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星途换帅内幕:长城系空降,技术牌能救高端命?
星途营销中心最近上演了一出“换帅大戏”。原总经理黄招根被调去搞机器人,接手的张梦元和刘赫宁都是长城系出身。这场人事地震背后,藏着奇瑞高端化路线的焦虑与挣扎。
内部消息透露,这次换血绝非普通轮岗。黄招根在星途品牌爬坡期突然离场,接任的张梦元三年前从长城跳槽,如今杀了个回马枪执掌营销。更耐人寻味的是刘赫宁——同样来自长城,现在要统管整个星途营销。两位“长城系”高管空降,明摆着要对星途的营销体系动刀。
“现在开项目会,星途坐C位,连烟灰缸都是它先挑颜色。”这句内部调侃暴露了奇瑞的算盘。李学用嘴上说星途是“唯一独立布局”,实际上7月份刚把星途塞进奇瑞品牌事业群。研发、造型、销售看似独立,服务和公关却被集团一把抓。这种既要独立又要资源的拧巴姿态,恰恰说明星途的尴尬处境。
销量数据更扎心。风云T11和星途揽月C-DM同平台生产,配置相近价格却更低,订单量直接碾压。自家兄弟内斗已成定局,更别说外面还有魏牌、极氪虎视眈眈。有经销商吐槽:“客户进来先问能不能优惠,听说星途比风云贵扭头就走。”
技术牌成了最后救命稻草。李学用承诺把智驾、智能座舱、固态电池都优先给星途,ET5更是堆上麒麟电池、征程6P芯片、华为ADS2.0三张王牌。但问题在于,2025年的电动车市场,谁家还没点技术储备?当“科技感”成为行业标配,星途的差异化在哪?
我翻遍星途最近的宣传稿,“科技”“豪华”两个词快被用烂了。但在成都车展上,有观众直言不讳:“内饰质感比不过新势力,智能体验又追不上华为系,所谓高端就剩个价格高端?”这话虽狠,却戳中了星途的软肋。
更让我担心的是奇瑞的“多生孩子好打架”策略。整整11个品牌在手上,从10万的捷途到110万的纵横系列,资源分散已成定局。李学用搬出大众集团来辩护,但大众旗下品牌各有明确边界,而星途和风云的技术路线却越走越近。
11月的星途品牌之夜,将是新团队的首秀。张梦元带来的长城式营销打法,能否唤醒这个沉睡的高端品牌?现在星途最需要的不是更多技术堆料,而是一个让用户愿意买单的独特理由。
毕竟,在2025年的中国车市,光靠“技术年票”已经不够了。当消费者越来越精明,星途要思考的是:除了参数,还能给用户什么无法替代的价值?这个问题不解决,换再多人也只是在死循环里打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