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华为再合作,启境转型拼产品,余承东式人才成关键

事情发展到了今天,难免让人想问一句:“华为和广汽,又一次合作,真能碰出火花来吗?”大家都知道汽车圈一水儿的事儿,合着合着散,散了散了又合。广汽和华为的故事仿佛一部剧,主角回马枪,反派暂时隐身,观众坐等翻篇,可剧情左右不过是那几个问题——这回能不能真把“启境”干成事?广汽真的等得起吗?华为还能再复制一个“余承东”把天花板顶破吗?

咱们得现实点说,启境汽车“出生”得挺复杂。这是广汽和华为华望汽车旧故事的延续,也是二者在智能化新战场的突击队。广汽能把最值钱的一张牌——埃安,干脆增资给了“华望”,还把握紧控股权,这力度不小。但你别忘了,这背后直白得很——广汽过去这两年流年不利,成绩单一摊,全是刺眼的红字。曾经什么合资王牌,丰田、本田、传祺,样样掉链子。只有广汽丰田还算稳,剩下的都在下坡路。这和天猫打折季似的,赢家永远只有那么一家,剩下的拼的是谁亏得慢。

经济下行,新能源渗透改变了老一套赢法,广汽自己也承认“战时状态”,满打满算一年卖100多万辆,合资也兴致不上去了。利润亏空,现金流固然还有点家底,但啥时候都不能指望拆东墙补西墙就行。广汽已经是走到墙角的拳击手,得换打法了。

所以,启境其实不光是广汽的新品牌,是救命稻草,是最后一搏。什么流程革新,供应链优化,干部轮换,这些如果是“热身”,那能不能硬拼还得看产品硬不硬。这就引出谁能助力,谁能撑起场面?华为往那一站,技术供应全家桶,别说客户和媒体心头得惦记,其他对手也睡不着。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市场上总拿“余承东”说事?“一个好的产品经理能救活一家企业”——这不是玩笑。在今天的中国新能源车圈,产品经理不是在后台开会的,是台前刷屏引流的,是点石成金的。

不能否认,余承东一出现,鸿蒙智行“五界”直接上热搜。问界从跌地爬到头部,享界和智界销量火箭弹一样蹿升,连江淮都翻身成了“百亿大佬”,广汽羡慕不嫉妒?反思下,是不是自家缺个“带货的狠角色”。

广汽华为再合作,启境转型拼产品,余承东式人才成关键-有驾
广汽华为再合作,启境转型拼产品,余承东式人才成关键-有驾
广汽华为再合作,启境转型拼产品,余承东式人才成关键-有驾

行业有句话:“有产品、有技术、有流量,三位一体,赢一大半。”华为打通了产品和技术,余承东则是顶配的“流量加速剂”。他不是嘴炮,真能把产品死磕出来,《问界M7》爆改收获疯传,《享界S9T》旅行版首发一夜1万辆订单,这就是狠。

你要问,为什么别家汽车公司拼死拼活,广告费砸两车间的钱,销量也平平?看看人家华为怎么用“明星经理人+品牌信用+极致产品”合成一剂猛药。每场发布会都是带货现场,每个大定数据后头都有一双余承东熬红的眼。

广汽华为再合作,启境转型拼产品,余承东式人才成关键-有驾
广汽华为再合作,启境转型拼产品,余承东式人才成关键-有驾
广汽华为再合作,启境转型拼产品,余承东式人才成关键-有驾

还是那句话,今天这种智能汽车大战,产品力当然要卷,卷技术卷续航卷体验,但最后的彩头往往让会说、敢冲的“卷王”拿走。广汽也许拥有资源、团队、技术,但在大流量社会里,不会讲故事,卖点再好也没人听。

现在回看,鸿蒙智行“五界”之争就是个流量分配机制。大家什么极狐、享界、问界、尊界、智界共同打包亮相,每一个都有华为技术的底色,每一个都能分到“余承东”流量的光。可是新独立的“引望”模式,说白了,华为把车BU拆出来,做Tier1专供,再牛也是做供应商,没了“亲儿子”体贴入微的资源分配,那品牌话语权就打点折。

阿维塔、岚图,都用HI(引望)模式,产品不差,但有几个能像问界那样一夜翻红?这背后的本质不是技术不到位,而是核心资源无法聚焦,更没有一个新“余承东”来点燃市场话语权。

再延伸一步说,华为自己的能力是局限的。余承东是不可复制的,既懂技术又敢冲前线,能带队伍又能讲段子的产品总监,拉出来有几个?喊一句“市场需要更多余承东”,但现实呢?扪心自问,各家车企有几个中高层敢站上直播间、抄起麦克风和用户唠家常?大部分还是躲流程、搞报表、开会为生。

有人说,汽车比的是体系能力,不靠个人英雄主义。话对一半。大象起舞没有灵魂人物提振士气,机构再完美也是死水一潭。一旦有了鲜活的“流量带头人”,再加上华为的全栈能力,品牌一夜翻红不是梦。广汽如果还闷头走老路,分不清拿资源拼效率还是拼流量,注定等不起。

其实,中国汽车最大的问题从来就不是不会造车,是不会把车给卖出去。都说质量要赢韩国,创新要拼德国,都做到了,现在还差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差会玩的人,差会“带节奏”的人,差那点市场敏锐和敢冲的狠劲儿。余承东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过去干通信,扯着嗓喊着干改款死磕新品,今天放在汽车上,是技艺,更是精神。

说到底,广汽启境的重启,不缺资金,不缺技术,但还差一股信念、一股敢死拼到底的气质。以往习惯了行政+流程,现在想翻身,得有颗“狠心”,要么试着复制“余承东模式”,要么就别怕冒险,主动放下部分话语权,把资源砸在最会讲故事、最能带流量的头上。起步慢,转向不要虚。

未来成败如何,下场见分晓。启境汽车能不能成为下一个问界?有它的机会,但也有它的桎梏。如果它用的是“引望”模式,没有“亲儿子”模式下的肥水不流外人田,那就得靠新一波全明星产品经理带动,就看广汽有没有魄力整合资源、敢用人、能冒险。

广汽华为再合作,启境转型拼产品,余承东式人才成关键-有驾
广汽华为再合作,启境转型拼产品,余承东式人才成关键-有驾
广汽华为再合作,启境转型拼产品,余承东式人才成关键-有驾
广汽华为再合作,启境转型拼产品,余承东式人才成关键-有驾

所以别问什么华为缺不缺第二个余承东了,真正的问题是:广汽有没有能力“造”出自己的余承东,敢不敢把重启全部赌在人的爆发力上?往死里卷技术只是敲门砖,把全公司流量、资源和战略全部聚焦一根线上,冲出来那一下才定义真正的“新境界”。

最后留一句话,如果广汽再照旧路走,困局里做加法,最后只能感叹一声——启境没境,华为有时也无力。智能化新战场,最顶级的对决始终不是技术斗技术,也不是资源拼资源,而是谁更会卷、谁更敢赌、谁眼里能看到下一个“余承东”。你信不信,这个答案,很快就能见分晓。

广汽华为再合作,启境转型拼产品,余承东式人才成关键-有驾
广汽华为再合作,启境转型拼产品,余承东式人才成关键-有驾
广汽华为再合作,启境转型拼产品,余承东式人才成关键-有驾
广汽华为再合作,启境转型拼产品,余承东式人才成关键-有驾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