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汽车媒体还是消费者,只要你看的发布会够多,都会发现自己变了。
变得是什么呢?变得是不再两分法了。
大概6年前,中国汽车市场里随着新势力的加入,带起了一场反油车的趋势。因为智能+新能源的组合体验很好,所以油车开始从主流变成了THE Others。但随之,也有很多人坚定的站出来变成了反新能源的,口号是,打死不买电动车。
但,人类就是这样,每接触一些新事物,就可能改变旧认知。比亚迪在2021年带动插混的崛起,这直接掀了油车的桌子,油电同价、电比油低、油比电低,争个不停。然而,随着2025年上半年结束,看看燃油车排行榜里,前30名依然能月销破万。所以简单来看,想掀了油车的桌子,这似乎成了伪命题。其中,掀了日系车的桌子更是如此,但现在一切开始变化。
日系混动的堡垒,在被悄悄攻破
上市1天时间,大定1万台,新车共推出7个版本,上市限时指导价在8.18万-11.78万元。同时还有极低的馈电油耗,超长的续航里程,一个超过不少合资中级车的轴距等等。
这些就成为了能在市场里掀桌子的理由,而且,看完细节之后,这种观点会更加笃定。
车长达到了4918mm,轴距为2845mm,内部空间上,前排座椅深度514mm,大腿覆盖率88%,腿部可伸展距离1080mm;后排腿部空间950mm、膝部空间132mm,同级最大。首发搭载全新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支持语音盲操,支持可视化车道引导和巡航红绿灯功能的高德810地图导航,支持华为Hicar等全覆盖的手车互联全家桶。
支持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3方案。支持高速NOA领航辅助和APA自动泊车等功能。首发搭载了雷神AI电混2.0系统,电混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47.26%,配合行业首个基于AI场景引擎的动力域智能体“星睿AI云动力2.0”,吉利银河A7在CLTC工况下,百公里馈电油耗2.67L。
然后,在7个版型中,2个版本是无智驾辅助,有基础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
SKU划分的很清晰,没有智驾辅助的版本有2款,有智驾辅助的有5款,给消费者充分的选择。
如果是只追求代步的用户,那就把大空间、低油耗、长续航、颜值、价格一次性都拉到底。
如果是追求智能的用户,它也能给到10万元级目前很前列的体验。
所以,如果现在是要花10万元买车的人,很难不多看银河A7几眼。
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吉利银河A7激起的舆论还更大。在发布会之前,它刚刚到日本进行了测试。当地人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会被中国混动车打败。银河A7以2.45L/100km的油耗实测成绩,刷新日本节油纪录,让中国车在混动技术的油耗表现上压倒丰田和本田。 在日本WLTC标准下跑赢对手,击败本田INSIGHT与丰田AQUA,这意味着日系混动的堡垒,正在被攻破。
吉利银河,已经找到了爆款逻辑
不过,从吉利的角度来看,这些并不是为了掀桌子,而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换言之,吉利银河通过不断的打磨和试错,研发出了自己的爆款逻辑。
在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看来,银河如何保证能够赢?答案并不意外,因为已经多次说过。
第一,吉利要充分的进入大市场,在轿车的领域,混动家轿市场容量最大。吉利银河既然要做智能精品车的引领者,这个最大的细分市场,就一定要进入。第二,信心来自于充分的准备。首先第一个要搞清楚现在用户的一些痛点。为什么吉利银河A7有信心成为颠覆者,就是五大价值颠覆。
家轿用户的痛点是空间不够大。做了很多用户调研后,最后决定轴距一定要做2800mm以上。近十年国人身高增长了10%,至少两个人身高坐在后排要翘起二郎腿,而且还要保证前排驾驶员能够有充分空间去操控。另外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现在有很多车拥有百变空间,那家轿能不能实现百变空间?最终,银河A7所有的座椅都能够平放、放倒,副驾驶跟后排还能连成一张床。
痛点还在于家轿的能耗。吉利希望银河A7不管谁来开、不管怎么开,都能始终保持2L级油耗。另外,银河A7的安全、智能方面,也都是围绕用户痛点打造。
找到真正的需求,再打破每一次边界,这就是吉利银河的爆款逻辑。截至目前,银河每一款产品都是细分市场的标杆,星愿7月销量超过4.4万,今年一直是全品牌、全品类的第一;银河E5现在保持每个月过万;星耀8连续12周蝉联中国中高级插混轿车市场销冠。打造爆款的逻辑很简单:以市场为导向,用户为中心,掌握用户的痛点,并把用户痛点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配置,满足用户的需求。
当然,这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包括从想法到逻辑,再包括打破自己的信息茧房。 吉利整车研究院院长易新宇,给到了相关的答案。
很多技术工作都是长期积累的成果,在竞争比较激烈的市场里面谁能够把产品做得更好、谁能有持久的生命力,不是靠某一个概念或者某一个维度,只有靠全方位的竞争优势,才能够征服用户,让用户买单。
吉利从研发来看“做得多,说的少”, 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跻身第一行列;最近的千里浩瀚,马上要跻身世界一流;架构和安全一直以来就是世界一流;能耗控制,三电技术,都是断代式的领先,接下来AI方面的突破和努力,也一定是代际领先的,己建立了好几个大模型,而且细分垂直领域也有深度的迭代。
而能耗为什么能做到第一? 硬件是基础。第一是发动机热效率,第二是电驱能量转换的效率,这两个是硬性标准,不能比别人差。发动机方面,在燃油车领域,吉利星瑞2.0T发动机,就已经做到这个行业的前列了,并持续把发动机的热效率做到全球第一。电驱能量转换的效率方面,现在对多个电驱,多个梯度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通过布局覆盖400V至800V全电压平台的多梯度电驱系统,满足不同产品需要,电驱效率做到行业第一,这是两个硬性指标。
但这方面提升是有限的,热效率比别人多做了1%,油耗也就省了零点零几。真正最大突破的就是AI。星睿AI云动力2.0这套系统。很早就布局了,吉利现在市面上有几百万台新能源车在跑,每一台车都要随时根据环境、驾驶习惯,根据电驱和电池的温度等环境进行适度的匹配,这么多车都要计算,首先必须要具备算力。
过去油耗为什么做不好?常见就是能量回收、低中高节油模式、舒适模式、性能模式等,加在一起顶多是36种工况。以前吉利也是这么做的,就是对应36种工况,控制电耗。但现在结合每个人的驾驶习惯、车辆的使用状态,结合环境、导航路线、结合海拔、湿度等,它是上亿种组合,必须通过AI大模型自己做决策才能实现。我们现在提出来,谁来开这辆车、怎么开这辆车、在哪儿开这辆车,都是2L级油耗。按照自己的习惯多开,里程越长,越开越顺,越开越省,体现了这套AI大算法的逻辑。
写在最后:
今年1-7月,中国星销量为71.4万辆,吉利银河为64.3万辆,目前为止,加起来超过了130万辆,今年后面几个月,吉利的目标是一定要过200万辆。但200万辆还不是吉利的最终目标,超过目标后还要继续向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