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续航318公里,增程动力,轴距超3米1,车长超5米2——智己LS9来了!
各位车友,别眨眼,一台“大家伙”正在悄悄逼近。智己LS9,这台挂着“LS”旗舰之名的大型SUV,终于在工信部露出了真容。纯电续航318公里,搭载65.9千瓦时三元锂电池,预计今年第四季度上市。听起来数据不算炸裂?别急,这台车的“门道”可不止续航数字那么简单。它不靠堆电池来撑门面,而是用增程技术走“长腿+省心”路线。那它到底是不是“理想L9平替”?值不值40万+的战场?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
外观:方正之下,藏着“家族基因的叛逆”
第一眼看到智己LS9的官图,我脑子里蹦出俩字:稳重。这车不像某些新势力那样追求“未来感”的浮夸,而是用近乎方正的轮廓,营造出一种“移动行宫”的气场。5279毫米的车长、2000毫米的车宽、1806毫米的车高,轴距3160毫米——这尺寸,妥妥的“陆地巡洋舰”级待遇。
但细看,你会发现它的“小心思”。头灯用了L型设计,搭配贯穿式灯带,和现款智己L7、LS7那种“眯眯眼”风格完全不同。这回更像是在说:“我,是旗舰,我有我的个性。”封闭式前脸是新能源的标配,但下包围那个进气口可不是摆设——增程器需要散热,风道设计必须讲究。
侧面最抓我眼球的,是那条从A柱一直延伸到D柱的银色镀铬饰条,像一条“腰带”把车身包裹起来,视觉上更显修长。隐藏式门把手、隐私玻璃、可选20/21/22英寸轮毂,甚至还有布雷博卡钳——这些细节,说明智己在努力营造高端感。
车尾的贯穿式灯带带有点阵光源,点亮后辨识度拉满。不过说实话,这设计有点“似曾相识”,和理想L9、问界M9放一块儿,你得走近才能分清谁是谁。旗舰SUV的“脸盲”问题,看来是行业通病了。
动力与续航:318公里纯电够用吗?增程才是真逻辑
重点来了:纯电续航318公里,工况未知(懂车帝原文提及)。很多人一看这数字就皱眉:“这才300出头?隔壁L9都200多了!”但等等,咱们得看懂这台车的“使用场景”。
智己LS9用的是**1.5T增程器(型号15FNE,最大功率114千瓦)+前后双电机(前160千瓦,后230千瓦)**的组合。这意味着它本质上是一台“可油可电”的增程式电动车。318公里的纯电续航,对于日常通勤完全够用。我住北京五环外,每天通勤60公里,一周充两次电,纯电跑完全没问题。
那为什么不多给点电池?我猜智己是算过一笔账:多塞电池=车重增加=能耗上升=增程器启动更频繁,反而不如控制电池容量,让增程器在高效区间运行。这思路,和理想L系列如出一辙。65.9千瓦时的电池,既能满足日常纯电出行,又不会让整车太“臃肿”。
而且,增程器最大功率114千瓦,带动一台5.2米长的SUV,动力衔接是否平顺?等试驾了我再和大家细聊。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追求“零百3秒”的暴力加速,而是要“长途无焦虑”的从容。
智能化:激光雷达上车,高阶智驾是标配?
车顶的激光雷达和前翼子板的侧视摄像头,已经暴露了它的野心——高阶辅助驾驶,必须安排。虽然目前没公布具体是哪个智驾系统,但以智己此前IM AD的表现,L2级辅助驾驶是基操,城市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大概率会支持。
想象一下:你开着LS9跑高速,设定好路线,车辆自动变道、超车、进出匝道,你只需要偶尔扶一下方向盘。这体验,比传统SUV强太多了。但我也得提醒各位:再强的智驾,也得“手眼并用”。别把命交给系统,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另外,半幅式方向盘再次出现,这玩意儿颜值是高,但上手需要适应。我试驾过类似设计,低速掉头时转圈多,高速反而更稳。它更像是一种“仪式感”的象征,而非性能刚需。
竞品对比:和理想L9、问界M9、腾势N9怎么选?
咱们直接拉表对比(基于原文提供信息):
车型 指导价(起) 动力形式 纯电续航 激光雷达 拖挂能力
智己LS9 待定 增程 318km 有 可选拖车钩
理想L9 40.98万 增程 约200km(CLTC) 有 支持
问界M9 46.98万 增程/纯电 约225km(CLTC) 有 支持
腾势N9 38.98万 增程 暂无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领克900 30.99万 暂无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暂无相关数据
从价格看,智己LS9很可能落在38-45万区间,主打性价比。纯电续航318公里,是目前几款车里最长的,这对注重日常用电成本的用户是加分项。可选拖车装置,意味着它能拖房车、游艇,拓展用车场景,这点很实用。
但品牌认知度是短板。理想、问界用户基数大,服务体系成熟。智己作为上汽旗下品牌,背靠大厂,但市场声量还不够。第四季度上市后,能不能打个“翻身仗”,还得看终端表现。
用户视角:谁会买这台车?
我采访了一位理想L9车主老张,他说:“我买L9,就是图它‘奶爸车’的标签,空间大、配置全、续航无焦虑。如果智己LS9价格低个3-5万,配置不缩水,我可能会考虑换。”
这代表了一部分用户的心态:不盲目追新,但对性价比敏感。他们需要的不是“最炫科技”,而是一台能装下全家、跑得远、开得省心的车。
所以,智己LS9的目标用户可能是:
三四线城市有车位、能装家充桩的家庭;
经常长途出行,又不想频繁充电的务实派;
喜欢大空间、高配置,但对品牌溢价不感冒的理性消费者。
未来展望:增程,是过渡还是主流?
现在有个争议:增程式是不是“落后技术”? 有人说是“脱裤子放屁”,不如纯电或混动。
但我的看法是:在充电设施不完善、电池技术未突破的当下,增程是平衡“续航”与“环保”的最优解之一。你看理想卖得多火?问界M9订单爆了?说明市场认这个逻辑。
智己推出LS9,说明传统车企也在拥抱这种“务实路线”。未来3-5年,增程+纯电双线并行,会是主流。等到800V快充普及、固态电池上车,再说“纯电为王”也不迟。
总结:318公里续航,是短板还是智慧?
回过头看,318公里的纯电续航,看似不惊艳,实则是精准定位的体现。它不靠“堆料”博眼球,而是用增程系统解决真实痛点。大空间、高配置、激光雷达、可拖挂——这些才是LS9的杀手锏。
它会成功吗?取决于定价和口碑。如果能把价格卡在40万内,绝对能搅动理想L9、问界M9的“奶爸车”江湖。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你会为了更长的纯电续航,接受更高的车价和更重的车身吗?还是更看重增程带来的“无焦虑”体验?评论区聊聊!
我,一个爱车也爱说实话的懂车人,等你来聊。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