上台表演,先得在台下把十八般武艺都亮一遍。

所以,让我们把整个逻辑链条重新梳理一遍:

一座极度依赖旅游业的城市,在经历过现实的毒打后,决心补上自己供应链和应急能力的短板。

它拿出一块战略要地,但并不打算用传统的方式把它卖给出价最高的人。

它设计了一套精巧的“对赌”模式,以土地价格的优惠作为激励,吸引那些真正有实力、有远见的产业玩家入局。

它通过严苛的KPI和惩罚机制,过滤掉投机者,确保这块土地能真正服务于城市的长远战略。

最终,它得到的不仅仅是7211万的土地出让金,而是一个能稳定运行的“平急两用”基础设施,一个更具韧性的城市安全网络,以及一个产业结构更多元化的未来。

一石三鸟,一箭三雕。

一纸公告,字字带风,刀刀见肉。

这背后是城市管理者对经济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风险的清醒认知。

所以你看,哪有什么简单的买卖。

每一块土地的出让,都是一次城市发展方向的精微手术。

浪漫的椰林风光背后,是冰冷而精准的KPI考核和资源配置。

这,才是成年人世界里,最硬核的浪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